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要将同题新闻做得足些足些再足些。新闻的传统法则是“短些、短些、再短些”,在报纸只有四个版的“薄报时代”,这是没错的。但在版面空间扩张了无数倍的“厚报时代”的今天,对那些读者关注、主题重大、新闻价值含量高的新闻,则需要做得足些、足些、再足些。这既是满足读者新闻欲、知情权的需要,也是同题竞争之必需。要将新闻做得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做得读者想知道什么,我这里就有什么,  相似文献   

2.
刘强 《新闻采编》2006,(5):30-31
平时读党报,总会看到许多令人兴奋的好新闻。但也有一些新闻阅读后使人一头雾水,要么是不知所云,要么是怀疑其真实性,要么是显得绝对化,要么是索然无味……。每当读到这些新闻时,总隐约感到,我们的记者似乎应该“多一些”什么和“少一点”什么?笔者想来想去,冒昧列出了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04,(4):59-59
最近收到一封读者朋友小赵的来信,信中他告诉主持人他是某大学新闻专业大三的学生,正准备到新闻单位实习,可是却不知道要注意些什么,还问了不少问题,主持人在这里替他解答一二,各位读者对新闻行业有什么不懂的方面都都可以给我来信,相互切磋切磋,来信地址看本期杂志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千万别打败自己潍河散文1990年10月,我从中原某师调到鲁中其集团军军部。这一年我23岁,已有3年兵龄,军衔是陆军上士。在超期服役的军旅生涯里,我必须面对两种选择,要么留在部队,要么回到乡村种地。我那时候调动的目的是希望将肩上士兵的四道黄杠换成尉官的银星。23岁对于军人而言,有的已是排长甚至连长了.而我只是一名老兵。在那个本命年的秋天里,我扎上红腰带参加了某军队学院的招生考试,祈望自己考上并不喜欢的新闻大专班而给命运带来转机。我对自己的实力估计非常充分,坚信自己的考分不会低,而报考新闻专业所必需的作品,也…  相似文献   

5.
"就业难"折射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接受了七年新闻专业教育的我,在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成为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 现在我的学生和当初我做学生时的很多想法都非常相似,他们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实务课程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课程对他们今后在新闻媒体的工作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也有不止一个学生问过我,学中外新闻史有什么用,他们要记住第一份中国古代报纸、第一份近代报纸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常有人问我: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学习些什么?在我初进博士后流动站的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我在博士后流动站将要学习什么?应该说我是在些许的迷茫中进入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的。在我完成近两年的博士后学习和研究,即将结束有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阶段的教育的时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晚报新闻,什么是晚报好新闻,虽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却一直是报人不断的求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媒体的繁荣和发展,媒体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各种媒体特色都在发生变化,晚报也不例外。传统意义上的晚报,定位于"茶余饭后",内容结构为"四大支柱"(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和副刊),写作要求是"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如今都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可以说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强调的话题。然而,时至今日,新闻要短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要么是短不下来,要么是一短就无味。虽然新中国诞生五十多年来,也出了不少的短而好的新闻作品,但从近几来的情况看,倒是短而不好的新闻作品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您好!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能在中国的西北角看到一份新闻业务方面的专刊,我的内心是非常高兴的。真诚祝愿贵刊能越办越好,在推动自治区新闻事业发展方面发挥大的作用。我能为贵刊做些什么呢?一个新闻初学者,能力有限,不能为贵刊撰写新闻学专论,实在抱歉。我认为贵刊有必要向新闻爱好者介绍一些新闻史知识。我平时比较注意收集这方面的小资料,现编成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学教育的不断加强,现在大多数媒体新进的年轻记者都是受过四年正规新闻本科教育的大学生。新闻敏感性强,头脑灵活,对待工作积极热情是他们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与新闻工作实践脱节,造成的结果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到了新闻单位不知道如何工作,或者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11.
祝璐 《新闻与写作》2005,(11):14-15
随着2005年的11月8日——中国第六个记者节的到来,我也即将面临就业,所以说这个记者节对我而言意义重大。记者.这到底是怎样一个行业,虽然学习新闻专业到今年就满6年了,而且从本科时期就开始在各个媒体实践,对记者这个职业也早已不算陌生。可是真要对此说些什么,却并不如想象中来得容易,写了改,改了写.不知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较早,最突出的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在1976年就开始创办新闻专业,当年招收了80多名学生,成为河南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批新闻专业学生。1982年受青海省委宣传部和河南省委宣传部委托,开始招收两年制的新闻干部培训班。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83年4月,郑州大学中文系设立了新闻专业,同年7月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1998年看作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新闻教育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是上路快,但后劲不足.其后,新闻教育则引进传播学,强调术理并重,增加学术含量,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却又面临动手能力差、还不如外专业学生的指责.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的编辑同志约我给“忘年交”专栏写篇文章,我一时真不知写些什么好。当了大半辈子记者,酸甜苦辣都尝遍了,可以写的东西当然不会没有,只是平平淡淡的不值得写,“不堪回首”的不愿写,人云亦云的不想写。想来想去,还是写点切身感受吧。  相似文献   

15.
王平 《今传媒》2005,(9):47-49
目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已使新闻学教育呈现出深深的危机。可以说,新闻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学教育?新闻学专业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们从事新闻学教育的工作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名教师,现结合自身所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谈谈新闻学教育如何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新闻人才的问题。一、伟大的精力来自伟大的目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敬业精神和新闻激情《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陈小川在2002年4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和香港大学新闻与传播中心组织的“21世…  相似文献   

16.
一田流,是我国著名的记者之一,认识他,并得到他的指导,确是一件令人值得庆幸的事。 1982年入伍不久,我被调到团里报道组工作。这个阶段,虽然新闻干事带我写了些东西,但起步不大。尽管文章见报了,至于什么叫消息,什么叫通讯却闹不明白。一晃,第二年了。恰好部队开展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战士自学成才,我决定自学新闻专业,并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于我们部队驻守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深处,交通很不方便,方圆百十里没有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教育在培养目标中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现在新闻系学生身上最为欠缺的是什么?目前新闻教育中显得最为薄弱的是什么?实际新闻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我觉得在回顾、总结、反思和探讨新闻教育改革时,这些都是首先必须加以重视和考虑的。笔者无力也不可能全面地来回答这些问题,只是从自己比较熟悉的马克  相似文献   

18.
论多点直播报道中导播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9日,我坐在中央电视台二楼新闻演播室的导播台前,面对电视墙上出现的漠河、北京、南京、昆明四地的日食直播画面,根据节目脚本和事件进展,不时调度漠河、北京、南京、昆明四地及演播室等各路信号,使观众足不出户,就看到了当天各地日食现象的全貌。特别是8:41北京日偏食达到最大值时,反复对切北京、南京、漠河三地的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时不时就会冒出一股什么热,新闻界乃至非新闻界评选好新闻,似乎也称得上热门之一。尽管在读者,听(观)众中真正引起强烈反响的好新闻不多。但通过各种渠道“评”出来的“好新闻”却着实不少。不仅有全国好新闻,而且有各省好新闻,地市好新闻,此外还有什么卫生好新闻、法制好新闻,教育好新闻、体育好新闻、科技好新闻、财贸好新闻、企业报好新闻、  相似文献   

20.
邱沛篁 《新闻界》2002,(1):19-20
20世纪的后二十年,我国新闻教育的数量增长最快。这之前,全国仅有几所新闻院系、不足10个专业,而到20世纪末全国已有100余所大学办了230多个新闻类专业,教职员共1500多人,在读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18600多名。这一数据,尚未包括那些没有加入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院系,因此实际的师生人数还要多些。记得1983年我出席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时,会议曾要求每个省、自治区至少建一个新闻院系,现在这一目标已经远远超过了,甚至有的一座城市就有近十所大学设新闻系或专业。由于新闻传媒事业的繁荣,社会对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