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岳  韩诚 《青年记者》2020,(6):67-68
当今中国纪录片主要的国际传播路径一般包括节展传播、院线传播、电视台传播和网络新媒体传播等,其中,国际纪录片节是最具有包容性和拓展性的传播路径。国际纪录片节基本上涉及了国际化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专业人士出席相关活动,搭建了“使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文献纪录片”的叫法源于《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1993年出品,中央电视台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摄制),尔后相继推出了《朱德》(1996年出品)、《邓小平》(1997年出品),1998年又将有两部同类作品——碉恩来》、《刘少奇》问世。对中国电视纪录片范畴而言,此类片种仍算是较为陌生的研究对象。我从1996年开始主持文献纪录片《周恩来》编导方面的创作工作,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我认为,“文献纪录片”的字样可以现出在片名,但不能称为纪录片的一个片种。虽然这些片子里面出现了一些文献材料(如文件手稿等)…  相似文献   

3.
(续上期) 四、近十余年来人类学纪录片的文化观察 中国民族志电影从1950—1970年代一直偏重于社会发展形态的记录,直到近十余年才转向不同族群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记录,这一转变使中国记录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得以和世界合流。(31)1991年出现的以纪实手法拍摄的纪录片除了《望长城》以外,还有首次获亚广联大奖的《沙与海》和获金熊猫奖的《藏北人家》等。当“转轨”还是“对话”的争论仍然困扰着国内纪录片界的时候,人类学纪录片却以丰厚独特的文化内涵悄然溶入国际化文化语境并在西方观念主导的纪录片领地逐渐占据了…  相似文献   

4.
话语、面孔与记忆——论口述纪录片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华 《新闻界》2007,(1):85-86
在纪录片制作中,我们可以从题材方面将纪录片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关于现实事件和题材的纪录片。一种是关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现实题材的纪录片更重视事件的现场.它是摄影机在“现场”见证,亲历的结果,它的叙事语言是展示性质的,遵循纪录片“三一律”(时间和空间的真实、表现对象的真实、叙述结构和过程的真实);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因为它所表述和纪录的事件是已经发生了的,“现场”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它的叙事就必须还原“历史的现场”,探索/发现是它的表现特点,它的表述有多种形式.口述历史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的作品《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1922),以长镜头和展示影像表述的“透明效果”著称。弗拉哈迪创作手法的渊源来自他所直接观察的爱斯基摩人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象牙雕刻师将创作过程理解为观察、揣摩创作材质,继而“发现”暗藏其中的“精灵”,对弗拉哈迪来说,“发现”以镜头对真实的观照和呈现为基础,“精灵”则是真实世界中隐含的意义和价值。①《北方的纳努克》并不是完全忠实于现实,而是浸淫了创作者主观的构想,对事实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重构、变形和创造,体现出创作者所赋予的诗意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纪录片”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包括《望长城》、《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一批作品,掀起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热潮。这些纪录片分别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改革开放中人们价值观的碰撞、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深层矛盾的揭示等。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8日一23日,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的地下放映厅掀起了一股气势不小的纪录片“热”,其“热度”之高不亚于今夏厄尔尼诺带给我们的酷暑。这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掀起的热浪。全国各地数百名纪录片创作者和教育、理论界人士以及海外著名专家欢聚一堂,共同探讨纪录片创作问题c短短的6天时间,轮番轰炸般上映了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德国、日本、法国的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作品。与此同时,当今世界纪录片与中国纪录片名流联袂登台,向中国纪录片的同仁道出他们的心曲。美国直接电…  相似文献   

8.
张阿林 《声屏世界》2009,(10):46-47
随着“Discovery”和“国家地理”等境外强势纪录频道的进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爱好者的注意力被吸引走,留给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份额和收视率开始萎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面临境外纪录片的猛烈冲击。中国电视纪录片作为民族文化的最佳记录载体怎样走向市场?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融入新的时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兴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薇 《视听界》2005,(6):74-75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纪录片栏目化与市场化的争论不绝于耳,让正遭冷落的纪录片突然变得“不太冷”。独立制片人,一群希冀能在体制之外寻找真实的创作者们,一直恪守立足精英文化的视角与独立自由之精神,担当着纪录片领域中“麦田守望者”的角色段锦川,中国独立纪录片业中坚人物,其作品《八廓南街16号》迄今仍是惟一获得国际纪录片最高荣誉——法国真实电影大奖的中国作品。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外宣中,纪录片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其价值在于用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来表现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思想底蕴,能够自然地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递。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的10集电视外宣纪录片《天下钱塘》,很好地把握了对外传播规律和国际表达的能力,体现出电视外宣片独特的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卫武 《新闻世界》2011,(4):157-158
我国纪录片创作中,地域特性和民族特性以及生活环境都可以凸显出作品的差异性。在纪录片创作中对艺术文化元素音乐的合理运用,可以使纪录片作品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恰当地应用好民族音乐元素,能够很好地解决接受和认同的问题。认清纪录片中的音乐与其它类型音乐的异同,能更恰当合理地运用这些音乐艺术元素为纪录片创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评论》2010,(9):83-83
本书以1945年为起点,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以文化研究的手法,通过生动的事例揭示了日本社会“人与物”变革的内外在要素,阐释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和一般民众的生活理念。日本民族文化是融合东西方文明而受益匪浅的成功范例。从吸纳先进的制度典章到时尚的衣食住行。日本历来被冠以“改良”、“现实”以及“拿来主义”等标签。  相似文献   

13.
从《望长城》看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丽 《新闻窗》2008,(6):68-69
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端于新闻纪录片。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华民族伴随着“文化寻根”的兴起,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经历了一个过程,即用单一图文贴片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到借鉴和充分使用电视手段与电脑数码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方式,站在现代人的视角,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展现千年历史长河里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央电视台1991年播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望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王琦 《视听界》2005,(6):68-71
本针对《发现之旅》栏目提出的“新形态纪录片”的概念,力图从理论和实例两个角度来阐释该栏目的作品并不应该算作是“新形态纪录片”,而更接近于“趣级模仿秀”,同时强调了在纪录片创作中,“真实再现”这种创怍手法的使用一定不可以突破非虚构的底线。  相似文献   

15.
历史无法重演,历史可以再现.文化寻根的热潮先发于文学创作,成就于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通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些在我国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伟大工程和中华民族的象征物上,一面深挖历史附着在这些事物之上的民族文化之根;一面展现历史在现实中得到延伸和变向,历史因此而获得鲜活的生命,文化同时得到具象的表达.①得益于此,<大明宫>破土而出,终见天日.  相似文献   

16.
田程 《声屏世界》2007,(11):28-29
纪录片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当我们试图用纪录的视角来捕捉我们的历史、文化与时代时,我们想要得到的,恐怕并不仅仅是那一帧帧色彩斑斓的影像,更多的是想凭借这些丰富的图像,来读懂蕴藏在它们之中的暗香。欣赏一部纪录片,除了看到拍摄和制作技巧之外,更多的还有它所包含的感情、思想和意义。然而,与剧情虚假的电视剧和无厘头的娱乐节目相比,为何一些经过精雕细琢的承载着历史与现实的纪录影像难以得到大多数观众的青睐?这并不能简单的把原因归结于纪录片的“高定位”抑或电视观众的“低品味”,而应该思考:纪录片究竟拿什么来撼动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17.
彭思羽 《传媒》2023,(14):69-71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壮族文化(以下简称“壮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拥有特定文化符号、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趋势,在社交媒体赋能下,用户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看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乡村类文化短视频随手拍、随手发的特点激发了许多农村网民创作,民族民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被更多的人群和受众看见。借助新媒体赋能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双重契机,壮文化在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短视频作品依托多渠道全方位向大众展现壮族文化韵味,述说地域特色故事,  相似文献   

18.
“恶搞”的作者们似乎非常热衷将矛头指向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日本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中,林黛玉被描述成“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被用作某饭店开业宣传,并加上了广告语“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了《潘冬子参赛记》。恶搞者们大呼“恶搞有理,娱乐无罪”,打着“恶搞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旗号,颠覆一部部传统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那么,这些恶搞真如所说的是文化创意吗?  相似文献   

19.
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仰。纪录片为传承与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搭建了纪实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信息时代催生了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微纪录片简短精巧,兼具视听作品立体形象的视觉表现以及迅捷的分享互动,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和语态。微纪录片成为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并创新性表达的新形态,以新华社《国家相册》为例,从现实语境和叙事策略方面阐述微纪录片对我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是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品种,具有记载历史,讲述现实、传播知识、宏扬民族文化,加强对外传播的作用。电视纪录片不是“易碎产品”,不是“一次性消费产品”,而是可以长远流传的精神产品。纪录片制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家电视机构业务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标尺。在这个意义上,纪录片的兴衰可以代表电视业的兴衰。然而,作为电视大国,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和流通的现状却是喜忧参半。个中既有社会转型的原因,也有行业管理的原因,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在我国电视界,存在“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和“专题(性)节目”三个名称。那么,什么是“电视纪录片”?什么是“专题片”?什么是“专题(性)节目”?三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