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中做展览天生具有独特性,每一个历史时期对于光环境的塑造均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近些年,故宫的展览开始走向专业化、注重展示效果,特别是光环境的品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总结,从原状模拟、空间氛围、文物叙事、保护利用四个方面,展现出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叙述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光环境营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地方历史文化类陈列展览,是以地方史脉、文脉、人脉为展示内容,以展示地方历史传承与人文特色为传播目的的展览。地方历史文化类展览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其“个性”。为此,首先要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其次要围绕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展品形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第三要在前面两大学术支撑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和确定展示的基本内容,并按主题信息定位型的故事性逻辑结构安排展示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展示手段阐释地方历史文化,进而达到突出地方特点、彰显地方个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究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历史建筑保护和民俗学的学科交叉点,并且详细说明了美国民俗学会下设民俗与历史建筑保护政策工作组的一项倡议。在美国历史建筑保护的政策和实践中,历史场所有资格列入《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名录》是认定它的意义的一条黄金标准。向"国家名录"推荐某场所为"传统文化场所",意味着该场所的意义来源于其活态社区的文化实践。然而,近期关于扩大"传统文化场所"的运用的讨论常常将重心置于与民俗学者不一致的"传统群体"的定义上。为了更好呈现与文化实践密切结合的场所的多样化特点,上述工作组开启了一项试验性的项目,向"国家名录"提名位于纽约市南布朗克斯区的、以传统波多黎各音乐著称的一个波多黎各社区场所"克里奥罗人林孔小屋"为"传统文化场所"。根据对该项目的案例研究,本文证明民俗学者为传统群体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定义,而且他们可以通过民族志田野工作和民俗学方法论展开对传统文化场所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需要被阐释和展示,这是认知及发挥遗产价值的过程,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具有无形、活态等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形态,对它的展示不同于以藏品这种物质形态为核心的文物、艺术品的展览。虽然非遗所涵盖的口头及表演艺术、工艺美术、民俗活动等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与其所用工具、场所等物质不可分离,但其核心是具有精神性、活态性和过程性的内容,对其展示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记录和呈现载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数字媒体文件等)以强化展览的叙事功能,通过有形与无形、静态与动态、实体与虚拟的展览内容来完成对遗产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京郊密云县在加快生态精品卫星城建设的同时,注意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掘,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县城内的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和重建,大大增强了城市文化底蕴,为生态精品卫星城增添了新的色彩。在保护、修建的文物中,位于密虹公园中重新修建的鼓楼重展风姿,成为密云县城标志性建筑,加上鼓楼前中轴线修建的印坛与之相呼应,文化色彩更加浓厚。这些文物场所,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博物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以"抗战与文艺"为主题,通过"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展览,利用馆藏1100多件历史文物和美术摄影作品以及历史照片、历史资料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抗战中文艺和文艺家为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五个具体展览相互关联以及各自的特色,都再现了抗战中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展览的整体设计相互辉映,将丰富性的特质用展陈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体现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精彩。这一展览展示了国家博物馆在研究利用馆藏文物方面的不懈努力,还表现了国家博物馆在"历史与艺术并重"这一新的发展定位下,在展览策划方面的长足之进。  相似文献   

7.
遗址博物馆作为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的沟通媒介,为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最形象的教材。如何全面、真实地展示和保护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协调现代建筑和古代遗址间的平衡关系,协调博物馆专业化保护与观众普及化欣赏的平衡关系,从而更好地为遗址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无疑是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和展示设计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作为福建省首个考古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在其规划建设过程中,整体以"补山"为理念,在做好遗址本体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场馆展示、标识展示和局部复原展示等全面真实地展示遗址价值,是对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和革命博物馆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继承和发展了原历史革命博物馆的空间格局,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是天安门地区地标性建筑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展览主体为国博新馆建筑,展示了新馆建筑的诞生过程,体现新老建筑的对比与变化。其展陈设计,充分考虑建筑作为展示主体的空间特性,将城市和建筑空间格局引入展厅空间,以达到城市与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态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城市景观要求运用当代城市设计的理论观点方法,解决历史文化景观的现实问题,涉及历史场景与现代生活的契合,保护整体风貌与更新局部特色的协调以及景观修复与场所营造等多方面内容,基于保护理念的城市景观可以提高现代社会文明的层次,并将旧城改造为体验多样化生活的场所,使人们关注历史,关注文化、关注地方特色,推动城市建设的多样化发展保护性城市景现……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档案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查阅档案的场所,它还应该成为公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余杭区档案新馆自建成后,通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档案业务指导、档案宣传培训、档案保管利用、档案展览等活动,带来了丰厚的文化与人气聚集,这为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更广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张卓群  吕丰 《浙江档案》2008,(12):46-47
高校档案馆不仅是学校档案保存、管理、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也是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保存、延续与传播的中心。档案展览作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已成为档案部门宣传、挖掘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形式。通过展览形式展示高校档案,关键在于突出高校档案的价值特征,挖掘高校档案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知识教育氛围,这就需要融入展览文化一所谓展览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近日,吉林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在吉林机器局旧址拟建工业博物馆、举办工业展览等相关问题,这是吉林市委、市政府打造实力吉林市、魅力吉林市、丰富吉林市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举措,也是吉林市保护优秀工业历史建筑和再利用的良好开端。本人正在进行这次展览的内容设计工作,因此,对吉林市拟建工业博物馆、举办工业展览,谈点儿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利用3D扫描技术重现建筑形象Shoei Yoh档案馆是一个在线互动展示平台,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环境学院的设计师开发,可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中重现日本建筑大师和数字设计先驱S ho e i Yoh的标志性建筑作品。设计团队利用3D扫描技术创建了数字建筑存储库,存储库中的数据可用于生成新的数字渲染和动画,使建筑在体验式数字展览空间中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4.
社会网络化与地域场所化:当代本土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传播就是社会网络传播。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社区被转换为社会网络。在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正逐步被缩减为没有地域文化和历史特征的场所。在这种背景下,倚赖双向电子媒介的本土传播展示的最根本的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无中心性。这种传播是与民族国家等意识形态越来越脱节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类展览的主题,须从历史文化事实中提取最具代表性、影响力和教育意义的概念,并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来表达,通过承载着这些历史文化信息的展品和布展设计来表现。因此,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基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展览的科学品质。鸦片战争博物馆针对本馆的展览选题,搭建了包括馆刊、专著、论坛在内的多种学术平台,孵化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并运用于“鸦片战争”展览,极大地深化了展览主题、丰富了展示内涵,并促成了形式与内容的较好融合,集中体现了“内容为王”的办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地方博物馆都将"非遗"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而加以展示,为"非遗"的保护与推广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博物馆"非遗"展览虽场面火爆,却并不一定很好地体现出"非遗"的特征与文化意义,在展出方式上,也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展览所特有的"陈列语言"的优势与独特作用作用,最终对非遗的文化内涵开发也带来了制约。因此,本文试图对地方博物馆如何做出既符合博物馆展览专业特性,又能充分体现"非遗"特点的展览进行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和提炼,以期为未来地方博物馆做好非遗展览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高校纷纷开展了以校史展、著名人物、重大事件、社会重大活动、重大纪念日展览为主题的展览,向师生及社会传播和展示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办学的艰难历程、深厚的历史底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如何在展览中做好档案的保护工作,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谈些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是收藏、展示、传播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遗产的“投影机”,也是当代文化的“发生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趋势,曾经作为静态展示场所的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能动性主体。中国的博物馆实践在吸收了西方博物馆模式的同时孕育了以地方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博物馆范式。对博物馆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展示进行思考,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她浓郁的文化氛围是高校良好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本文主要以华东师大图书馆为例,从图书馆建筑外观、文化展览、学术讲座、社会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14,(Z4):98-99
<正>每个城市都是由不同时代建造起来的建筑物所构成,这些历史建筑承载着城市记忆,传承了人文精神和地方特色。保护历史建筑对于保护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增加城市厚重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加城市吸引力、创造城市新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众多的历史建筑正面临被拆除或改造的严重威胁,为了更科学、更精细的保护历史建筑,矢量档案库的建立刻不容缓。一、明确历史建筑矢量档案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