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美国媒体社会新闻报道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非 《新闻知识》2005,(4):24-26
根据美国传播学林达?珍?肯丝克一篇关于研究美国媒体是否关心三大社会问题的报告发现,美国媒体现今正面临着不够积极倡议联系公民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危机。一种刺激观众感观的新闻报道占据媒体市场的主流地位,因此学们疾呼倡议公众参与的市民新闻学必须持续加强,对此必须从媒体建构议题的框架与属性着手,这关乎着受众自身对媒体建构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2.
媒体扫描     
主流媒体的标准莫梅锋和刘潆檑在《论主流媒体》一文中提出了主流媒体的几个特征,即报道了主流信息,拥有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吸引了主流广告,形成了主流品牌。1.主流受众。所谓主流受众是指:掌握消费的话语权(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掌握管理的话语权(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掌握知识话语权(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这个社会阶层),掌握时尚话语权的媒体受众。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中国网络传播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式,对主流媒体锻造社会共识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建构的冲突和质疑框架只会放大中国社会的风险.因此,中国主流媒体必须在这场意见领袖的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对网络传播中的意识形式加以正确的引导,以负责的公民视角建构公共事件的解读框架,制造社会共识,巩固社会认同.没有主流媒体就没有共识,失去认同的社会也不会大踏步前进.从凝聚社会共识的角度,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战略层面,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全员媒体"的交互属性让网络成为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并为公民的话语表达赋权。将"全员媒体"与公民话语表达关联起来,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建构的"合法性"作为分析两者关系的切入点,指出"全员媒体"表征了带有合法化特性的公共领域,这为公民的理性网络话语表达奠定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5.
徐阳 《中国记者》2023,(3):73-77
<正>当前,社会转型和媒体升级纵横交错,建构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成为主流媒体助力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的新使命和新担当。从传统主流媒体的技术落后和影响式微,到新型主流媒体的技术崛起和价值再造,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新型主流媒体传播效果评价指标的溯源与搭建,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杨丹 《青年记者》2004,(4):23-23,33
媒体素养指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的组织建构及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各种微妙隐性关系,媒体如何架构现实等,从而对媒体所传递的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建构的视角反思西方主流媒体对于“阿拉伯之春”与“占领华尔街”两次社会运动的报道,认为依靠其强大的技术条件与传播能力,西方主流媒体遵照自身的社会结构属性与媒介报道规则建构了“适宜报道的社会运动”.但是由于现今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这种传播霸权正在被“另一种现实”所打破.  相似文献   

8.
常媛媛  曾庆香 《新闻界》2020,(2):29-36,79
通过对三大央媒微信、微博报道的文本分析发现,新型主流媒体新闻的身份建构本质上是通过角色展演实现道德规训。一方面,身份建构的表征是角色展演,在角色展演中体现了基本的角色道德。另一方面,身份建构的旨归是形塑角色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伦理规范、技术规范。其中道德规训是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进行身份建构的基本逻辑。为进行道德规训,新型主流媒体主要采取了叙述事件和价值判断相结合的方式。依托身份建构的这一逻辑,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完成自身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赵婷婷  李娜 《新闻世界》2014,(12):67-69
汉藏双语传播是西藏社会独特的传播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汉藏双语传播产生的原因、担当的历史使命,分析汉藏双语传播与藏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汉藏双语传播适应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扩大了西藏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受众人群。双语传播也是丰富媒体新闻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建构国家认同观念的主要方式。在双语传播的现实语境中,政府、媒体和群众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始终带有务实和实务取向。2020年,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记协的直接指导下,作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创新之举和重要抓手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发起建设并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2023年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推进开展十周年,本文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135位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话语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元新闻话语与社会角色理论,探索面向高等新闻教育的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建构。研究发现,职业话语叙事阐释了典范传统与时代语境下当代新闻人承载的角色期望。同时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在组织、公民、家庭多重角色扮演中,呈现了理想化与现实性并存的认知张力。基于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现实,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致力于开展对新闻边界和新闻权威的共同维护。多维的角色建构剖析有利于破除新闻实践与学术知识系统间的认知壁垒,将新闻理想注入青年一代的认知系统中,同时为辅助理解新闻教育实践提供了思考的新视角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罗艺 《东南传播》2021,(11):22-25
媒体融合时代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在网络场域中重新产生,今日头条成为这一关注关系网络形成的重要平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今日头条平台中的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主流媒体关注关系构建社会网络,对这一网络的基本结构、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指标进行测量,探究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现实属性,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网络具有强连通和弱凝聚的基本特征,国家级主流媒体与区域性主流媒体形成了主导与协同的关注关系特征,主流媒体存在关注关系同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顾青 《视听界》2015,(2):45-48
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优势逐渐流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媒体凭借巨量受众基础,信任度稳步提升。本文阐述了传统主流媒体面临公信力挑战以及自媒体的受众信任度提升的现实,分析主流媒体公信力重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杨芮 《新闻传播》2023,(12):22-24
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臻成熟,驱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智能化传播,并赋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广度拓宽、传播效度提升、话语深度强化等多重契机,但亦使其面临着平台言论多元化、“信息茧房”效应强化、“把关人”角色缺位等现实挑战,如何消除智能媒体嵌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衍生出的解构、孤立等负面效果,重构智能媒体融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契合理路,必须以值引智、以智驭智、以智化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主流媒体作为传播链中的重要节点,在舆情滋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主流媒体如今面临着各种自媒体崛起的挑战,努力适应新传播环境,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对主流媒体来说极为重要。【方法】文章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出发,结合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及新媒体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主流媒体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提出了一系列策略。【结果】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需要经历传播主体多元化、议程设置难度升级等阵痛,更要善于运用网络扩大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结论】主流媒体需要坚持底线思维,适当借鉴自媒体运作方式,不断进行线下实地考察实践更好地完成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被媒体报道。全世界都想为此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去做。”这是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知名专栏作家张国庆在他的新著《媒体话语权》中对“媒体话语权”的一个形象注解。话语权指的是影响和控制舆论的权力与能力。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从理论上来说,它必须能够掌握并决定公众舆论的走向。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这种隐忧似乎愈加明显。主流媒体如何保持并提升自身的话语权,实现的途径很多,转变文风无疑是其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文化认同受到了来自全球传媒网的极大挑战,我国的主流媒体在国家文化认同的建构和强化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本文认为,我国主流媒体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手法,积极设置中国文化议题,掌握受众的变化,适应传播新技术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以建构和强化中国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7.
于淑香  李桂童 《声屏世界》2022,(4):19-21,26
随着媒体融合的步伐逐渐走深,网络"两微一端"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主战场.入驻新媒体的主流媒体更加倾向于轻松欢快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的新闻发布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主流媒体都少不了"卖萌",党媒不再"板起脸"说话,新闻小编也变得"萌萌哒".文章从主流文化价值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萌"传播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崛起造成传统主流媒体的边缘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危机,在基于用户思维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过程中,一个民主的、平等参与的、自由讨论的多元公共领域逐渐生成,并建构出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乃至人类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既为弘扬先进文化提供了新渠道、新载体,也对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深远影响和挑战。顺应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潮流,大力推动新兴媒体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已成为主流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一、主流媒体利用新兴媒体增强舆论话语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江素珍 《中国出版》2022,(10):35-39
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抖音账号上涉及国家形象的短视频为例,研究其功能特征,并从结构特色、主题分布、叙事特点、内容表达这四个方面探究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社交平台建构国家形象。重点对主流媒体国家形象短视频叙事风格的多重转变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转变更契合短视频的传播特点。最后从语言讯息、图像讯息、价值观讯息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主流媒体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建构问题,以期多维度呈现社交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