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学术界对于吴宝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生平及其在档案学术研究、档案教育、档案事业上的贡献进行探讨,为读者多方位展示了吴老的传奇人生和他在档案学术研究、档案教育和档案事业上的成就,也展示了吴老的伟岸英姿,让读者对吴老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研究主题不够多样、创新性不足、研究成果的种类不够丰富,需要档案人继续对吴老进行多方位、创新性探讨,以期全面展现吴老在档案界的风采和学习吴老档案学术研究和档案教育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四访吴敬琏     
“两会”期间,领导要求写篇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深度报道,我锁定了吴敬琏。碰壁在政协的日程安排上,3月5日是各小组讨论时间。一大早我提前半小时赶到了经济界驻地,刚要进电梯,就发现了一张十分熟悉的面孔——正是吴敬琏!和其他任何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一样,吴老这次又成了记者们追逐的焦点。因为我要做的是深度报道,所以在电梯里我没有和许多日报的同行争抢。不过,我“尾随”吴老进了经济32组的小组讨论会场。看到吴老坐定,我抢在许多记者之前走上前去,向他递交了名片,说明了采访意图,希望能够单独采访。然而,吴敬琏说他很忙,有采访都要经新…  相似文献   

3.
吴映堂同志在新闻园地已整整耕耘了40个春秋,他的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累计上百万字。如今他虽年届花甲,仍老骥伏枥,笔耕不辍。怀着仰慕之情,最近我访问了这位老报人。吴老告诉我,他是甘肃永昌人,早在1947年他就读于新疆学院时,就在课余兼任新疆通讯社记者,并在旧《新疆日报》副刊发表了一批愤世嫉俗的杂文。为  相似文献   

4.
吴宝康先生不仅是中国档案学界的泰斗,还是一位资深的革命工作者。抗日战争期间,吴老有6年时间在艰苦环境下战斗在江苏,从事抗日宣传、办报办刊、调查研究等工作。今年是中共江苏省委成立80周年,本刊特载吴老口述的他在江苏的革命斗争历程,作为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县档案馆馆长老雷爱看文史类的书,对业务非常内行,我爱好文史,时常要查资料。因此,我们之间很熟悉。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老雷的爱人,谈笑中她说老雷不是当官儿的料儿,能吃能睡没心没肺。有的局长晚上睡觉不踏实,窗外响警笛心跳加速。我们老雷哪,只能"看堆儿"管管档案。我知道,老雷当馆长有十多年啦,他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忙忙碌碌的。他有一种精神,一种榜样的力量。县档案馆、县档案局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局长、馆长是一个人。我们都不叫老雷局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次拍照顾棣1994年8月初,我专程赴京请吴印咸摄影大师为蔡子谔与我合著的《崇高美的历史再现》一书作序,抵京后得知吴老近年多病,常注医院,为保护这位国宝级文化名人的健康,社会活动已很少请他参加.也不让外界多去采访打扰。8月6日清早。我抱着试试看的...  相似文献   

7.
《辞源》修订本主编、商务印书馆编审吴泽炎先生离开我们多年了。每当看到四大卷的《辞源》修订本,总会想起吴老一丝不苟伏案审稿的情景。几十万张卡片就是他和其他两位主编黄秋耘先生和刘叶秋先生一张一张审定的。有件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爱心大接力     
偶尔的一次小饭局,遇到了年轻的"小老板儿"李东,听说他在做"慈善",并未在意。只是处于好奇,便参与了他所说的"一个小活动"。然而,当坐在接我的来车上,与开车的同样的"小老板儿"徐伯功聊天时,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不得了的群体,正在做着一系列不得了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一代宗师—吴宝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写这篇文章,10年前我们就对吴老进行了几次专访,并作了录音。后来因故给搁下了,这一搁就是10年。今年是吴老85岁生日,为了庆祝吴老的华诞,几个月前我们又去作了一次专访。现在将我们耳闻的、亲眼所见的、吴老自己说,整理在下面,以表我们对前辈的祝贺。吴老1917年9月4日生于浙江湖州南浔镇。原名吴庆荣,小名福宝。1939年1月,在上海秘密参加了地下党,成为洋商银行中第一个中共党员,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年7月,吴老响应党的号召,离开了繁华的上海,到无锡乡下的梅村,参加了新四军,在《江南》半月刊做编辑工作。以后历任:无…  相似文献   

10.
吴宝康科技档案教育思想研究王传宇吴宝康同志是档案系德高望重的老主任,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现代档案学家。吴老的科技档案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档案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注重档案学科结构体系建设,十分重视科技档案分支学科的发展纵观吴老的档...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的一天下午,我和科技委办公室的常莉莉到航空中心医院,看望在这里住院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吴老(吴火观)。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观礼     
第一次观礼杨绛1955年4月底,我得到一个绿色的观礼条。5月1日劳动节可到天安门广场观礼.绿条儿是末等的,别人不要,不知谁想到给我,我领受了非常高兴,因为是第一次得到的政治待遇,我知道头等是大红色,次等好像是粉红,我记不清了,有一人级别比我低,他得的...  相似文献   

13.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  相似文献   

14.
瓜子……脸     
我平日在炒货店里看到去皮瓜子仁,总有荒唐的联想:那些瓜子如何去壳,是工人用嘴嗑的吗?那岂不粘满陌生人的口水……但在《金瓶梅》里,分明是她的口水、他吃得自然——潘金莲、郑爱月和王六儿都曾送亲口嗑的瓜子仁给西门庆。一如明代的民歌《桂枝儿》:"瓜子仁儿本不是个希奇货,汗巾儿包了递与我亲哥。一个个都在我舌尖儿过……休要忘了我。"细说起来,瓜子还真是特别。它品类繁多口味各异,且王侯将相要嗑,才子佳人要嗑,平民百姓如你我更是常嗑不厌。明代太监刘若愚说,朱元璋"喜用鲜西瓜  相似文献   

15.
正01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题,鲁迅先生写道"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课后题问"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情?"老罗当年念到这儿就退学了,他说:"我他妈的怎么知道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教委知道,还有个标准答案。"冯唐是另一种高中生,他找了一个黑店,卖教学参考书,黄皮儿的,那书不应该让学生有,但他能花钱买着,书中写着标准答案"这句话代表了鲁迅先生在敌占区白色恐怖下不安的心情"。他就往卷子上一抄。老师对全班同学说"看,只有冯唐一个同学答对了。"  相似文献   

16.
在8月上旬召开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分卷审稿会上,我见到了半月前刚刚谋过面的吴宝康教授.京郊怀柔一周间的朝夕相处,使我有幸与先生恳谈多次,早就萌生的采访先生的愿望也就终于得偿.与吴老半月前的见面是在"中国档案学会向曾三、裴桐、吴宝康授予档案学研究荣誉奖大会"上.这次向先生求教的话题便从获奖开始.吴老谦逊地说:"提起中国档案学会给我的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美好     
一个儿年前看过的文章,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个片断:夜深.散场,他在远处打着了车,汽车的大灯,在黑暗中对着她的背影,闪烁了三下,像他明亮的眼睛。她知道,他在说“我爱你”,她微笑,但没回头,心里留下了一份缱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8.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我明白了。现在,记者招待会“遍地开花”。连一个小饭馆开张,也可以开个记者招待会。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19.
吴玉章奖金1987年10月首次发奖,新闻界有两部学术著作获奖。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吴玉章是我国的老革命家,老教育家,也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他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会员,后来思想急剧转变,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从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他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抗日战争前夕,他在巴黎创办中文《救国时报》,辗转运回国内秘密散发,在推动抗日高潮中起了极大的动员作用。延安有最受尊敬的“五老”,吴老是其中之一(其他4位是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建国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他愤然逝世。建国后中共中央委员担任大学校长,吴  相似文献   

20.
从小我好像就没喜欢过他。他小的时候很瘦小,被放在一个垫着破棉絮的烂箩筐里,四周静下来的时候会哼哼咩咩地哭,就有人过来用脚踢一下所谓的摇篮,他便又左摆右晃地吃自己的拳头。满脸皱纹的祖母好像很喜欢他,总是摸着他稀疏的头发叫“俺的小猫儿。”于是他有了名字,大家都叫他猫儿。这些我都是听小姨说的,小姨说完这些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