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1987年度全省优秀广播稿评选中,江都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中闸乡通讯员采写的通讯:《卞力生换车记》获得了一等奖。卞力生,这是一位在极左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期承受迫害较严重的农民,也是一位商品意识觉醒比较早、在新时期大步走在农村改革前列的先进人物。他的活动轨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的家庭境遇的变化,具有  相似文献   

2.
他饱尝20年艰辛,脚踏实地“爬格子”,全国已有20多家新闻单位采用过他的新闻作品。他创造了一个等式——他,就是江都县中闸乡党委秘书、江苏省198丁年度优秀广播稿件评选一等奖获得者、业余通讯员顾仁。橄仁采写的新闻一专稿《卞力生换车记》萦获江苏省1987  相似文献   

3.
北京落着秋雨。临去机场的时候,我从书架上取出一本《远航集》放进手提包里。我想路上再翻翻这本书。翻翻这本书,是想回忆书的作者华山同志。昨天——9月22日,华山同志在广州去世。我去广州,是去帮助料理他的后事,那心情正象这落着秋雨的日子。可是等到在飞机里坐下,打开《远航集》,好象又看见了作者——一个乐观健谈,风风火火的新闻记者。这使我忘掉了他的死,想起了他的生。他在中国新闻界,当然是长辈,我原本不认识。我最初读他的作品,还是三十六年前在上海学新闻的时候。先是读他写抗日战争的几  相似文献   

4.
找报纸     
8月16日上午,信阳县十二三里桥乡莲花村青年农民李选伟为找一张《河南农民报》,在屋里闹翻了天。他弟弟小二在屋檐下哭着:“我没拿,你为啥打人,嗯嗯嗯……”。“你没拿,鬼拿了?难道它会飞?”正在菜园拔菜的李大妈,听到两个儿子在屋里闹,把菜往篮子里一丢,说: “大鬼娃子,为啥事,你又把他惹得汪汪叫?”“谁叫他拿我的报纸呢?”“我没拿,他冤枉我,嗯嗯嗯……”小二哭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事广播这一行的,对采写稿件都有这样的体会:七分采访三分写。在采访中,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今年1月13日上午,我在乡机关大院碰到了来乡党委开会的白石村党支部书记宋志发。他告诉我:顾编輯,有件事挺不错,我们白石村瘸子沟里有三户姓孙的农民,孙辉方,孙正德,孙洪英,都是老农民,但却知道注重供孩子念书,在1986、1987、1988这3年中,这三家的孩子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和高中。宋书记又向我一一地进行了详细介绍。我说:“好,我明天去采访一下。”“不必了,你就尽管写吧,保准错不了。”下午,我又看到了乡文教助理,他又向我提供了这个素材,同宋书记讲的差不多。从手头掌握的材料上看,可以动笔写一篇很好的通讯。但,作为一名新  相似文献   

6.
"我父亲今年快80岁了,是老军人、老干部,最近这一个月,他吃不好喝不好,为了他的个人档案又操心又跑腿."孙女士心疼地告诉记者,不久前她父亲的一位老战友到家中做客时,带来了一份几十年前孙先生在国棉三厂的档案资料."我还活得好好的,现在竟然见到自己的原版档案了?"孙大爷抚摸着档案里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心里很小是滋味.  相似文献   

7.
去年初夏,原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二期学员到淮安板闸寻根时,非常怀念老校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副社长徐进,特别是他上的三堂启蒙课还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脑海里。那是1949年3月,华中新专校部所在地板闸镇,突然从沉寂中热闹起来,街东的公路上解放大军日夜兼程向南进发;镇西的运河里百舸争流,满载粮草和医药用品支援前线。镇上的乡亲用惊喜的目光迎送着自己的军队奔赴战场,新专的学员在课余时也涌向公路两旁向解放军寄托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整理友朋书信时,发现赵家璧先生给我的数十封来信。瞬间,赵先生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又在我眼前浮现,仿佛我又迈步在那条幽静的山阴路上,叩开大陆新村赵家璧寓所的大门,正在与他亲切地交谈着。记得有一年的冬天,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在赵先生书房里向他谈着关于编辑一套序跋文学的设想,他听了连连称好,说这是一大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事,我会全力支持的。  相似文献   

9.
正1920年徐志摩游学英国剑桥,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的建议下,于当年冬天来到英国伦敦,与丈夫相聚,住在伦敦附近的沙士顿,孩子阿欢(大名徐积锴)由公公婆婆抚养。当邮船快靠岸时,她一眼认出了码头上人群中的徐志摩,但是她的心却一下子凉了半截。晚年她向侄孙女张邦梅(张禹九的孙女)描述当时的情况时说:"我斜倚着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  相似文献   

10.
高晓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风光过。当然这种风光并不相伴着轻松,相反却使他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局面。他的名字在10年前也很响亮,那时他是以《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等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形式奠定了他著名音乐人的地位,但高晓松的名字也只是流传于各大高校的一个音乐小圈子里罢了。10年以后,特别是今年,自高晓松向媒体宣布他拍摄首部电影《那时花开》后,高晓松便接连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炒得沸沸扬扬的《那时花开》还没露面就无  相似文献   

11.
事情过去了八年零两个月,我又在天津南开区嘉陵道旁一个比较密集的居民区里见到了张书通。这位八年前奇迹般地在海底沉船内生存了125个小时的船员,如今已经46岁。作为目睹了营救全过程的新华社记者,重温惊心动魂的一幕,我的内心世界又一次感到震撼。这位当年极富传奇色彩的汉子,在我通报了姓名后仔细地盯了盯我的面孔说:“认得”。他给我冲茶,并招呼妻子和16岁的儿子来,向他们介绍我们间的那种特殊的相识。  相似文献   

12.
……更强烈的胎动再次来临。是那种强烈的踢动。好像丁丁(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编者注)要踢爆我的肚子。我的身子几乎开始摇晃了起来。我说,有胎动。他(麻醉师——编者注)说,没关系,就好了。说完后,他坐在了我头顶旁的凳子上。不知为什么,这个男人如此靠近我,让我突然感到不那么害怕了。他是一个人,一个具体和会说话的人,我虽然越来越昏迷,伴随着昏迷,体内却又有了一种奇怪的兴奋感。我仿佛从自己的身体里分离了出来,站在了一个对立面。我看见自己躺在那里,脑袋左侧坐着一个男人。他全副武装,但又似乎只剩下一副眼镜。他离我很近,嘴里一直说着话。他说着话的时候让我回答。我就按照他的提问回答着他。仿佛我正  相似文献   

13.
美化回忆     
去采访一个纪录片导演时,我向他转述他一个大导演朋友的一段回忆。因为回忆里有他,说的是炖牛肉的香气里,几个年轻人狂热的畅想,于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某个瞬间诞生了。我兴奋地等着他继续往里填东西,脑子里想着接下来一篇好稿子要诞生了。不料,他鼻孔里一声轻笑。“没那么文艺吧?当时我正满屋子看他的大房子呢,羡慕啊,我一个租房子的人,一下看到那么大的房子——还是自己的。艳羡地四下寻摸……”——他毁了我的好稿子,一篇又文艺又伤感,内里还有热腾腾梦想的好稿子。但他让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回忆都可靠,不是所有的叙事都贴谱。  相似文献   

14.
胡志娟 《北京档案》2000,(10):46-46
当我又一次拿起了书本,往事就象潺潺的流水,从我面前流过.三十年前,世界在一个扎着羊角小辫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眼里,是玫瑰色的,生活里充满了欢乐与甜蜜.那时的我曾经做过许许多多金色的梦,梦想自己成为一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梦想自己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5.
看这部影片也像泡菊花茶一样,得慢慢地品 我大概是四、五年前在酒吧里认识金琛的,酒吧是我弟弟开的,酒吧里每天都充斥着我的一帮狐朋狗友,金琛是一个酒客,他被我的一个朋友带来。开始时我没太注意金琛,他虽然比我的很多朋友清秀,但对我没有意义,后来他来的次数多了,我们也就算混得脸熟了,仅此而已。1998年,我的一个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拍  相似文献   

16.
出征罗布泊     
(一)1980年6月24日,在豫东平原上一个叫做李庄寨的小村子里,几个刚刚放学的中学生围着一个“话匣子”,静静地听着新华社向全球播发的一条让人吃惊的消息: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之后,其中一个少年抱着“话匣子”,走进一户又一户人家,向“三叔二大娘”一遍又一遍讲述充满着他自己想象的中国西部那块神秘之地和彭加木失踪的故事。他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个小村庄的老百姓和全国人民一样,每天都在关注着彭加木的命运。那个抱“话匣子”的少年就是我。我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彭加本失踪16年之后,我怀揣一张载有“寻找…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青年农民,拜《新闻与写作》为师,学写新闻报道才一年半的时间。我用手中的笔,为群众说了心里话,受到了群众赞扬。很多人都说,他敢于为民“鼓与呼”。去年5月,我在采访中无意间了解到一位乡农技员的困境,就对他进行了深入采访,又调查了一个区的农技员现状,写出了调研文章《农村区、乡科技工作的现状及出路》。发表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了一系  相似文献   

18.
之道 《大观周刊》2006,(32):95-95
带着对这份神奇的探究,我再次走近这片热土,习惯性地又一次步入古老的四方街;鳞次栉比的商铺,摩肩接踵的人流,十年前写下的那个大大的神奇仍在无休止地放大、放大、涌动着的人流冲刷着古老的街道。我忙不迭地从古镇的入流中退出。走向三公里外的玉龙。在这里,古镇的湍湍溪水,化成了纵横交错的九条河流;  相似文献   

19.
四五十年前,我在长沙农村念小学,上初中,从国文课本里先后读到叶绍钧的《蚕儿和蚂蚁》、《五月卅一日急雨中》。从此以后,“叶绍钧”的名字就一直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很喜欢他的文章,这两篇课文都能背诵。  相似文献   

20.
1991年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江苏。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成了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媒体。在抗洪救灾的系列报道《灾区纪行》中,人们熟悉了一位记者的名字,他在一个月的跋涉里,采访了14个县,见报稿件达28篇,其中20篇报道的是乡以下的村组。 1994年夏,大旱困扰着素以“水乡”著称的江苏。还是这位记者,使人们透过他那一篇篇来自灾区的报道,看到了这片焦黄的土地上的绿色希望。 之后,在今年春节前夕的喜庆气氛中,他又率领记者下灾区实地采访,写下了三组九篇现场目击式系列报道。这一篇篇体现党报密切联系群众光荣传统的稿件,使江苏人民产生了“每逢佳节倍思贫”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