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博弈的结果,有助于在图书馆领域构建新的利益平衡,有助于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有助于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服务,有助于促进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科学配置。该《条例》提供了图书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法律依据,设置了图书馆规避法律风险的一般程序,同时《条例》的实施赋予了图书馆员培训与用户教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现行著作权实体法、澳大利亚现行著作权实体法和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基础,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的角度,将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并深入分析这种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图书馆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的图书馆服务对网络环境的高度依赖,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对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制约,决定了图书馆界必须代表社会公众利益作出不懈努力。已经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图书馆活动带来了保障,也形成了制约。图书馆界面临着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图书馆的穷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有的著作权法律体系看,权利穷竭仅适用于发行权,而不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公益性图书馆的数字馆藏在提供面向互联网的读者服务时,如不适用权利穷竭原则,将给图书馆传播信息和知识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有必要考虑给予图书馆以例外的规定,图书馆工作者应努力推动这一例外纳入著作权法律规范中。正在征求意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对此作了相关的规范,为图书馆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资源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务例》的出台过程.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围绕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采取的行动和提出的建议,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的主要内容,提出图书馆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国际国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立法的背景与进程,阐述我国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活动的实践及其影响,评析图书馆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豁免条款的认识误区,提出图书馆界面临的任务,推荐著作权解决方案与对策,指出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开展网络扶贫服务,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启示作用。图书馆根据《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深化网络扶贫服务应采取明确网络扶贫重点地区、以传递实用著作权资源为主、开展系统化的著作权管理、多渠道筹集著作权使用费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与实施,使得一直困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瓶颈开始松动,《条例》中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条文,使图书馆对于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传播有了法律保障,这将有利于完善著作权制度,平衡作者、出版者和公众三者利益,更广泛地发掘馆藏文献的价值,加快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中一项规定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珂 《图书馆学研究》2007,(9):70-71,66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中“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是我国著作权制度关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著作权问题的新规则,意在保护公共文化机构的法定权利,对这些机构化解法律风险,扩大使用作品的权利范围,维系利益平衡都有着积极意义。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深入领会该项规定的立法意图,挖掘其有利因素,并在实践中贯彻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图书馆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九条的法定许可规则传播信息可能存在的相关著作权问题做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黄国彬 《图书馆论坛》2012,32(5):10-15,50
从有利于图书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为公众提供更高效服务等角度出发,提出研究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原理、发展趋向、当前立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活动,建构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十项基本内容,指出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难点。有关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研究,其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最终关系到公众的信息获取和人类知识的广泛传播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功能扩张与著作权诉求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网融合扩张了图书馆的功能,数字电视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在线学习、流媒体服务将随之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形式。图书馆使用著作权作品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图书馆著作权诉求也发生新的转移:由复制权扩大到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领域。因此,赋予图书馆的著作权待遇应与图书馆的功能相匹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探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为图书馆发挥职能的需要而对其赋权的立法模式选择。[方法/过程] 首先,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述,揭示其不足。其次,通过为图书馆特别赋权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回顾,归纳得出著作权立法的逻辑是:维护公共利益是宗旨,保护私人利益是手段。再次,以美国著作权法案、澳大利亚著作权法和我国香港地区著作权法为例,分析将针对图书馆的特别赋权和原则性赋权予以分设的立法模式及其优点;以法国知识产权法、德国著作权法、我国台湾地区著作权法为例,分析将针对图书馆的特别赋权和原则性赋权予以整合的立法模式及其缺点。最后,分析数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挥职能的制度需求,国际上最新的图书馆可适用著作权限制制度的立法动态,以及几种著作权限制制度间的逻辑关系和国家的现实需求。[结果/结论]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应该对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限制制度采取特别赋权与原则性赋权分设的立法模式,并提出著作权法图书馆相关条款的具体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规制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供需地位失衡、博弈机制失衡、版权流转失衡等矛盾,本文以区块链中的分布存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3类核心技术为基础,分析了旨在动态平衡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版权利益博弈的可行思路,同时结合区块链各层级结构特点提出面向促进资源供需节点间地位平衡、达到版权收益帕累托最优、提高数字版权交易可靠性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过程中及时遏制侵权行为、保障版权交易利益相关者权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秦珂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81-84,80
认为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实质是权利人和图书馆法律地位不平等而导致的不平等竞争与利益失衡,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数字图书馆邻接权制度,赋予图书馆邻接权,并使其在这一权能层次上承担相应的义务与法律责任。同时,提出网络环境中图书馆法律地位的异化也为建立数字图书馆邻接权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所称讲座录像是指图书馆根据主讲人对于某一问题或者某一领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所作的报告拍摄而成的录像作品。讲座资源正成为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座工作正在成为图书馆的一项主要工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图书馆讲座录像制品的作品属性出发,研究了讲座录像的权利归属、作者的人身权、财产权等著作权问题,并指出图书馆讲座工作应重视研究版权保护所引起的冲突,以应对变化发展的知识产权利用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变得鲜为人知,甚至遭遇濒临灭绝的危险。鉴于这种状况,图书馆应该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但是,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或传承人的版权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其中的版权问题,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遵循的原则、建立土著文化协议和利用特别权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策略,以期激起数字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意识,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版权问题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有关文献资料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开发、虚拟“馆藏”的建设等工作涉及到的复杂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选取44所数字图书馆网站,针对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和数字化信息检索服务中的著作权保护声明进行网络调查,分析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著作权保护现状,并提出解决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图书馆作品使用受限的分析,提出图书馆作品使用权这一概念,阐述了图书馆作品使用权的内涵及表现,并对图书馆作品使用权提出的合理性进行证明,认为图书馆作品使用权可打破版权对图书馆服务的限制,具有保障读者受教育权、实现信息公平与利益平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