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志汉 《图书馆界》2009,(3):19-20,23
司马迁编撰《史记》引录文献,有自己的考信原则,或取或舍,其中充分体现了司马迁通达宏博的文献观和目录学的方法论。文章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叙录体裁、发凡起例、互见法、并录等几个方面,考证了司马迁对中国目录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需要的目录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综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录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分析探究了当代指引读书治学的目录学著作缺乏的原因。认为在文献与日俱增,计算机的运用已较为普遍的今天,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精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用“叙录”的方法揭示图书文献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更应该发扬光大。提出了改变目录学研究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文献目录学理论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个迥然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新理念.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规模空前的隐性书目文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参考司马迁<史记>和利用刘歆<七略>的产物,班固参考<史记>而闭口不谈,乃是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5.
简论两汉时期中国文献学的发展与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图书馆论坛》2001,21(4):98-100,105
以大量的史实,证明了两汉是我国文献学的奠基时期。从两汉历代重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到取得了文献学的累累成果;司马迁系统整理西汉文献成中华千古第一部通史--《史记》;刘氏父子编《七略》开我国古典目录学之先河;东汉班固著《汉志》成我国史志目录之鼻祖;郑玄遍注群经等,都体现了两汉文献学的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6.
《晋中经簿》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较好地反映了汉代《七略》成书后三百年间由于学术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典籍的发展情况,开辟了四部分类法的道路。《晋中经簿》正文十四卷,另附佛经两卷。它将图书分为四大类:“一曰甲部、征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部合两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关于汲冢书,现在目录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它因附于丁部之末,所以属于丁部。我认为荀勖并不是  相似文献   

7.
论司马迁在编辑学领域的原创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破天惊的重大突破汉武帝元封三年,三十八岁的司马迁继任太史令,由此揭开了发愤著述的征程。《史记》是作者毕生惟一一部著作,也是华夏子孙看到的第一部中国通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的劳动成果在以后学术领域里引起的影响之大,用“石破天惊”形容当不为过。(一)首创以人物为中心的巨著文明悠久国家的早期文献似乎多半采用编年体形式,中国先秦时期也大抵如此。那时虽然有《尚书》之类的记言体,以及战国时代偶然出现的像《世本》那样的其他形式,但从整体上看,则是以时间为纲、简单记事的编年体称霸学术领域时期。以人物为中心的纪…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史记》的几个文献来源,揭示了司马迁读书与著书的关系,说明这部巨著是司马迁在收集、阅读、编辑了丰富的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其利用各类文献的方法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诸子分为十家,这种分类与先秦西汉诸子百家学术的发展和西汉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及刘歆《七略》密切相关,对后世目录学著作的分类和诸子学术和中国学术思想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0.
1司马迁档案事业的成功之路及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 1.1史官世家为司马迁成就《史记》奠定了坚实基础。诞生在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年十岁则诵古文”。在父亲的指导下.司马迁又拜古、今文经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老师.接受大一统理念。司马迁继承了家学,又通晓古、今文经学,是西汉一代少有的大博学家。深厚的根底.为司马迁成就《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钱谦益《绛云楼书目》为历代学人与藏书家所重,但从目录学角度考察《绛云楼书目》的学术价值,至今仍付阙如。本文从款目著录、分类部次、款目组织、类目设置等方面,对《绛云楼书目》作深入分析,以期对中国传统目录学研究及钱谦益研究有所裨补。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2.
论章学诚的目录学知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学诚在目录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把目录学的传统和任务总结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从学术史的角度开展目录工作,认为类例、序文、叙录、互著和别裁是目录工作的主要方法。章学诚在目录学实践上的贡献是编撰了《史籍考》,树立了史学专科目录的典范,制作了《韵览》、《别录》,引领一代索引新风。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通过广征博采,实地调查等主要方法,利用太史令和中书令的职务便利积累了集皇室档案文书、文献档案、口述档案、文物档案、文学档案等于一体的极丰富的、可靠的、权威的档案资料库,出色地完成了编写《史记》所需的材料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Monographs, journal articles, and ERIC documents dating from the mid-1950s through the 1980s are included in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The items in the bibliography are thought to be useful to academic librarians in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the role of curriculum libraries in the prepar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eachers.  相似文献   

15.
以钱学森教授的著述、手稿、书信等原始文献为基础,并借鉴其他学者的相关评价,系统深入地讨论钱学森教授关于情报概念中"激活"与"活化"知识的思想与意义、他所确定的情报学学科定位以及作为一门技术方法的情报工作所包含的内容。认为钱学森教授的情报学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比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对于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千顷堂书目》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总目》编撰过程中,其首先对《千顷堂书目》的部类设置进行评判,而后从图书撰者问题、成书年代、版刻情形进行批判式吸纳。或以之判断图书的撰者姓氏、履历、成书与版刻的重要依据,或据以考查某一图书的编纂及流传,或据以判断某作者著述的存佚。且《总目》对《千顷堂书目》失当之处,多能客观待之。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笔下的方志雏型朱积孝Abstract:TheChineselocalchroniclessproutedduringZhouandQindynasties.UptothetimewhenSimewhenSimaQianwrote"ShiJi"(...  相似文献   

19.
钱基博文献学成就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基博是近代有名的国学大师,他一生藏书、读书、著书、教书,重视文献的搜辑、整理和研究。在二十世纪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文章尝试总结钱基博在文献学方面的成就,重点考察其在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思想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