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琼 《新闻世界》2014,(3):54-55
一档栏目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节目主持人、栏目内容、目标群体、节目形式等。其中,主持人在栏目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以《看见》为例,浅谈主持人对节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柴静曾担任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主持人。2001年,加盟中央电视台,陆续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及出镜记者;2011年,央视生涯的第十个年头,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并担任主持人。十年  相似文献   

3.
《看见》是央视改版后新推出的纪录现实题材的专题栏目。播出至今,既收获称赞也承受质疑。本文将运用长尾理论对《看见》的选题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在多媒体新闻的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应如何转变,提供新的新闻解读选择。2010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全面改版,栏目《看见》首次播出。选择怎样的新闻?对话新闻中什么样的人?这是栏目的本质问题。2006年,克里斯·安德森首次提出长尾理论,"我们大多数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大热门。每一个人的品位都与主流文化有些许不同之处。"(P6)长尾理论的提出不仅指出  相似文献   

4.
当代电视专题有很多引人注目的东西,央视一套的专题栏目《看见》独具特色。本文从新闻学基本原理出发,试图借助文本学和受众心理学,分析栏目的稿件采编特色和声画传播的叙事技巧,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电视专栏价值实现的内蕴机制,以资探讨。  相似文献   

5.
《看见》是央视综合频道在2010年12月推出的一档纪实性专题栏目,起初为日播,2011年8月7日后改版为日播版和周播版两档,现在以每周日晚播出的周播版为主。《看见》作为一档风格日益成熟的纪实性栏目,选择了以新闻事件中的“人”作为关注和表达的核心“,以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①本文引入社会学关于“自我”的概念,通过对《看见》中人物呈现方式的分析,探讨该节目对“个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的呈现和表达。  相似文献   

6.
刘珺 《青年记者》2012,(20):88-89
《看见》是央视综合频道2010年12月6日推出的一档现实题材的午间专题栏目,节目关注时代变化和百姓的感受,内容紧贴热点话题,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题材十分丰富,社会反响不错.节目开播不到一年,2011年8月7日又新推出《看见》周末版,每周日的22:28播出,时长45分钟,周末版持续关注时事热点人物,在节目深度上有所增加.同时,《看见》的日播节目逐渐淡出,主推周末版,着力打造深度节目.  相似文献   

7.
<正>个人简介范铭,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主编。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编导。曾任《新闻调查》编导、《面对面》编导。主要报道有《双城的创伤》、《陈丹青出走》、《一只猫的非常死亡》、《志愿者卢安克》等。其中,《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6年中国纪录片国际选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一套《看见》栏目,自开播以来,经过改版调整,已经成为特色鲜明的品牌栏目。文章从选题角度、叙事方式、影像风格、记者角色等视角分析该栏目的编辑策划与创作特色,挖掘支撑其编辑活动的理念、视角与趋向,呈现编辑学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以新浪《看见》与网易《看客》为例,从编辑宗旨、整体布局、具体版面、标题以及内容传播五方面的对比中,重点探讨商业网站新闻图片栏目的差异化生存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茜 《今传媒》2014,(8):108-109
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兴媒体,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逐渐边缘化的危险,电视在中国作为市场规模最大的传统媒体唯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看见》栏目坚持内容创新,运用适宜的叙事手法,打造鲜明的节目特色,采用适宜的说服技巧,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对于其他电视栏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现在的标准,华莱士很不专业南方周末:你在微博上贴出《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哪些问题让你非说不可?闾丘露薇:我看到很多关于柴静怎么做新闻记者、怎么采访的谈论,看到有那么多人认同这样的新闻操作理念,尤其认同的人很多是同行,还有更多是教新闻的,这让我觉得着急。《看见》这个栏目,官网上写的是一个专题栏目,柴静在官网上注明的身份是主持人。栏目关注人,我觉得没  相似文献   

12.
孟捷  段弘 《出版广角》2013,(4):18-21
从出版物营销的角度来看,《看见》如何被读者看见这一过程值得分析和研究。因为只有先被"看见",才有可能采取行动——购买,进而才有可能形成口碑效应和忠诚消费——推荐他人购买。在这个"被看见"的过程中,微博营销是重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12年12月初推出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柴静的著作《看见》,由于策划周密,营销新意十足,仅仅一个月,该书就在出版界乃至新闻界引发了群购效应,口碑甚  相似文献   

13.
如果柴静不做电视.我想她会是一个不错的文字记者,因为她的新书《看见》里理念的表达几乎符合所有大学新闻系课堂上教授的写作技巧。比如.有故事、有细节、有直接引语等。柴静与《看见》最近也很火,媒体连篇累牍不说,居然还引发口水战。赞之者捧之如女神.贬之者似视之如蝼蚁。还有态度暧昧的中立者借此兜售个人观点。不过,正如鸡蛋好吃,但人们并不一定非要理会下蛋母鸡招致的每一个评价。因此.评价一本书的优劣。也不必理会七嘴八舌。读书首先需要“英雄不问出处”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张颖 《今传媒》2012,(8):96-97
人在纪实类专题节目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成为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节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文将对《看见》周末版的选题、叙事技巧、纪实手法等角度分析,探究节目如何看见新闻中的人,并向观众传达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15.
柴静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她在采访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结合央视专题节目《看见》中的案例,从尊重采访对象和注重情感交流这两个方面,分析柴静在《看见》节目中的采访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柴静主持的栏目《看见》为案例,来研究新闻采访活动中的情感表达问题。如何在采访提问中正确的表达记者的情感与价值观;如何从受访者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情感关照;如何理性的报道受访者的情感;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全面的表达情感,这是本论文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18.
梅晗 《今传媒》2024,(2):83-86
2022年11月18日,由中央电视总台、荆州市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看见纪南城》在央视科教频道正式播出,聚焦于瑰丽的楚文化,被认为是继《楚国八百年》后的又一重磅之作。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看见纪南城》的叙事策略,解构纪南城的历史谜团和文化特点,探析历史人文纪录片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如何深层次开掘文明背后的人文主义光环,明确人类文明未来指向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2011年,“看见”应该是个关键词.身入新闻业十多年,我一直关注摄影,并意图以笔写图,以此更好地呈现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因为在《人民摄影报》上撰写图片评论、去年9月1日至3日,我受邀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201 0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颁奖典礼,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看见就是改变——我眼中的金镜头》的主题演讲.在我看来,看见就是立此存照,看见就是接近真相的努力.很多时候,看见就是改变,因为改变就从看见开始.  相似文献   

20.
薛宝海 《视听界》2013,(2):126-126
过年期间,翻看了柴静的新书《看见》,感觉非常亲切,因为书中记述的很多人我都熟悉。比如南院,那是新闻评论部的大本营,位于羊坊店国税总局旁边;再比如她说到的摄像大老杨,真名叫杨明泽,我到《时空连线》的时候杨老师已经是摄像组的组长,为人宽厚,对我们这些后辈尤其关爱。不过,更让我熟悉的是《东方时空》那种充满人文气息的创作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