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宇案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关于"老年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以及后来的"见义勇为者无好报"的讨论,引发了人们广泛的思考. 社会各界对这些事件的反应,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二是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三是媒体报道渲染了这样一种不良气氛,即强化了人们"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意识,以及时"好人无好报"社会不良认知的接受.应该说,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媒体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相似文献   

2.
姜玮 《青年记者》2007,(12):43-44
今年上半年,关于“茶水发炎”和“疯狂粉丝杨丽娟”事件的报道引发了大众媒体一片“集体狂欢”的景象。媒体掀起的报道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赚足了受众的眼球。浏览各大报刊、网站的相关评论,除了对媒体报道事件本身的讨论外,也引发了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佛山的两岁女童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受到大众媒体的极大关注,在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上的讨论尤其激烈,从而引发了一场拷问社会道德良心的全民大讨论。如今,我们已由传统的"熟人社会""人情社会"进入到"陌生人社会"。重建社会信任,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成为异常严峻的现实话题。社会学中关于"陌生人社会"的命题对应于费孝通提出的"熟人社会"概念。"熟人社会",是指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因为地缘、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私人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4.
某次参加一场关于媒体伦理的研讨会,在讨论到"杨丽娟事件"的时侯,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老师发言说,"杨丽娟事件"引发这么多媒体前去报道,真是媒体的悲哀.媒体应该更多地去监督政府的腐败行为,而不是一个女孩子去追星.陈力丹老师认为,媒体身为"社会的公器",去报道这样的新闻,属于浪费社会资源,而去调查黑幕、监督权力,才是媒体的正途.当时,我因为有事提前要离开,没有机会和与会的专家交流对此事的看法,但我内心,对陈力丹老师的看法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5.
姜玮 《青年记者》2007,(12):43-44
今年上半年,关于“茶水发炎”和“疯狂粉丝杨丽娟”事件的报道引发了大众媒体一片“集体狂欢”的景象。媒体掀起的报道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赚足了受众的眼球。浏览各大报刊、网站的相关评论,除了对媒体报道事件本身的讨论外,也引发了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扶老人反被认为是肇事者,虽然这类事件并不是个例,但是持续发酵继而引发全民大讨论,至今仍方兴未艾,是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特例。此类事件在"彭宇案"被爆出后,不断有新的脚本问世,时至今日,在中华大地,关于这类事件的大讨论,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7.
彭宇案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关于“老年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以及后来的“见义勇为者无好报”的讨论,引发了人们广泛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媒体的公共属性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出现了一些低俗、失实和不健康的内容,一些媒体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过度产业化、公共权力部门化和私有化的倾向,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人文关怀、对若干重大社会事件失语,以及有偿新闻等问题,在社会各方面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由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媒体社会责任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郑慧洁 《新闻世界》2014,(7):264-265
本文以2012年因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而引发中国网民对中日关系的再度关注和讨论为例,对天涯论坛国际观察版块中网民关于"钓鱼岛事件"的讨论进行了量化研究,提出和验证了两个理论假设。研究发现:对涉及国际关系的事件网络舆论存在非理性特征,并且意见领袖的作用正在减小。  相似文献   

10.
杨丽娟事件一经报道,便产生了不小的舆论影响,也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关于媒体责任的讨论。本文试图通过运用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为解读杨丽娟事件提供一个心理学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上海外滩跨年夜的拥挤踩踏事件不但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而且也引发了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一系列讨论。我们两人的讨论主要围绕新闻专业主义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展开,既以前人的讨论为基础,也与前人的讨论有所对话,期待同仁的批评指正。"复旦学生"和"广州媒体人"的争论背后: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不同说法石力月:我们的讨论不妨从《复旦学生致部分媒体的公开信》与那篇据称出自一位"广州媒体人"之手的回应文开始。无论是广州媒体人的回应文还是之前学者们的讨论,基本上  相似文献   

12.
近期发生的富士康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海量报道和公众的大讨论。随着事件的戏剧性发展和戛然落幕,它留给我们的似乎是亢奋之后的反思与追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媒体对大学生救人落水溺亡事件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关于社会良知和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探讨。笔者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报道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目前舆论引导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学术赝品"出笼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 《编辑学刊》2002,(4):43-45
2002年1月10日,<社会科学报>披露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某教授剽窃事件不啻于一枚重型炸弹,令我国学术界千浪迭起.此事件引发的关于"学术腐败"、"学者道德自律"、"学术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大讨论一时间也成为各路媒体竞相报道的"强势卖点".如今种种声浪渐归平静之时,作为一名出版研究者,我不禁想问--整个事件的导火索、那本被证实有多处抄袭的<想象的异邦>,当初是如何通过出版社编辑的一审再审而"堂皇出炉"的?由此可见,"王铭铭事件"所映射出的我国出版社对学术文稿评审制度的缺陷是更值得拷问的.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由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给《湖北日报》的一封来信引发的关于"我是建设者"大讨论,迅速在全国新闻界产生强烈反响,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什么这场讨论声势浩大,反响强烈?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一、"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则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中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一些社会矛盾所引发的突发事件日趋增多,成为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地方的个别部门在处置这些事件时,习惯以传统的"保密思维"对待媒体.  相似文献   

17.
"驱逐流氓老外"事件自博客引发后,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随之进入大众生活,进而诱发大众媒体对其进行了广泛报道和讨论,引起巨大反响.本文以此事件为例,讨论网络的"回音壁"和"评论场"特性,分析两种常见的网络传播报道形式:过滤型报道和评论型报道,进而探究网络信息与新闻事实之间传播循环链产生"偏离"而可能导致的传播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骆正林 《记者摇篮》2004,(11):35-36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曹林 《青年记者》2012,(25):38-39
2007年的"茶水发炎"事件曾引起激烈讨论,今天再次上演,让我想起学术界看起来挺相似的一件事——1996年著名的"苏卡尔事件",学者刘擎在《后现代的晦涩与高深》中介绍过。1996年春季,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的著名后现代学术季刊《社会文本》发表了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苏卡尔的一篇论文,题为《逾越边界:关于量子重力学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出现的"纸馅包子"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假新闻的特别关注。假新闻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自然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譬如新闻队伍结构和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