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期刊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接到一些读者的来电或来信,就学术期刊的级别等问题进行咨询,现将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统一答复。 问:期刊有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 答:截止到2001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  相似文献   

2.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1,(3):64
新闻出版总署: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将查处针对社会反响强烈的部分学术期刊"靠收取版面费牟利"以及"论文买卖产业化"等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相关负责人2月23日表示总署将对大量刊载学术论文的期刊进行监测评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规范化与期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的进步,期刊的网络化、信息化要求期刊编排规范化,这样做一是信息科技和数字发展的需要,二是传播信息的需要,三是科研管理部门对期刊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及检索的需要,同时也是期刊走向世界的需要.为此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问世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几大评价体系推出的核心期刊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具有明确的、客观的和可量化的作用。但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核心期刊只能作为评价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的参考工具。合理利用核心期刊评价科研成果时必须通过运用综合评价、建立面向科研评价的学术期刊分级体系、注重同行评议、注意核心期刊表的动态性和适用性、推行论文成果代表作制、合理确定教学效果和论文的权重、建立科研绩效考核的监督和举报机制等措施加以改进,最终使科研成果的评价更趋合理、公正。  相似文献   

5.
朱剑 《传媒》2011,(10):7-10
2011年必将因报刊体制改革的到来而载入当代中国期刊史册。在这场改革中,学术期刊的命运,不仅从业者关心,学术界也十分关注。新闻出版总署已将学术期刊明确定性为"非时政类"而纳入了必须改制之列,同时,又将为其"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足见总署既下定了对学术期刊单位改制的决心,又意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慎重推进。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之异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质量上评价学术期刊,必须首先厘认清基本概念。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评价的方式方法和评价语词等方面有区别,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质量,尽管核心期刊不是直接、全面反映期刊质量。把握和处理好两者评价的异同的“度”,对期刊评价和管理至关重要。从质量整体上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应更加注重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性,注重分类分层评价,更加注重指标对期刊质量的导引作用,注重同行专家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出版要闻     
《中国出版》2013,(3):5
新闻出版总署规范期刊出版增刊活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取消了省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对期刊出版增刊的审批。为规范期刊出版增刊活动,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下发了《关于取消期刊出版增刊审批后续管理问题的通知》。《通知》强调,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增刊前,须报所在地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评价的类型及其利益相关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学术期刊评价分为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宏观评价的利益相关群体主要是期刊管理部门,微观评价的利益相关者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群体,如图书馆员和信息服务人员、科学工作者及科研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等.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对期刊评价具有各异的社会反响与价值认同,全面客观地认识期刊评价的各种社会效应,进一步优化期刊评价的功能定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服务期刊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梳理我国9个期刊数据库,研究其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数据库之间相对独立,数据样本差距较大,数据遴选方法和评价结果有一定差异,其学术导向性有待商榷.结果还显示,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存在一些评价指标滞后于学术期刊发展的情况,如载文量、基金论文比等指标权重过大等,评价活动被扭曲等功能异化问题逐渐显现.通过分析现有期刊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如"市场"目的性较强、利用学术期刊评价结果来"操刀"学术评价过程等,对我国期刊评价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期对优化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有所借鉴,推动学术期刊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健 《青年记者》2007,(15):64-64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最近表示,针对一些学术期刊无序收取"版面费"的问题,北京将推出规范性的政策和标准。同时,还将建议新闻出版总署制定期刊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1.
张楠 《出版科学》2012,20(2):54-64
我国政府部门主持的期刊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政府管理部门对期刊评价预期的导向作用、依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呈现以下特征:由注重质量导向转为注重市场导向,评价体系展现出逐步建设的进步历程,经历了不断总结、纠错、调整的过程,对消费类期刊的重视大于学术类期刊、对科技类期刊的重视大于社科类学术期刊、现有期刊评价不能发现和解决学术期刊的根本问题,期刊评奖的负面效应在学术期刊中体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中国期刊现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我国期刊发展平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就科技学术期刊问题联合发文,读者传媒集团上市,时尚类期刊走入低谷,优秀学术期刊被大量假冒.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作为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载体,对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当今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的关系常常被异化,对期刊的评价等同于对论文的评价,而对论文本身的评价也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评价.面对这一状况,应正确认识学术期刊在学术论文评价上的功能,贯彻好同行评议制度、严格审稿制度和编辑学术把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期刊学术载体的作用,为学术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评价对于促进学术期刊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应大力推进相关研究,下一步需要着力的方面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与质量的关系研究,学术期刊编辑绩效评价研究,电子期刊评价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管理     
《传媒》2013,(2):6
新闻出版总署规范期刊出版增刊活动为规范期刊出版增刊活动,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下发了《关于取消期刊出版增刊审批后续管理问题的通知》。《通知》强调,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增刊前,须报所在地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期刊出版增刊应刊印"增刊备案号",不再使用"增刊许可证编号"。  相似文献   

16.
我觉得今天的会议非常好,使我们对目前社办期刊的生存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它日后的发展更坚定了信心.自1996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社办期刊这个概念之后,已经近十年了,听了上午的会议发言,我觉得大家都在总结经验,正在努力推动这项工作.我来参加这个会议,是要表明新闻出版总署在关注和支持社办期刊,而且要推动它使之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京闽 《传媒》2013,(1):57-59
从2010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启动报刊体制改革.作为我国近万种期刊中一个特殊的期刊集群,学术期刊办刊体制如何改革,更是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学术期刊与大众类、科普类期刊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按照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的精神,改革应该稳步推进,分类别进行.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与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办刊方式上有所差异,本文所要探讨的学术期刊主要是指社科类学术期刊,包括高校主办的社科类学报.  相似文献   

18.
杨春兰 《传媒》2007,(1):6-7
人们对于期刊业发展的关注往往集中于名社大刊,使得众多的中小型期刊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12月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期刊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部分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沪召开,与会的相关部门领导和40余家期刊社的"掌门人"齐聚一堂,专门就小众化期刊的做大做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公信力、期刊质量和传播能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期刊相比,尚有差距。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学术期刊要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管理部门要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遴选和培育学术名刊;管理部门要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2012,(2):92
新闻出版总署9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资源配置10条"新政"是《意见》最大的亮点:一是支持出版传媒企业创办完全面向国外外语市场的外语类期刊,并配置相应出版资源;二是对完全针对国外外语市场开展出版业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