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信公众号成为科技期刊运用新媒体的一种新尝试.科技期刊开通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较多.科技期刊应用微信公众号具有加快稿件查询进度、缩短出版周期以及增强与作者互动等优势,存在信息单一、后期维护和经营跟不上、网络编辑人才缺乏以及期刊思维需要转变等问题.本文对科技期刊应用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发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满足大众阅读方式和节奏改变的需求,解决传统出版方式以及新媒体应用不足的局限,科技期刊必须主动融合新媒体,探寻新的出版模式:通过深入分析科技期刊微信订阅号的规划设计与运营推广:基于用户需求,定位和构建期刊微信平台;以内容为王,策划平台信息的发布;以用户体验为宗旨,安排平台信息发布形式和时间;注重信息匹配,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扩展渠道,多形式推广微信订阅号,为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发展之路提供完整的策划和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纸媒期刊所能提供的基本服务已无法满足各类用户对信息的深层次需求和差异化要求.科技期刊如要在这一时代立足,应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将传统期刊和新媒体各自优势相结合,为读者和作者提供精准服务,并通过互动实现多方共赢.文章介绍《药学进展》编辑部在微信群和微信订阅号运营中的实践经验,旨在为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平台服务读者和作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高科技期刊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并着重解决在移动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面对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学习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尤其在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探讨科技期刊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路径.目前,科技期刊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面参差不齐,一些融合发展成功的期刊良好的微信平台建设方法与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前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应践行互联网思维,实现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以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64-67
报纸媒体正全面迎接数字化革命。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的出现使得图片编辑的具体任务内容和编辑原则发生着改变。视觉关注中心、版面位置等传统图编要遵循的图编规则正在打破,取而代之的则是如何考虑图片线性的逻辑分布,以及对于故事板叙事时间的重视和视觉语言的精准。  相似文献   

6.
针灸学科技期刊内容专业性强,作者群体相对较小、受众面相对狭窄、传播范围有限.如何结合自身特色与新媒体的优势,探索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关系着期刊整体的发展前景.文章总结了针灸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并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针灸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进行了比较,提出策略,以期为针灸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公众号成长记:从信息发布渠道到资源整合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刘冰 《编辑学报》2016,28(4):388-390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作为炙手可热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公众号很快地成为各大媒体品牌延伸的必争之地,处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期刊也不例外.随着科技期刊对微信公众号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微信为公众号提供的服务不断完善,科技期刊公众号在不断成长.科技期刊公众号信息内容从最初的纸版内容的信息重现,转向以纸版内容为基础加之独立生产的适于社交网络传播的内容产品的组合形式.已有科技期刊公众号告别了单纯信息供应模式,进入了信息服务与功能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用户导向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功能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度.而在“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更是可以作为一个资源整合平台,盘活平台上个体与机构的各种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文章对这一成长做一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传播方式的演进,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流的传播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新媒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新媒体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深受青年学生们的喜爱,逐渐成为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高速发展,智能手机普及,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当今高校最主流的传播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也逐渐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微信订阅号在高校宣传、日常管理、学生服务等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微信公众号为例,站在受众需求的角度探讨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应如何明确定位与构建板块,从而提升高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黄雅意  辛亮  黄锋 《编辑学报》2016,28(6):529-531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微信的快速发展,给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基于优质内容、精准推送、服务意识、传播分享这4个方面的策略来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认为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社交新媒体将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梯队期刊项目的100个中文刊为样本,统计基于移动端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的发布情况,结合实例提出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多平台分发策略:将微信作为主发布阵地,同时根据各刊自身特点选择其他合适的平台,使新媒体内容一次生成、多次加工、多平台发布,以增加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传播效果,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并拓展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信的特点,尝试性地将论文的重要结论、精华图片与当前热点问题相结合,采用微信进行出版,提升了科技期刊在作者和读者中的关注度,同时提高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俞敏  王亚男  武瑾媛 《编辑学报》2017,29(4):335-339
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要想在微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保持话语权和影响力,应该将移动互联网作为谋求新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本文讨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受众群体定位问题,结合微信传播形式和受众需求,归纳出适应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6种选题类型——时效新闻类、知识技术类、人文类、深度类、服务类和商业类选题,并针对每种选题探讨相应的策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许倩  刘伟竹  汪谋岳  郑晴 《编辑学报》2017,29(6):568-570
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普遍存在推送内容形式单一、信息推送频率过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用户思维,没能真正从用户需求着手来设定微信平台的服务模式,从而导致微信传播拘泥形式、效果欠佳.文章以《中华神经科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总结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科技期刊如何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提升自身的内容建设及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筠  郑志民 《编辑学报》2015,27(4):379-382
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已开通的147个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调研,分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并相应地提出发展对策:强化新媒体意识,完善基本资料,构建消息推送体系,加强平台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编的347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为样本,对其微信公众账号的开通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截至2015年1月1日,仅有38种期刊开通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微信公众账号.合并12种“多刊一号”期刊,实际分析的期刊公众账号共28种,依照没有固定栏目和有固定栏目2种情形加以讨论.结果显示:没有固定栏目的13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的不足较为明显;有固定栏目的15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具有“阅读界面简洁明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更易满足;信息内容涵盖丰富,宣传推广功效更加显著;特殊功能开通,微信平台效能越发突出”等优势.认为今后应充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出版界的应用前景,注重栏目设置、内容优化以及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6.
庞达 《编辑学报》2018,30(1):21-24
期刊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是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一发展趋势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新的角色要求与工作职责.广大“科技期刊人”要善于转变思维观念、更新编辑理念,构建新媒体发展思维;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培养与“融媒体”相适应的综合业务能力,尽快成长为集优秀编辑素养、深厚学术素养和出色媒介技术素养为一体的复合型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17.
用户体验设计视角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延章 《编辑学报》2017,29(4):380-383
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视角研究“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策略.从设计前提、设计重点、设计特色和设计保障4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以把握用户体验设计、丰富服务内容与感官形式、突出情感基因互动、体现敏捷与极致设计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设计策略.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可结合互联网思维,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为用户搭建内容、情感和体验相结合的互动平台,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晓霞  姚远 《编辑学报》2012,24(4):323-325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科学的研究视角并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研究创刊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月刊在传播科学方面的编辑策略,为近代中国以期刊为媒介的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新线索。《科学》以中国科学社为依托,清一色国外留学生的创办者与主笔者,"专述科学,归以效实",图文并茂等独特的科学传播编辑策略推进科学与科学教育传播,对近代中国科学传播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拓了现代科技期刊传播科学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