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产业化的发展,社会将需要更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本文就甘肃省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趋势做探索性分析,对甘肃省高校、社会目前培养合格的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媒介市场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也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传媒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新媒体发展形势对网络新媒体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自己些许建议与改变方案,希望高校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充分调查行业发展需求,酌情作出调整,在符合现实基础的前提下适当改革网络新媒体类专业教学模式,从而缓解高校人才供给和网络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减少学生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偏差,逐渐改善学生们就业难,就业适应期长的现状,真正发挥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被提上新闻传播教育的议事日程,通过探究新媒体专业建构的理念,提出新媒体专业应以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集群为主体,并且针对新媒体业界发展的人才需求规划基本的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活跃创新和广泛辐射,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作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新媒体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依据现阶段新媒体人才需求,指出新媒体类实践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而以行业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授课模式等方面讨论探索新媒体类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希望通过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助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全媒化复合型新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兴起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改变,自新媒体发展以来,社会的各个领域迅速被新媒体所覆盖.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各大高等院校自然也不例外.高校开展新媒体,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和高效、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高等院校管理带来了便捷.本文主要探究新媒体在高等院校开展的意义及其新媒体的特点,其次简要的阐述新媒体的开展给高校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霍慧煜 《大观周刊》2010,(48):180-181
"新媒体时代"称谓的诞生,标志着媒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媒体受众已是逐渐分化.我国动画产业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潜力巨大,市场广阔.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学会与新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了解市场对动画人才需求,使我们的动漫作品更贴近观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媒体产业极为发达,旺盛的人才需求推动了新媒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以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我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晓静 《今传媒》2016,(3):14-15
新媒体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被广泛传播使用,已经与当下社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诞生的同时,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可以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新媒体的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会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造成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关系到我们现代整个社会的媒体素质和新媒体环境的建设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需要法律、媒体人、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播音主持是新媒体时代节目制作的关键人员,尤其是在媒体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更显重要。当前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在培养模式上也可以更加多元化,以适应行业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问题与管理——2011中国新媒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德宝 《新闻界》2012,(2):41-46
2011新媒体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媒体引发的社会问题;加强新媒体管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变革;新媒体与新闻教育变革和新媒体产业动态研究五大领域.其中,新媒体引发的社会问题研究和加强对新媒体管理研究成为2011新媒体研究的两大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也逐渐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提高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辨别新媒体的能力,让新媒体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在此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运而生.然而,由于设置时间较短,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确立.鉴于此,以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为导向,从契合市场实际需求出发,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充分思考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3.
2010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于2010年12月9日-10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研讨.围绕"新媒体·新生活·新世界"的主题,除主题演讲外,会议分设"媒介融合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媒体与政治传播研究"、"移动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与公民社会研究"、"网络新媒体业务实践研究"、"新媒体产业研究"、"微博客传播现状与趋势研究"、"新媒体基础理论"、"新媒体文化研究"9个专场.本次年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使用微博直播"上墙",实现了新媒体研究与新媒体传播的统一,体现出鲜明的新媒体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方式、生产流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培养新型职业素养以适应新闻业发展的需求.从当前来看,新闻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技术性.可以说,新闻传播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新闻行业的渗透,使传统的新闻从业者难以适应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为此,在技术层面上,新闻从业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生产、传播技术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也对新闻从业者自身的角色功能以及对新闻从业者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此,在理念层面上,需要重视新媒体运行规律、新媒体舆论规律以及新媒体时代用户信息消费规律.在社会层面上,需要重视社会动员力,打造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陈晓晖  赵屹 《今传媒》2016,(11):14-15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新媒体种类繁多,各种新媒体的应用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当前的新媒体可以划分为数字新媒体、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三种类别.每类新媒体都具有多种形式,本文对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和明确新媒体的类别和形式有助于加强整个社会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并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6.
杜鹃 《采.写.编》2016,(4):138-139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自打出现开始,就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具灵活性,并且很快地被社会所接受.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改变运营策略,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然而,随着新媒体内容的逐渐丰富,涉及层次的逐渐增加,也隐藏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新媒体传播的自主性、随意性,致使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法现象,导致舆论与谣言纷纷出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新媒体中还充斥着大量的广告,严重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就新媒体传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出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建设互联网良好环境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繁荣发展给出版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出版行业间的竞争逐渐上升为人才的竞争,迫切需要培养一批以新媒体时代发展为契机,以建设出版强国为最终目标,高质量、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才。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通过探究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必要性,分析当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为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化社会,单一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了,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创新转变.而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发展,我国高校正在不断地进行新课程改革,而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课程改革中最关键、最鲜明的一点,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学校必须积极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语文学习方式转变面临的困境进行具体阐释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媒体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体而存在,它更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和经济形态,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的一种统称.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和变化,对新媒体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影响,人类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正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面对新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于2012年7月24-25日举办了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围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这一全球性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