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传播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更需要一种指导性强、能对经济社会现象作权威解读的信息,主题报道则恰恰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而广播由于具有移动收听和伴随收听等独家优势,有时主题报道在受众中的到达率可能会比报纸和电视要高.本文结合绍兴台的采编实践,就城市广播媒体如何通过题材、形态、平台三个层面的创新,来提升主题报道传播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形态呈现的新兴媒体风起云涌,势如破竹,极大撼动着传统广播媒体的传统地位和影响力。在这种崭新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下,传统的广播广告能否在坚守自己的传播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的基础上,主动走进当今全媒体时代,是捍卫广播广告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这种选择既是广告商业市场资源的一次重新配置,更是广播广告经营业态的一  相似文献   

3.
贺英 《中国广播》2017,(2):69-73
体育赛事中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对赛场秩序的突发性干扰事件、人为破坏比赛进程的不恰当行为以及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等。本文尝试研究广播在"全媒体"这一新传播环境下,如何更好地认知自己、更好地结合互联网发展大势做好体育赛事危机事件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传播是基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其理论优势是任何主体可以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综合传播。对于政府而言,全媒体传播力是一种执政能力,其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是:引导社会舆论维持社会心理稳定,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维持社会关系稳定,减少不确定感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提供市场供需信息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解构恶意信息煽动维持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5.
广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不论什么时候,这都是人们无法摆脱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和手段。全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广播媒体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新技术、新手段逐渐浮出水面,广播媒体怎样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发掘新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增长点,成为广播全媒体发展的重点。相比网络而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占据有利地位,广播全媒体就需要对其他媒体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发展蜕变成为综合性强、质量高的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6.
冯艳  黄薇 《河北广播》2005,(4):71-71,73
广播广告是以广播作为媒体,通过语言和音响效果等听觉诉求方式来传递产品或劳务信息的广告。相较报纸广告、电视广告而言,广播广告虽然存在传播手段相对单一及信息稍纵即逝、不能留存等不足,但同时,广播广告也有着其它媒介广告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下面就谈一谈广播广告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大众有声语言在广播评论中的作用 声音传播是广播传播独特的传播方式,既传播新闻资讯等语言信息,又传播供人们娱乐生活的音乐。而大众有声语言的运用则为广播评论注人了新的活力。她可以帮助听众了解事物的真相,认识事物的本质,营造可感的气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宋怡 《新闻窗》2014,(4):41-42
广播媒体要在全媒体时代增强权威性,提升影响力和引导力,就应该重视和发挥评论在新闻节目中的作用。要让其所播发的评论与其它媒介不相雷同,就必须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笔者认为,城市广播媒体的新闻评论要凸现其个性化特征,取得明显的传播效果,可以从论题更贴近普通民众、评论角度更新颖和独特、评论形态更突出广播特色、评论员队伍更壮大和稳定等,去着手作一番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共享度越来越高,广播媒体这种传统媒体怎样持续发展、如何在冲击下转型突破成为热议话题。广播编辑作为广播媒体传播的关键环节,如何发展与突破自我,才能让自己的节目有声有色,这就涉及到广播编辑转型的问题。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转型突破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传播是目前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方向。广播媒体为应对全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和竞争,纷纷打造可视化广播节目,抢滩全媒体平台,实现广播内容的全媒体传播。广播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就是"可视化广播",其传播的基本属性依然是"广播——收听"。本文结合分析我国可视化广播节目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适应广播节目可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在媒体传播活动中,广播谈话节目有着最直接的社会接触性。面对各类社会问题,需要主持人瞬间做出正确而得体的判断和见解,这是做好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焦点和难点。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说明,社会心理是传播活动的基础。传播活动的概念、特征实际上都是基于人的社会心理活动的。“就传播概念而言,传播本身是信息的分享与传递,而信息的分享与传递是人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心理活动反应过程。因此,传播本身就是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应该说,广播谈话节目自身所反映的各类社会问…  相似文献   

12.
于潞 《新闻前哨》2013,(7):109-109
在21世纪全媒体时代,广播正遭受到来自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媒体的双重挤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播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通过创新突破自我,发挥广播独特优势,释放广播活力显得意义重大。一、创新传播理念,发挥广播独特的传播优势在新媒介环境下,很多人的收听习惯发生了改变,创新传播理念就是要根据新的收听习惯,以受众为本开发潜在的受众群体,使节日常办常新,保持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给广播内容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富有活力的广阔平台,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无法有效回应"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向的复杂性,也很难有效指导广播内容生产及其传播效果提升,认知传播学重视"人"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与左右。从认知传播视域出发,遵循认知传播规律,重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内容生产者;把握广播的媒介特色,创作富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声音文本;努力打通各种传播渠道,发挥"人"在传播中的主动性;明确受众身份,内容生产引领受众与细分受众并行,聚合受众内容生产力等,都是有助于广播内容生产和传播创新的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爆炸式流行,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传播效率也越来越高。广播媒体在面对信息碎片化浪潮时,媒体从业者们从提高新闻节目的密度、提高内容丰富度、加快播报节奏等方面,抢时效、抢信息量、抢受众。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闻价值缺失、工作态度随意、新闻权威性下滑等诸多问题,为此广播媒体在应对新闻传播碎片化趋势时,要有责任意识,从理论高度解释新闻背后的意义,从而让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如此,在全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也就必然造成了信息受众群体的分化。在全媒体的时代,新闻传播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正确地把握住新闻传播健康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新闻服务成为了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传播工作经验,针对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越来越自由,新闻舆论反响越来越大,要想正确引导新闻传播舆论,就必须强化新闻传播管理。新闻传播管理是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那些荒谬、虚假的新闻被传播,进而避免不良舆论的产生。本文就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管理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7.
信息传播从效果来讲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传通乐受”。传者向受众传播信息,传播渠道畅通,受众对所传信息能够接受到而且乐于接受。二是“通而不受”。传播渠道畅通,但受众对所传信息并不认同。三是“传而不通”。传播渠道不畅通,传者所要传播的信息未能传达到目标受众那里。第一种情况属有效传播,无须多谈。第三种情况属无效传播,但改进起来并不复杂。关键是第二种情况,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常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有效传播,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要么缺乏新意,老一套;要么目标不明,盲目创,新;要么不知所以,变来变去。  相似文献   

18.
赵新春  冯琦 《新闻前哨》2013,(11):103-103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的信息交流、传播手段的普及,广播以“点到面”信息的传播形式正逐渐被打破。信息传播方式发展到今天,每个人都可能、可以借助微信、论坛、博客等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随时随地传递自己所见所闻的“新闻”,成为“自媒体人”。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广播运作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环境下,广播应当采取哪些新形式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本文认为,广播媒介的突破可以从传播活动的内外两方面来实现。就广播的内在传播活动来说,应当针对广播从业人员、媒介接收渠道、广播内容制作和受众对象细分四个层面逐个突破。就广播作为一种独立的外在社会组织来看,要加快建立应急广播系统并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爆炸、信息多元化、媒体密集的传播环境中,只有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传播才能在众多同类媒体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受众注意和选择的对象。个性化传播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背景中传播的必然趋势和主流。个性化是主持人节目传播的重要特色,也是受众接受主持人节目的特殊审美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