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闻理论把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比喻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其中任何一面就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宣传。评论是大众传媒(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的旗帜,是新闻宣传的核心和前进方向,是新闻媒体趋于成熟并在社会上享有知名度、权威性的标志。但电视评论性节目如何定位,一直是省级电视台孜孜以求而又尚未解决好的问题。定位,本是工程学上的一个术语,至少要三点才能定位。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它的“三点”不外乎受众、党的方针政策和电视媒体三者。电视评论节目的定位具体到新闻实践中,就是要解决节目做给谁看、…  相似文献   

2.
李绍东 《视听界》2007,(1):58-59
《新闻麻辣烫》是辽宁交通广播1998年创建的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创办伊始,就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上至省级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熟悉这档节目。8年来,节目收听率在辽沈广播二十多个频率的所有节目中,一直名列第一位,2006年,吸纳品牌广告超过一千万元,是目前辽宁广播界的第一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3.
评论类新闻节目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即新闻主播单人播报的新闻点评、两至三个新闻评论员组成的时事访谈、多人组成的新闻论坛。  相似文献   

4.
杨娟 《声屏世界》2000,(6):52-54
“凤凰早班车”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早间七点钟推出的一档直播新闻节目,时长45分钟。这个新闻节目以转述当天报章、网络上的最新新闻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来自美联社、路透社等各大通讯社的图像新闻和少量自采新闻,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采用口语化的“说”方式,内容包罗万象,包括政治、时事、社会新闻、财经、娱乐、体育等内容分别在“环球聚焦”、“两岸三地”、“网络传真”和“专线大观”四个小版块中表现出来,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早间新闻汇集,或者说“早间新闻快餐”。“凤凰早班车”在98年4月一经推出便引来众人瞩目,收视…  相似文献   

5.
茅莹 《新闻实践》2013,(5):53-54
2012年2月27日,浙江经视《相对论》正式开播。有别于传统的读报类节目,这是一档深入解读焦点话题的新闻评论节目。其突出的特点是,有别于"意见领袖"我说你听的灌输式话语,强化了主持人与评论员之间的问答和交锋。在每周一到周五10点档的半个小时里,考量着我(主持人)和评论员对新闻时效和话题延展拿捏的功力。10个月之后,《茅莹的新闻周报》悄然而生。人,人性,人情,人文,加之以女性的视角,让《新闻周报》从开播的第一天起,就有了独特的新闻质感。从《相对论》到《新闻周报》,一年多高强度的新闻实践,让我对电视新闻评论有了真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评论,是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体裁。在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福建电视台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为例,结合当下媒体的环境和受众的需求,对提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提出了四点见解:一、重视节目选题的策划;二、深入挖掘新闻事实;三、注重动漫元素在节目中的应用;四、强化节目评论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7.
李建秋  魏波 《新闻界》2005,(6):51-52,61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主流新闻体裁之一,各地电视台都把新闻评论性节目作为重点节目推出,中央电视台还专门设置了新闻评论部.新闻评论性节目对于电视新闻传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2005年8月至9月,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各地电视台都隆重推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专题节目.其中,新闻评论节目成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重头节目。从写作方面来看,许多优秀的以抗战为题材的新闻评论节目鲜明地体现了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大名嘴”与《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关注的一天。当晚19点38分,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央视一套节目传出一段浑厚的男中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矗立在地平线上简洁的城市楼群,一只由红、绿、蓝构成的大眼睛标志从中升腾而起。《焦点访谈》诞生了。不久《焦点访谈》四大主持人是“四大名嘴”的说法开始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9.
钱江频道原创栏目"九点半"以新锐的电视理念、独特的新闻解读、准确的时事点评和创新型的表现样式获得了市场认可。鲜明的个性化标签及其高质量的深度评论是"九点半"成功的最大推手,而能够提供高质量评论是新形势下媒体竞争的核心力,也是电视评论节目在传播领域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朱琳琳 《视听界》2000,(3):28-28
随着电视媒介对新闻评论的日益重视,电视新闻述评这一具有深度报道特质的新型节目样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电视新闻述评节目正日益陷入一个表面化的误区,即一味追求新闻事实过程的再现,丧失了评论节目“就事论理”的本性。本文将从电视新闻述评的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入手,试图对加强电视新闻述评节目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吴皓圣 《视听纵横》2007,(1):112-113
近几年,新闻评论类节目突出的重要性日渐为电视台所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电视台都把新闻评论节目制作得好坏看作是体现电视台节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迅速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媒体行业中所占的分量十分之重,它是信息传送流通的一种途径,由节目主持人或评论员对当下所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并以自己的观点态度进行相关的分析评论,让观众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全国各地的新闻信息,如今新闻评论节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新闻评论节目从早期到新时期话语转变的主要特点,希望能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电视产业中对新闻评论节目相关工作者有所启发,从而推到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重要内容,在地方电视台舆论引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来看,节目形式、内容、选题、定位等还较为浅显,必须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提升,积极构建地方个性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评论节目,努力拓展新闻评论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新闻评论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评论类节目是基于新闻事件基础上,采取夹叙夹议方式对此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评说的一类节目。由于其有更大的信息量和独到的观点深受观众欢迎。它有别于现今流想的说新闻的节目。说新闻因其有别于传统播报方式的自然、通俗的风格得到观众认可,然而,目前绝大多数此类节目只是简单地把原来字正腔圆、一板一眼的播音风格改为口语化的表达,甚至主持人因为放弃原有的严谨而变得冗长和繁琐,最重要的是它缺少了新闻背景的介绍尤其是评论环节。如何把新闻说的更有趣,如何让评论既理性、客观又不流于刻板的讲道理。脱口秀类体育评论节目算是一种尝试。本文结合笔者做此类节目的一些实践,就节目定位、语言风格、制作方法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欣 《视听纵横》2007,(5):64-65
《峰言蜂语》原先是目前浙江省内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经视新闻》的一个子栏目,从2005年开始创办,原先是一个6分钟左右的新闻子栏目.由知名主持人叶锋担任主持。以前主要是对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2007年1月1日,《峰言蜂语》正式离开《经视新闻》的怀抱,换装成20分钟的一个新闻评论节目。改版后,《峰言蜂语》延续了一贯言辞犀利的评论风格,继续在厚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同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余磊 《声屏世界》2013,(2):27-28
广播新闻节目离不开深刻、精彩的评论,如果没有评论就是一档纯播报性节目。新闻评论不仅为节目增色,更重要的是引导受众正确、客观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广播新闻节目的评论中,主持人说什么、怎么说是决定评论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新闻评论"度"的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对广播新闻节目评论"度"的把握,应当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于潇 《视听界》2004,(5):40-41
早在1993年,《东方时空》就有当日报纸主要内容介绍的栏目,节目形式是在荧幕上直接显示报纸的报头以及所涉及新闻的文字,解说员概述报纸该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03年3月香港卫视中文台推出一档新型的新闻时事性栏目《有报天天读》,打破了传媒类型壁垒,在电视和平面媒体资源优势的融合、互补和衔接上进行大胆尝试,开创了个性化电视读报的先河,并引领了这种电视节目新潮流。紧随其后的,去年10月20日,央视二套的马斌在《第一时间》读报,风格随意幽默,令人耳目一新。之后23日,上海东方卫视也适时推出了由骆新担纲的《早报早知道》,如同捧出了一杯随意早茶。  相似文献   

18.
常浩 《记者摇篮》2009,(11):58-58
近年来,地方电视台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的导向作用,都加大了新闻评论的力度,但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与整个电视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很不相称。办好评论性节目成了地方台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重大问题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做出解释、分析、推断的一种节目形式。可以说,新闻评论是导向、是号角,代表了编辑部思想,是一个台节目整体水平的体现,所以各主流的电视媒体都非常重视这种体裁的发展,中央电视台90年代初将《观察与思考》改版为《焦点访谈》后,90年代中期又创办了《新闻调查》,舆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厚度进一步增强,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今年初浙江电视台创办了《记观察》栏目,对我省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评论,发表看法,也是对这类节目重视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张燕 《新闻三昧》2006,(8):42-43
同报纸、广播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起步较晚,其运作方式、步骤、手段等尚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难免存在一些弊端,这在市(地)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中表现尤为突出,有待进一步改进。一、评论环节的薄弱及对策目前,各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大多仿照央视《焦点访谈》“以事实说话”,内容上多以舆论监督为主,形式上多以人物访谈为主。这样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批评报道加访谈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