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新闻传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成为了广播新闻传播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每时每刻都有新闻发生,怎样才能在激烈的新闻报道中"先声夺人"?怎样在当下的传媒格局中,能够坚守住自己的阵地、扩大自己的话语权,成为了摆在当今广播新闻业面前的难题。本文就从广播传播的话语建构及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全球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相伴而生的移动新闻传播势必进一步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移动新闻内容也必将实现对新闻业的再造。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移动新闻内容的发展现状,探讨移动新闻内容的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提出实现移动新闻内容对新闻业的再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8年之后,对新闻业务的探讨如果不置于互联网语境之下是难以想象的。今年最热的业务语汇莫过于“大数据”,这一词汇从电子商务领域迅速蔓延到新闻业,从业者热衷于讨论“大数据”将给新闻业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业面临颠覆与重构,因此,媒介融合也是新闻业务探讨的焦点;另一部分有关业务的研究集中于信息赋权,关注自媒体和公民新闻给新闻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琪 《新闻世界》2020,(2):62-66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新闻生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本文尝试在"模式-价值-受众"的框架下,探讨自动化新闻怎么传播,传播什么,向谁传播的问题。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模式被重构,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被重新诠释,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也需要被重新审视。尽管如此,新闻的本质以及新闻专业主义不能被抛诸脑后,人类在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也不能被取代。自动化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业的面貌,也给新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凯君 《今传媒》2020,(4):61-64
数据新闻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的生产、存储及算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兴起的新闻版块。正是因为伴随着的大数据资源的特殊性,相较于传统新闻生产,数据新闻生产的权力出现了位移,数据平台出现了数据新闻资源垄断等新特点。权力位移与资源垄断进而对新闻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除了从传统的新闻传播视角进行伦理探讨外,还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及媒介环境学角度对数据新闻时代的新闻伦理问题提出了几点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方艳 《青年记者》2016,(14):12-13
“反转新闻”伦理评价起点的确定 新媒体技术使“大众自传播”成为可能,大众很多时候成了信息的生产者.“大众自传播”是指通过微博等产品,网民能够以“我”为中心生产信息和内容,并且通过网站实现数字内容的传播和共享.①这种“大众自传播”现象影响着新闻生产乃至新闻业,特别是在新闻采集、新闻制作、新闻发布等环节.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是什么”是需要重新定义和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人可以发信息”不等于“人人可以发新闻”,也就是说“信息”与“新闻”不能等同.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24):50-53
新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伦理建设面临诸多困境,既包括新闻人职业认同感的降低,也来自公众舆论的一些负面声音和"污名"现象。媒介深度融合的热潮开启后,重振传统新闻人的职业精神,以"责任"引导其适应新的传播生态转型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2,(9):7
掌握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主动权丁伟在2012年第7期《新闻战线》撰文指出,随着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信息发布的门槛和成本大大地降低,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主流媒体不能做"麦霸",占着"麦克风"却唱不出动听的歌,也不能做"遗老",守着过去的那一套不放,等着"被边缘化"。必须主动适应新的舆论环境,做到"一个更加坚定","三个更加自  相似文献   

9.
刘高颖 《传媒》2016,(12):86-8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新闻业.如何实现新闻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许多新闻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2010年以来,大数据概念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次新的契机,这就是数据新闻.数据新闻结合了数据、新闻和可视化,以互联网终端为载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成功地发挥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数据新闻的广泛应用,为新闻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初以来的一系列关于传媒伦理的争议事件表明,鉴于大众媒介所面临的传播语境的急剧变化,仅仅以"这是新闻业的正常操作方式"来应答大众的愤怒质疑,很难不被视为把持话语权的傲慢;但与此同时,"消费新闻当事人"的标签一旦贴上,媒体则难免在报道过程中举步维艰。本文讨论了在新闻业与公众间已经产生明显共识分裂的现状下,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鹏程  吴燕 《今传媒》2012,(12):54-55
全球化迫使很多领域不得不对自身现有的状况进行重新评价,包括新闻界。新闻媒介的全球化也使得我们开始介入道德和伦理问题。国家主义,文化偏见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新闻媒体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的从事新闻活动,这些都使得新闻伦理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遭遇现实困境。本文探讨的内容即是从全球化语境出发,新闻伦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对全球普适性的新闻伦理的思索。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在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本文简要归纳概述当前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伦理失范现象,从媒介生态失衡、生产主体弱化、自律他律欠缺三方面分析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重构路径,希望能够有效走出媒介新常态下的新闻伦理困境,促进全媒体新闻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翁方珠 《新闻世界》2014,(6):132-133
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媒介的兴盛将信息传播带入微型化的时代。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改变了传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使"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公民新闻在微时代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主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等方面都较之以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嘉鹏 《新闻世界》2014,(8):393-394
法国是西方新闻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类似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法国在新闻伦理道德方面也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法国争取新闻自由进程的阐述以及法国新闻伦理问题产生背景的分析,从中阐释法国的相关新闻伦理规约,评析法国新闻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新闻是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到传媒报道领域的创新实践,它的出现变革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报道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还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它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机器人新闻发展现状入手,重点分析机器人新闻生产背后的逻辑以及对新闻业造成的伦理冲击,思考在人工智能不断改变新闻生态的智媒时代,如何更好地使机器人新闻发挥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2012,(10):93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均可当记者"的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人的救赎之道究竟在哪里?如何用脚、用脑、用心做新闻?中国特色的全球化传播风格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社8月3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新闻文风改革暨‘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试图与传媒精英、高校专家共解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面对社交媒体时代快新闻生产模式所带来的新闻规避等问题,以慢新闻、慢直播为主要形式的慢传播逐渐发展成为智媒时代新闻业新的增长点。本文在考察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加速理论对慢传播的媒介形态、价值理念、驱动逻辑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慢传播发展十余年间,其概念界定及盈利模式已愈发清晰。未来慢传播与快新闻应扮演相互补充的角色,在把握社会加速时代受众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兴媒体技术及跨媒体叙事等传播理念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面向全球新闻传播、面向不断扩展的媒介生态系统、面向争议性事件开展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增强媒体机构公信力,维护自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9.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7,(12):39-42
任何一次社会的重大变迁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催生一种新的伦理精神,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变迁也需要新的伦理来支撑,这就是责任伦理。责任伦理拓宽了传统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也赋予了其新的道德维度。新闻传播责任伦理的建构应以"行为善"和"品德善"为其内在维度,形成当代新闻传播伦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晨 《传媒》2017,(13)
新闻传播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人类息息相关.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因此,真实客观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在几百年的实践中,新闻业开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制度,这正是新闻传播伦理的发轫,它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公平、正义等的无限追求,也代表着人们对事实真相的追求.然而,随着新闻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加,它不仅成为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还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工具.资本的侵入与商业化运作,在给新闻界带来生机的同时,也给新闻界带来了新的问题.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虚假新闻、倾向性新闻、有偿新闻、新闻炒作等现象早已经司空见惯.在当今时代,即使是曾经公认的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一些媒体机构,依然存在着职业失范的现象.曾经广受关注的《21世纪经济报道》案以及《新快报》陈永洲案、《财经》刊发的春节返乡日记对东北农村的抹黑事件等,都在时刻提醒着新闻界自身,也在提醒着公众新闻业的发展并非总是正向的.这种失范现象不利于媒体功能的发挥,更不利于媒体的健康发展,如何在急速变革的时代中依然保持媒体自身的伦理规范、坚守职业伦理,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是需要进一步反思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