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相似文献   

2.
范长敏 《新闻前哨》2006,(9):110-110
读书是打造“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也是打造学习型传媒、专家型传媒人的要求。为此,本刊开辟“读余漫笔”专栏,一是刊登读了好书后的心得,使思想的火花启迪更多人;二是欢迎读荐书,使大家同享知识盛宴。[编按]  相似文献   

3.
很多年前,一位台湾出版界的实力派人物曾经和我说过“三流的出版人做图书,二流的出版人做作者,一流的出版人做概念”,可能因为本人的愚钝,在2005年才刚刚悟到第二层“做作者”。又经过2005年到2006年跨年度的思考,竟然还是停留在第二层没有什么突破。只不过又明白的多了一些。学习娱乐界的运作模式,学习娱乐界的运作理念,这就是我今年的指导思想了,将有实力的作者打造成作家,将有实力的作家打造成公众人物,这是我今年的主要目标。有很多人问我,现在什么类型的书能让读者接受,我的回答是现在什么类型的书都能让读者接受,毕竟现…  相似文献   

4.
李阳波  凤鸣 《出版参考》2005,(11):25-25
西方人喜欢把一项重大事业的创始者称为某某之父,那么,谁是“百科全书之父”呢?研究百科全书历史的人说法不一。西方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根据是:第一,他最早搞学科分类,把当时已有的知识分为理论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实践科学(伦理学等)和创造科学(诗学),而知识分类正是编百科全书的基础;第二,他最早概述人类已有的全面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字通》一书自康熙十年(1671)岭南廖百子(讳文英)授梓南康,署名及书前序言均大书廖文英撰。然时隔不久,即有人提出:“《正字通》一书,廖太守百子刻于南康,此张尔公之书也。”①自此关于该书的作者,三百年来时有论证,大多论断为张自烈(字尔公)所辑。但时至今日,却一而再的有人认为“《正字通》著者是廖文英”②,“《正字通》著作者应为廖文英”③。查检吴小如先生《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文字学类》“正字通”条,虽注明为“明人张自烈编”,但又加括号“一说清人廖文英编”。可见《正字通》的作者,在学术界并非人…  相似文献   

6.
一、又“忙”又“累”,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身为编辑,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既要为已出版的书寻找市场,又要为明天的出书寻找选题。这套书刚下厂,另一套书的大样又改回来一遍,都细细地看呢,没有时间;不看那么细呢,又怕人说“无错不成书”。等到书上市了,销路好还好说,销路不好时就会怀疑自己在忙乎些什么……和众多的现代人一样,编辑们疲于奔命,费力劳心,面对无处不在的压力,他们埋怨、失望,有时候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无以应对。 同样的情况也曾在美国及欧洲不同时代的编辑群中出现。美国版《编辑人的世界》一书…  相似文献   

7.
一位书评家一边翻阅我案头的“老城市”系列丛书,一边问我:“这套书你们为什么这么编?为什么不出成一套正儿八经的老城市画册?或者直接请几位作家写本叙旧的书,弄几张照片做做插图算了?为什么非得这样编?”我这样回答他:“这样编,好读。而书,首先是要好读。”这...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41):25-25
近日来,秋“膘”蠢蠢欲动。可一日三餐又必不可少,美丽身材难保!怎么办?没关系小编我自有一招教给大家,那就每周做一次以下的小问卷,看看自己是否有让秋膘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9.
金本 《新闻与写作》2002,(4):35-35,36
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是采访;第二是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这里着重谈一谈采访。 敏锐发现新闻线索 采访新闻,首先要有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什么?新闻线索就是“新闻苗头”,或者叫“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深山里,有人发现一块铁矿石,循此挖下去,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苗头”、“初步显露”,就是“线索”。采访新闻也是如此。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 有一位小记者在放学的路上,听到某班的同学情不自禁喊道:“啊,今天的考试真快乐!”他抓住这个线索,采访了这些同学和他们…  相似文献   

1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如浩瀚之海洋,无边无际,一个人无法知道一切,记住一切。词书则是供人随时查阅的工具书,是一切求知的人的良师益友。所以,古今中外,特别是近代,都十分重视词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我国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实行文化专制,大搞虚无主义,“读书无用论”也发展到“词书无用论”。我们在几年前开始组织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为不少人写过书序,渐渐形成一些想法,认为写书序小能只对“书”,还应对“人”:只有先把作者说清楚了,才能让读者了解这本书为什么写,写些什么,有无一读的价值,以达到知人论书的地步;另一点想法是,必须把写序者本身也放进去,为什么写这篇序,对所序之书有何评论,能否和自己的学术观点相印证、甚至辩难一番,这样的书序才不流于空泛庸俗,且有味道,能起到导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荧 《新闻窗》2005,(6):43-43
一次,在和一个朋友交谈时他问道:在这个以“读图”为主的时代里,你们创造“图”的人,尤其是生产影像的摄影记者读书吗?读些什么书?  相似文献   

13.
黄英 《新闻采编》2005,(4):27-28
眼下无论你身在何处,什么时候,只要打开收音机,都不难听到一些被听众称之为“卖药”的节目。我们广播人通常美其名曰“医药健康咨询讲座”。“医药健康”节目诞生于90年代中期,从90年代末到现在一直风头不减,为广播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些“卖药”节目往往是一些医生甚至对医疗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在那里自拉自唱推销药品,很少顾及听众的感受,听众很有意见,严重影响了广播的收听率,使广播人弃之心疼,食之又骨鲠在喉。那么,“医药健康”节目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它对广播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多于利呢?这成为许多广播业内人士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获奖消息赏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彭朝丞的又一本力作。该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经销。《获奖消息赏析》是一本以精选自1979年至1999年间,在全国性评奖中有代表性各类获奖消息74件作品为借鉴,着力阐述消息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探讨各类消息写作技法与技巧,形式新颖的新闻学专著。该书分为七编,即:第一编简讯·快讯;第二编动态消息;第三编综合消息;第四编述评消息;第五编人物消息;第六编社会新闻;第七编现场短新闻(特写性消息)。每编编前有该类消息的界定及应把握的要点的概述,编尾有…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四川省图书馆中心委员会的同志们就曾提出建立“工具书学”理论体系的设想。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戴克瑜等同志又在《四川图书馆学报》上发表了《工具书学初探》的论文,进一步论述了工具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然而几年来,关于“工具书学”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反响,看来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展开讨论。讨论的前提就是“工具书学”是否应该建立?詹德优、李建民同志在《中文工具书的研究成就及其发展趋势初探》一文中谈到:“工具书学”这个名词术语,是工具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提法。对它有兴趣的人,感到可喜可亲,而对它没有兴趣的人,却往往感到幼稚可笑。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6.
王雄 《编辑之友》1996,(5):19-20
建立“名编”制度●王雄【银川】“名编”的好处“名人”是有名效应的。一台晚会,有几个名歌星,晚会就容易火;一部电影,有几个名演员,电影未拍,消息就会到处传;名导演导的电影片,只要打出导演的牌子,观众就有信任感;名作家的书,未见到书稿,出版社就会抢着要,...  相似文献   

17.
一般明版残书,即使是白绵纸嘉靖本,直到“文革”前都还算不上什么。普遍把明版残书当善本来卖,只不过是近几年间才有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个别稀见的明刻残本过去也一向为人珍重。我得到的这部《定山先生集》残本,带有“文革”前中国书店的标价签,写明时价是“l本8元”。这当然非同寻常。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此高价出售残书,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定山集》四库馆臣提要谓“是集诗五卷,初刻为弓元所编;再刻于定山书院,为陈常道所编;三刻于萧惟馨”,四库本末附“补遗”载有弓元撰《书<定山先…  相似文献   

18.
蓝冰 《新闻世界》2006,(10):34-35
声音是人的第二张脸。如果一个人唱歌跑调,声似破锣,即使长相出众,气质高雅,一开口也会使整体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沟通困难,影响事业发展。于是,“我们健声去!”成了时尚男女新一轮的健康标语。那么,如今走俏广州、深圳的“声音美容吧”,是如何为人“订制”靓嗓的?健声教练王易又是怎样在特区创富的呢?[编按]  相似文献   

19.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北大未名‘湖里就有“荇菜”,它是一种睡莲科的植物,五六月间开淡黄色小花,一直开到中秋。它的形态非常小,只有手掌般大,不容易被人注意到,叶子有点儿像睡莲,但却是微型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寐”两个字太好了。什么叫“寤”?什么叫“寐”?“寐”,大家都知道,就是闭上眼睛。“人不寐,  相似文献   

20.
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道“博客”这个名词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如果追问什么是博客,不少人又说不清楚。“博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网上传播样式,从本质上来说,它应算是一种网上信息筛选和分享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