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问是新闻采访最常见的形式.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如果说采访是一门艺术.那么.最能体现这门艺术的就是提问了。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采访意图、报道效果能否顺利实现。当然.新闻采访中的提问并不是简单的你说我记、你问我答,其中大有技巧。比如记者在采访时遇到的对象中.有的人情感外露.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的人却沉默寡言: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却拙于言辞。面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只有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切实做到问之有理、问之有趣、问之有物,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印象复兴岛     
正无论是新上海人还是老上海人,很多都没听说过复兴岛,或即便听说,也并不知地处何方,有很多人甚至把它和长兴岛混在了一起。这个岛的名字显然已深深镌刻上了历史的烙印,一听就是抗战胜利之后改名而成的。最初的岛名叫作周家嘴岛,因黄浦江边有个叫周家嘴的村落而得名。附近的周家嘴路想必也是由此而来。是上世纪初上海浚浦局利用黄浦江淤泥填起来的人工岛,也是黄浦江上唯一的一座岛。岛长3.42公里,平均宽度427米,最宽处在中部约550米,面积1.13平方公里,距吴淞口约16公里。1927年冬,上海浚浦局用40  相似文献   

3.
《博尔塔拉报》是博尔塔拉蒙古自冶州党委机关报。多年来,报社热情为边防部队培养通讯员,据初步统计,从1960年报纸创刊至今,已为部队培养通讯员500多名。他们之中有的成了部队的新闻宣传骨干,有的转业后活跃在新闻工作岗位上。他们都有切身的感受:《博尔塔拉报》是通讯员成才的“摇篮”。报纸创刊后举办的第一期通讯员学习班,就邀请了26名部队战士参加学习。此后,期期都吸收部队通讯员参加。他们年年都要派出有经验的编辑、记者,深入风雪边防线,一边采访,一边辅导部队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调查研究是无产阶级新闻采访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党的新闻工作一个优良传统。因此,我们的新闻采访从来重视调查研究。一向强调调查研究。第一节怎样看待调查研究从新闻采访工作来说,怎样看待调查研究,自然涉及新闻采访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在新闻界有种种说法和看法。其主要论点有三: 一、有的同志说,采访就是调查研究。把新闻采访和调查研究划等号。这也就是说,一切采访活动都是调查研究。二、有的同志认为,记者(通讯员)的采访不等于调查研究。应当说,采访的好,写出了好稿,才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否则,采访得不好,没有写出好稿,就不应当说是调查研究。三、有的同志主张,有的采访活动是调查研究,有的采访活动不能说是调查研究。这就是说,调查研究作为一种采访方式,是有条件的、有要求的、有目的的。我是赞同第三个论点,既不能把一切采访活动都说成是调查研究,也不能以采访得好或不好来认定是  相似文献   

5.
新闻要写得深刻有力,首先要采访深入。许许多多新闻记者和通讯员,都很重视深入采访,并从中尝到了艰苦创作的欢乐。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采访不深入,或想深入而深入不下去,苦恼就会接踵而来。什么才是深入采访呢?有的人说,到基层去了,沉下去了,就深入了。有的人说,花好几个月时间,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采写了一篇新闻,这还不深入吗?也有人说,步行采访,爬山涉水,行程万里,观察现场,够深入的了。这些说法,不  相似文献   

6.
调查与排行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记者下基层采访的情况如何?本刊的调查显示:记者一个月下基层采访的次数有的多达30次,有的则四五次,一半多的记者有固定的基层联系点,约9成的记者想下基层采访。约半数的记者认为下基层采访没有障碍,另一部分记者认为下基层采访的  相似文献   

7.
《咸阳报》社从去年10月份开始,组织记者、编辑开展异地采访活动,并开办专栏宣传远离故土的咸阳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古都咸阳,人杰地灵。过去,一批人靠刻苦学习,考上了高等学府,被分配到外地工作;有的工作成绩卓越,或升迁,或招用,成了外地咸阳人,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又有一批批有志向、有抱负的咸阳人远离故土,在京都、在特区、在天涯海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力拼搏,努力工作,谱写出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乐章。为了弘扬这批人爱业敬业精神,激励当地咸阳人为振兴咸阳作出新贡献,报社组织记者、编辑,分期分批赴京都、奔特区,到天涯海角采访外地咸阳人。 到目前为止,奔赴北京、深圳、厦门的采访团已回归,写出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的行动都受到心理的支配。记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采访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怎样摸清人的心理规律来指导新闻采访呢?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有人说,我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研究过采访对象心理,也采访到不少新闻素材,写出了较有分量的稿子。是的,有的人没有专门研究过采访心理学,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观察人物心理的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应用,取得一些成功。在采访中,由于不了解采访对象心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也不乏其例。下面是一位记者采访一名有创造发明的科技人员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9.
曾听人说,“稿子见报,放心睡觉”。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稿子见报之日,正是需要沉下去再做深入采访之时。我碰到的这类采访,是“毛公”被报道成“野人”之后的采访。 1984年10月24日上午,我市新宁县水头乡平栗村农民,在村后平栗山捕获了一只似人似猴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毛公”的动物。消息传出,附近群众争相围  相似文献   

10.
采访中,我碰到过各种性格、牌气、风度的人。他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寡言少语;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恬淡如水;有的问一答十,有的问十答一;有的对自己的先进事迹谈起来唯恐不详,对别人的则一语带过;有的又只说别人的先进事迹,闭口不谈自己——对这最后一种人,采访起来实在费劲,可也实在有味道。  相似文献   

11.
隐性采访,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为: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隐性采访是特殊情况下的采访,主要是为了防范坏人对记的危害,防范受访弄虚作假,了解公开采访采集不到的真实情况。从新闻实践来看,这种采访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的人认为这种采访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采访方法,侵害了某些人或团体的利益与隐私,甚至有诱导犯罪的嫌疑,应当禁止。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来陈述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的干旱使江西多个地方受灾,记者前往鄱阳湖中心区进行采访,拍摄回来的画面让人震撼:鄱阳湖的中心已经干涸了,原来的一片湖泽成了草场,河床裸露在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开裂。  相似文献   

13.
潜心开拓华北党报事业的何云,是一位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实干家;还是一位博学睿智有真知灼见的政论家。 由于战时工作需要,陈克寒等其他领导很少在机关,有的常驻北方局,有的常与八路军总部联系,有的到前线或基层采访,经常是何云一人在家事必躬亲地全面负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来,体验式报道风行起来。有的记者当一天营业员,有的记者当一天出租车司机,有的当半天或一天警察……然后写出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的生活、思想,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媒体上得到了某种体现和表达,起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作用。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也是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也要说一句: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体验,还应当再深入一步。记者报道实际生活,最好有自己的体验。仅仅根据一问一答的采访,很难写出情真意切、有血有肉的报道。我们的新闻采访学,在谈到采访方法的时候,历来就有蹲…  相似文献   

15.
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常有这样的感受:去同一个地方或共同采访某个单位、某个人物。为什么有的人写出的稿件平淡无奇.而有的人却写出了不同凡响的获奖作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识别新闻眼力火候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讲故事”近年来成了电视荧屏上一种蓬勃兴起、方兴末艾的“叙事”样式节目。看惯了煽情、眼泪、刀光、剑影,人们似乎更想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凡人的酸甜苦辣,于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一夜之间走进了千家万户,从中央到地方,讲故事之风吹遍了每一块荧屏。它使人们穿越虚假矫情,真实地看到了自己额头上打下的烙印、眼角边岁月留下的沟壑、眼睛里流溢出的欢乐,而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但是许许多多或悲或喜、或远或近、或平淡或曲折的故事中,有的让人过目不忘,有的则如耳旁微风,看来,故事并非全都好讲,关键看你如何选择,怎样…  相似文献   

17.
有些记者一接触到采访任务,便径直找采访对象了解,立成稿件,至于周围群众反映和环境条件如何很少问津。这种采访方法是需要打一个大问号的。有一位记者去采访某地一个典型人物,关起门来和采访对象谈了大半天,挖了不少“事迹”,撰写了一篇报道。说来也巧,在稿件发表之日,正是这个“典型”被宣判之时,一边无线电波广播着他的“先进事迹”,一边公审着他的犯罪事实,真是让人啼笑皆非。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稿件质量的高低。许多有名气、有造诣的记者,都懂得采访对于写作  相似文献   

18.
周甲禄 《新闻传播》2005,(12):34-36
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中有一种采访方式现在经常用到,这就是记者为了获取公开身份无法采访到的信息,不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并隐瞒职业身份或假扮其他身份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法被称为秘密采访(有的人又称为隐性采访,隐身采访,暗访)。广播电视媒体的一些重要调查采访大量运用的就是秘密采访,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报道许多都是在秘密状态下拍摄的。一些报纸还开辟了暗访专栏。  相似文献   

19.
早晨,薄雾刚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省图书馆门前就有读者排队待入,这些勤奋好学的人们,有的背着书包在抓紧吃早点,有的拿着书本在专心致志地阅览。八点,馆门刚刚打开,不到五分钟,各个阅览室的座位就全部坐满了人。晚去一步的,有的在翻阅卡片,有的则静静地站在窗口读着各自的书刊。在这座知识宝库里,读者们一个个孜孜不息,学而不厌,每天除了“刷刷”的笔尖声和书页翻动声,四周一片宁静。  相似文献   

20.
郑健 《军事记者》2006,(4):43-44
早就听到看到有关德国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林”的介绍。当我随同中国新闻代表团的同行来到碑林参观时,仍感到强烈的震撼。那是2005年10月22日,一个有几分阴沉又有几分寒意的早晨。“大屠杀纪念碑林”笼罩在深秋的薄雾中,面积有三四个足球场大,远观如一片迷宫,近看则如一大片墓地。碑柱有的竖立,有的横卧,长宽比例各不相同。导游是个30来岁的华人,很熟悉德国的历史。他介绍,这些灰色混凝土碑柱共2711根,其高度从0.5米到4.5米不等。面对这些没有规则的建筑,使人联想到了碑林所纪念的遇害犹太人各种各样的人生际遇。我们边看边往前走,一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