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2.
“你采访时用录音机吗?”《纽约时报》前驻北京记者福克斯·巴特菲尔德在回答别人提出的这一问题时说:“我不用,太麻烦了。整理录音太费时间,我每天采访的工作量很大,实在没有工夫去整理它,整理一次录音比采访所花的时间还要多,我就用一个小本子记下要点,这样很方便,发稿也快。”巴特菲尔德是一个有丰富采访经验的记者。在谈到采访技术时,他说采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预先做好研究,心中有底,知道还缺什么  相似文献   

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某新闻班在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位记者去采访名人的一件轶事,这位名人回避不谈。你说应该怎么办?是继续采访呢,还是就此结束?”……课后人们争论不休。有的说:“应该继续采访。——  相似文献   

4.
记得找工作面试时,主考官曾经问我,如果你采访奥运会,可又没有证,你准备怎么办? 当时的我天真地回答了一句,怎么会没有证呢.如今,我真的要开始做一个这样的奥运记者,确切说,是一位持非注册证的记者.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厂长。不知为什么,初次见面厂长就对我很冷淡。凭着记者特有的涵养,一来二去,我终于和这位厂长搞熟了。于是我直率地提出了个问题:似乎您不喜欢记者,为什么?厂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讲了件事:有位记者曾经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便提出要在厂里买台电冰箱。厂长以出厂价格,给他弄了一台。当时没有付钱。过了一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  相似文献   

7.
和一位厂长交谈,他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新闻单位宣传我们厂。”为什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提出在厂里买辆三轮车,厂里以出厂价售给他一辆,当时没付钱。过了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够,交一半怎么样?我说那一半我给你交吧。后来,又过了几天,记者来电话说:“三轮车我不要了,请你推回去吧!”  相似文献   

8.
一位记者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访问一位基层干部,请他谈一件事情。开头,这位基层干部谈得兴致勃勃,可是后来呢,他越谈越没有兴味了,最后竟然是应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是嫌记者光听不记。在他看来,记者不记,就是不听,自己说了也没用。还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召开的布置中心工作的会议上,有位记者去参加了,可是在会上他光听不记,这使参加会议的人感到诧异,使主持会议的同志也感到有点不满意。可见,在社会上,记者的“记”,被人们看作是  相似文献   

9.
传媒小幽默     
《今传媒》2004,(5)
奇妙的汉文有位美国人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报纸上登的‘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不是剽窃“你写的长篇文章,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是不是剽窃别人的?”“这怎么可能呢?”“肯定一样,我可以把那篇文章给你找出来。”“不用找了,署名就不一样嘛!”商人赴宴一位商人的朋友应邀赴一位教授家的晚宴。席间,一位当记者的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他:“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独家新闻一个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条关于煤矿事故的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上帝看到这幅惨景,他落泪了。”编辑回电:“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买书架甲:“啊!你的书架多漂亮呀!只可惜上面一本书也没有。”乙:“以前我倒是有很多书的。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全卖了。” 惊人的发现两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小说、诗歌。其中一位说他发现俄国小说家和诗人有一个共同点,这共同点在每篇作品中都体现出来了。“哪是什么呀?”另一位问。“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青年记者到一个著名教授家里去采访,一进门就紧坐在教授的身旁。采访过程中他还不时地在教授的工作日记上瞄来瞄去。老教授十分生气,干脆合上日记不谈了。采访到此中断,记者败兴而归。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周围有一种“光环”,叫做个人“微观空间”,尽管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信请看如下现象:在图书馆的一张长椅上如果已有一个人坐着,那么后来进去的另一个人就会远他而坐,如果别的地方还空着,他还会另择雅座;在不是很拥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一名摄影记者去外地采访,深夜归来,自火车站存车处取出临去时存放的自行车,发现车轮没气了,推车至附近警亭,心想:有困难找民警,兴许警亭里有气筒.谁知,被警亭里的三名民警盘问不休:“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记者照实回答:“是记者”“采访归来”.“记者有什么了不起?”民警吆喝:“把工作证拿出来.”看过记者证、身份证后非要“工作证”,记者说:“记者证就是工作证”,民警说:“记者证是假的,没有钢印.”此刻,又困又累的记者被纠缠得好不委屈,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只好说了一句:“钢印绝对有,没有我负责.”一民警听后,当胸就一拳,随后按着记者的肩膀让他蹲下……  相似文献   

13.
有不少初涉足采访的通讯员,往往有一个通病:急于求成。因此,常常一接触采访对象.就连珠炮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采用什么方法采访最好呢?我的体会就是聊天。 有一次,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让我去采访洪庆、镇岳家沟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胡兴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的人大代表。他工作很忙,不愿接待采访者我以前只听过胡兴汉这个人。没有见过面。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迈进他家门后。他开始并不热情,等我说明来意后,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没有啥可报道的,没有啥可报道的。”为了打  相似文献   

14.
某报一则会议消息中引用了当地一位书记的讲话,不料,那位书记看了之后,大为恼火:“这些话根本不是我说的!”可是,转而去问记者,记者却也振振有词:“我是照他的讲话稿摘录的,白纸黑字,他怎么能不认帐呢!”两个人说的都是真话,毛病出在这位记者拿到书记的讲稿之后,就回了报社,根本没有听书记的讲话。而那位书记却又偏偏没有照本宣科,记者从讲稿中摘来的那几句话,他的确没有说。矛盾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常言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决定写作”,而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艺术.那么,采访中的提问又如何才能富有成效呢?设计方案 依次渐进采访如打仗,现场似战场.临战没有作战方案,没有不打败仗的.采访提问也是如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准备充分,设计方案越周密,提出的问题就越能从容而高明.名篇《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在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谈十分钟,结果谈了三个半小时,总统如此慷慨实不多见.曼彻斯特说:“事先准备至关重要.对美国总统提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很可能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前所未闻的,应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和你交换意见,进行会谈.”曼彻斯特采访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从中发现和掌握了连总统本人也未察觉的特点,并以此设计采访计划,提问的突破口,所以,问题一提出,肯尼迪兴趣陡增,感到特别新鲜,在三个半小时中回答了曼彻斯特提问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我40年的新闻生涯中,应该说“难忘的采访”有很多很多。周总理对记者的亲切关怀,陪郭沫若访问新安江,与苏步青结成忘年之交,以及众多的工农业劳动模范的动人事迹和抗灾中的现场目击等等,都给我留下一个一个终身难忘的印象。这里我仅举一例:采访路甬祥。那是1981年。浙江大学讲师路甬祥从德国载誉归来,获得五项专利,是一位新闻界关注的人物。当时,要采访他的,中央、省市新闻单位有数10家,而他回国后,要立即筹建我国第一个“液压研究室”,加上教学科研,十分繁忙,接待记者与从事专业矛盾很大。路甬祥决定,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接待全部来采访的新闻单位的同志。他的这个决定,使我十分为难。在这之前,当时的省委书记铁瑛同志在接见路甬  相似文献   

17.
哲人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新闻采访也是如此,假如记者缺少新闻敏感,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就会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跑掉。那么,作为一个年轻记者,怎样才能在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中,抓到准确的、重大的和新鲜的新闻线索,写出有分量的作品?我想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采访实践,就新闻的捕捉技巧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奥运会期间,我看到一家报纸记者访问我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的一篇谈话,主要内容是对奥运会第一天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奖牌得失谈了一些观感,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说,如果王义夫开始少打一个8环,林莉早一点加速,26日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榜上就会多几枚金牌。但是如果这些‘如果’成立的话,体育竞赛就失去了魅力。”这些“如果”是否能成立呢?林莉的教练张雄作了回答。他说:“太可惜了,如果林莉转身后就加速冲刺,结果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两位体育权威各持一说,究竟孰是孰非姑且不论,笔者只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套用他老人家的话,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一个希望自己有功底有观察力的记者、编辑或者通讯员,首先要具备丰厚的理论知识,要有理论储备,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一)凡经过几番折腾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稿件的深度如何,在于采访(编辑)的深度;而采访(编辑)的深度如何,则看思考的深度;思考的深度又靠什么呢?全靠理论“铺垫”的深度。如果再深问一句:理论“铺垫”的深度来自何方?回答是明白无误的,完全取决于学习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经常到农村采访,采访对象主要是农民。这类采访对象或者是愿谈而不善谈,或者是善谈而不愿谈。怎样使被采访的农民既愿谈又善谈呢?这首先就有一个提问技巧的问题。提问是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