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转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转型话语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可以分为学者研究、组织倡导、业界实践3个维度。在学者研究维度,对图书馆转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有研究基础和不足,明确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的研究意义;在组织倡导维度,收集图书馆及相关组织的战略规划、发展报告等文本材料,解析图书馆转型话语的构建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转型的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对象、话语成效等关键要素;在业界实践维度,对图书馆界较为广泛参与的图书馆转型运动的背景、原因、宗旨、成效等进行梳理,分析其向公众传递的图书馆转型动因,以及运动取得的社会参与成效。最终总结图书馆转型的话语构建,以期为图书馆更深入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郑满庄  杨柳  吕传禄 《图书馆杂志》2008,27(1):44-44,65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动,我国图书馆形态急剧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类型图书馆的转型步伐在加快,如何应对图书馆转型建设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界的共同课题.本文结合本馆实践,就如何推动科研机构图书馆的转型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视阈内之图书馆哲学,是极富生命力与创造力之理论的抽象与概括,给予高校图书馆实践以理论化、系统化之世界观与方法论。本质在于其研究对象是基于高校图书馆这一特殊局域内展开探究,以此为基深入研习其理论视域下各层面之问题。图书馆哲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之彰显,是经由主体之实践理性来实现对现实问题的超越与升华。然当下图书馆哲学理论对于图书馆实践与图书馆事业之前行方向导引阙如,此促图书馆哲学理论嬗变宜矣,契合全新之图书馆实践活动,确保有所突破、创新,冀望于图书馆实践工作成就事实之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武汉宣言》是中国图书馆界“民间”自发自觉发布的代表“民意”的方向性行业宣言。通过声张图书馆权利,声明图书馆立场,声言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给予中国图书馆界理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背景,从公共空间、文化自觉、服务重塑以及智慧图书馆四方面对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探析。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馆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图书馆意识,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图书馆的自觉的反映,也就是当人们有了文献信息需求时,能够有意识地想到图书馆,进而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显然,社会的图书馆意识作为社会对图书馆总体的认识结果,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场所的图书馆,是人类社会理性的产物,图书馆场地空间、馆员/读者及其活动,共同构成场所的基本要素,其场所功能与价值通过图书馆活动来体现和发挥。从读者服务实践数据来分析、反证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理念的历史沉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理念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濡养。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 ,要靠“智慧与服务”得以实现。剖析赶超型现代化国家知识分子的特点 ,认为在双重转型社会中 ,宜使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促使图书馆理念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发布,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界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值得载人中国图书馆发展史册的大事.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指出,<宣言>的意义主要在于倡导执着的职业精神,弘扬自觉的服务意识,追求卓越的核心能力,致力于塑造图书馆员新的社会形象.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胡越馆长结合高校图书馆实践对图书馆的价值、功能以及服务性质、服务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指出在<宣言>的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到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黄宗忠教授则认为,<宣言>中所倡导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所总结出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探讨了实现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图书馆跨越发展的新途径。文章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总结为"人文、数字、生态、开放",认为数字时代区域性大学图书馆的跨越发展应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即: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服务提升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文化传统和特殊使命是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改造科层式的组织结构适应科研式的管理是现代化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新图书馆运动中的终身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图书馆运动期间,中国图书馆完成了从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图书馆是"国民的终身学校"的思想成为转型时期的标志性理念之一。对图书馆功能的再认识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因此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界为中国近代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及其实践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12.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本文论述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①互联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全面感知的图书馆、立体互联的图书馆、共享协同的图书馆;②高效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节能低碳的图书馆、灵敏便捷的图书馆、整合集群的图书馆;③便利的图书馆,具体细分为无线泛在的图书馆、就近一体的图书馆、个性互动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刘君 《图书馆杂志》2012,(5):7-10,44
对本质问题进行追问,是人类理性的一种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消解的。对图书馆本质的探讨,不但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而且对图书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意义之源。因此,对图书馆本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便成为图书馆人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发布,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界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值得载人中国图书馆发展史册的大事.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指出,<宣言>的意义主要在于倡导执着的职业精神,弘扬自觉的服务意识,追求卓越的核心能力,致力于塑造图书馆员新的社会形象.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胡越馆长结合高校图书馆实践对图书馆的价值、功能以及服务性质、服务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指出在<宣言>的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到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黄宗忠教授则认为,<宣言>中所倡导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制度创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制的渐进转型,客观上塑造了图书馆制度创新在图书馆创新中的主角地位。面对图书馆全球化趋势,积极探讨图书馆创新的模式,是提高图书馆效率、加强图书馆监督力度的重要选择。为此,图书馆制度创新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图书馆创新模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邵安华 《图书馆》2023,(12):42-50
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之间存在着内在契合,新文科建设为图书馆向数字人文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政策支持。图书馆吸纳数字人文的人文理性和价值思考,实现数字人文、信息与技术的相互升级,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鼓励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图书馆数字人文高质量建设工作。图书馆数字人文是新时代新文科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如今图书馆数字人文相关研究已经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调整图书馆工作重点、探索数字技术应用、加大数字人文资金供给、深化人才体系建设来推进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评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众多的图书馆新建筑经历了多年的实践检验之后,当我们已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头脑去理性地分析问题之时,关于图书馆建筑的评论可以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大学图书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对高校馆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分析,指出了虚拟图书馆代表着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图书馆的转型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数字化与书本化收藏相结合,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并存是21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的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淡江大学图书馆新馆规划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淡江大学图书馆以全新的"新馆规划理念",指导其转型变革的实践,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图书馆.本文结合笔者的考察体会,对该馆在纸本资料建设、建立电子图书馆、革新与革命并行的作业原则、读者服务和用户培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是由近代藏书楼向新式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理清参与图书馆事业的各种主体力量,文章采用文献分析论证法,对外国传教士、社会知识精英、士绅及社会贤达、图书馆学专业学者、民国政府的角色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持久,起到了思想启蒙和示范作用;社会知识精英在思想上为新式图书馆大造舆论,提供理论支持;各级政府则把图书馆作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途径之一,在经济上提供资金支持,在行政上提供职权保障;图书馆学专业学者扩大宣传新图书馆观念,把图书馆学纳入学科建设轨道,逐步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兼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士绅及社会贤达凭借其社会影响力和丰裕资金,积极进行私立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探索。五种力量互相推动,互为补充,合力推动实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的成功转型。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