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电子出版》2002,(5):54-56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 网络出版(ePublish)的定义: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称为网络出版。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 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2.
向飒 《电子出版》2003,(9):14-15
网络出版是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称为网络出版。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网络出版的优越性在于:资源利用方面不需要纸张、油墨,是纯电子化、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物流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出政发[2010]7号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受众阅读的多元化,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数字出版在世界范围内正进入高速发展期。2010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对数字出版概念、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进行了界定: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  相似文献   

6.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它与传统出版最大的区别就是阅读载体的不同,即,数字出版是以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屏阅读”终端为载体的;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更加快捷方便、形象直观,并且可以多向交互。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对数字出版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倩 《中国出版》2012,(13):37-39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在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840位出版业内人士曾预测纸书将在2018年彻底被"电子书"取代。2010年9月,美国《纽约时报》总裁苏兹贝格宣布,他们将在2015年停止纸媒的印刷与出版,全部转为网络出版与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其内容编辑加工工作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同时借助网络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传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行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重要突破,重点突出了图书内容、生产模式、传播载体以及学习形态的数字化发展。就数字出版而言,数字内容初始的编辑和加工,直接影响着数字内容的实际运营效果,笔者从数字出版入手,围绕数字内容的编辑与加工,对出版资源库的建设实践,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过去所说的数字出版的概念比较宽泛,包含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发行.现在,将数字发行数字出版数字制作正式做了区分,这对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数字发行是指以印刷出版的正规出版物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销售的模式.中国传统媒体集合了中国最优秀的媒体内容,数字出版最首要的工作就是为传统机构服务,把几十年,几百年已经积累沉淀的优秀内容,把数百万优秀作者和编辑正在源源不断出版的优质内容进行数字化,以各种形式和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发行.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滨 《编辑之友》2016,(11):36-41
信息技术发展对学术传播带来巨大影响,内容获取与有效传播成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多种出版模式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多指标和多维度评价构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移动数字出版将促进传播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单介质线性出版流程将向跨媒体融合“云出版”转变.文章提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因应策略: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质量,增强传播效果,制订整体规划,加强版权保护,构建学术期刊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探索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专业期刊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期刊的应对措施;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等.认为:传统专业期刊要坚持内容为本,同时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郝爱萍 《今传媒》2016,(2):91-92
本文主要探讨专业期刊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期刊的应对措施;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等.认为:传统专业期刊要坚持内容为本,同时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亚马逊的Kindle、苹果的iPad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作为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也不例外。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是指期刊以网络为传播渠道,以数字内容为传播介质,以电子支付为付费手段的一种出版方式。在我国,其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数据库出版、网络平台在线出版和开放存取。  相似文献   

14.
这种知识网络建设的落后局面使出版社在与其它企业的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大部分出版社沦落为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无法体现出版社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先导地位,出版社的经济利益也一再受损。所以,通过构建出版物知识网络,占据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高端位置,是传统出版社参与数字出版产业竞争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传媒资讯     
网络出版服务明年推新规新闻出版总署近日表示,明年将推出修订版《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出台网络出版物传播平台、网络文学等管理方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昨天表示,数字出版不仅不会终结传统出版业,相反将带动传统产业加速自我升级。柳斌杰指出,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业蓬勃发展,需要打破目前数字出版内容厂商、终端厂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终端的普遍应用,数字出版产业得到高速发展,但由于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侵权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出版版权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数字出版版权的概述1.数字出版的概念数字出版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从事出版的活动,包括对原创作品的编辑加工、传播、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数字化等。数字化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八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图书,网络  相似文献   

17.
图书出版史显示出图书出版是朝着内容优质、内容表现形式优美、载体优良、传播便利的方向发展的。图书出版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决定了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图书内容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图书的长久存在性,但是数字出版改变了图书的内容表现形式、载体和传播方式,使数字图书可以实现“图文音像并茂”,并通过网络传播。图书的社会需求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杨青  沈秋蕾 《出版广角》2013,(18):29-31
著作财产权独具的商品性和商品性表明了交易与获取利益必然发生,而其具有的实用性和传播性则为交易与获取利益提供了可能。数字出版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利用数字化通信平台,促进了数字版权交易转让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手机出版使手机从人际传播工具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数字新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手机出版和网络出版一样.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数字网络技术快速渗透到出版业,并最终改变了出版业,按照今天人们的理解,出版更突出的表现为信息传播,将有益的信息传递给受益人的过程就是出版,也就是信息传播。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出版界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