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城市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服务网络模式的构建对扩大图书馆服务覆盖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模式基础上,以郑州市图书馆特色服务模式为例,结合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指出服务体系更新,构建"全民图书馆"图书馆服务网络,以人为本,做好阵地服务,走出馆门,创建分馆,扩大服务范围,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对于如何构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要更新观念,强化合作意识;要以地市公共图书馆为主导,建立协调中心,加强宏观调控;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经费投入,为开展区域性图书馆合作、构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资金保障;要尽快制定图书馆法,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和顺利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本文从经费的落实、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总分馆制的实行、知识仓库的建设和资源的优化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来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4.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文章在介绍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杭州的“一证通”工程和“苏州图书馆—社区分馆”的结构特点,着重分析了兼具“苏州图书馆—社区分馆”与杭州市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模式特征的混合型的厦门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特点,以期对其他城市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郑州市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建设意义,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并对郑州市图书馆在构建全民服务体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决定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现行的分级管理体制和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体制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障碍,只有实行纵向垂直结构的集中管理体制和分级分担集中调配的财政投资体制,加强图书馆立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问题,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普遍均等.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理念对图书馆提出了图书资源均等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服务技术全渗透、服务对象全覆盖等基本要求。公共图书馆贯彻落实服务均等化理念,还存在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尚未完全达标、服务内容单一和服务方式落后等现实问题。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创新体制和机制,多方合作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全覆盖的文化服务体系以确保公共图书馆均衡化服务基础;依靠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与内容;关注特殊群体,做到服务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惠艳 《出版广角》2021,(18):81-83
全民阅读纵深发展阶段,创新构建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因、政策保障、构建模式等内容,并结合广东佛山的邻里图书馆项目实践和经验启示,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创新建设和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基层、惠及大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成为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及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的论述,提出图书馆要多方位的完善其服务功能,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图书馆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普遍均等服务的目标.文章从公共图书馆治理单元和建设主体设置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制约农村图书馆发展的制度因素,对如何构建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进行制度再设计.  相似文献   

11.
郭坚 《图书馆》2021,(4):1-6
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内部的群体专业意识淡薄、对社会需求调研及规划建构不足、专业化社会服务基础力量薄弱、读者参与相对被动等因素导致图书馆事业“内卷化”现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空间的角度理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新构建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制度空间、价值空间,以空间转向为立足点,强化图书馆与多种社会力量的合作、力行图书馆服务体系激励制度、校准价值理念的文化内涵,形成图书馆全社会场域的文化服务氛围,助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实例,回顾了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十二五”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难点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充分调研上海市"十三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基础上,对国内外学科前沿和学术热点进行归纳分析,结合实践进展和专家意见,形成上海市"十四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规划。文章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要求,根据上海市"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学科特色,探究"十四五"学科发展的目标与路径,探索重点研究领域,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增强学科生态位、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个维度规划了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突破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在落实免费开放政策过程中,首先要完善和发展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内容、范围和项目;其次要探索建立真正落实公共图书馆经费分担机制的约束制度;第三要健全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公共图书馆要抓住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这一机遇,继续推进总分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积极探索资源的整合、集成、共享模式;普遍开展流动服务,促使服务体系进一步走向完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公共图书馆还要抓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公共数字文化三大工程的契机,实现数字资源建设和远程服务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公益讲座,作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形式,已经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卓有成效,深入人心,丰富了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拓展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文化沙龙,作为延伸服务的一种新的形式,正在一些图书馆开展,与讲座业务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特点,文化沙龙与公益讲座,作为延伸服务的双子星座,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不再局限于某些场地的设施服务,而是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服务。文章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详细阐述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服务空间的需求、建设原则、实现方式以及规划与实践。通过新型的服务空间,以期为读者提供学术交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和知识加工中心,形成"信息共享空间+创新交流社区"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视野,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作出新的解读,并认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还是高校图书馆自身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高校图书馆应该在立足于服务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同时,主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赢利性知识服务这两条路径中采取适当的策略真正逐步实现服务社会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大丰市图书馆以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推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突出全市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为重点,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均衡发展与和谐发展,其成功经验可鉴.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选择,社区图书馆则是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社区图书馆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是社区居民的知识殿堂、普通民众的终身大学、社会大众的文化设施与弱势群体的保障机构。当前,公共文化的积极建设、数字技术的迅速进步与知识信息的海量增长,为社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未来的社区图书馆不仅是文化供给的实体组织,而且是文化交流的虚拟社区,更是文化共享的第三空间。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20.
大力开发与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提出图书馆大力开发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理念,围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作者认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和探索开发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才能不断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