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闻传媒,总少不了舆论监督这块阵地,但谈及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有效作用时,同仁们特别是地市报的同仁们,普遍感到守好这块阵地不容易,动辄得咎或是吃上新闻官司。因而出现监督难,难监督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目前舆论监督的内外部环境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自身综合素质,取决于人们对舆论监督全面、系统、正确的理解。 舆论监督的记者是专搞批评报道的记者? 记得在一次采访途中,有一林业部门负责人问道:你们搞舆论监督的记者是不是只写批评的报道。因为此次采访是根据一封群众来信反映该部门一个下属单位有关乱…  相似文献   

2.
批评报道要写,这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批评报道写好,这是记者的写作艺术。但批评报道不仅采访难而且写稿难,弄不好还会“吃官司”。因此,许多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大都不愿涉足这个方面的报道。今年4月,《湖北日报》特意推出了两组批评报道,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被报社内外称之为“成功的舆论监督”。现在回想起来深深体会到,舆论监督的成功在于成功的策划。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的重要手段,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谈到舆论监督,新闻界许多人都认为"难"。当前,批评报道面对的主要有"五难":采访对象配合难、部门领导支持难、报道分寸把握难、说情之风抵挡难、批评报道刊出之后记者工作难。  相似文献   

4.
党报在舆论监督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编辑们几乎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表扬容易批评难。批评报道采访难不说,见报后有时还四处得罪人。编辑们编发批评稿也是慎之又慎,思量再三,因为批评稿见报后被批评对象往往来找麻烦,来说情算是客气的,弄不好上门纠缠不清,搞得你不得安宁。 舆论监督成为当前新闻工作的难点。 舆论监督难在哪里? 人情关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的今天,谁都会有几个亲朋好友。在这个信息社会里,熟人朋友也越来越多,过好人情关,也就成了舆论监督的难点之一。通常遇到最多的情况是,采访了被批评单位后,人一回报社,各…  相似文献   

5.
如今,以新闻批评为主的舆论监督比过去活跃多了。但总的来说,舆论监督作用还发挥得很不够,批评报道仍存在着采访难、刊出播放难、发挥作用难的现象。构成舆论监督难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点我们认为是新闻单位或新闻记者在工作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报道采写难,这是人所共知的。被批评,对象因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对新闻媒体的批评存有抵触情绪,不仅不愿意配合采访,甚至想尽办法对抗新闻舆论监督,设置种种障碍阻挠记者采访、发稿,更有甚者对记者采取威胁恐吓的手段。那么,怎样采写好批评性报道呢?笔者总结几年的采访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难,地方报纸的舆论监督更难。首先,地方报纸缺少中央媒体的权威性,某些被批评者要么对批评置若罔闻,对你不理不睬;要么对批评暴跳如雷,甚至找上门胡搅蛮缠,威胁恐吓。其次,地方报纸由于覆盖的地域有限,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在外面进行批评报道采访的记者还未回到编辑部,各种说情电话已纷至沓来,导致报道胎死腹中。因而,从总体上讲,越是基层的报纸,舆论监督的环境就越不宽松,舆论监督的作用就越难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难,驻地记者要搞好舆论监督更难。 难在何处?驻地记者不同于报社总部派出来的记者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甚至可以与被批评对象“老死不相往来”。驻地记者长期生活在地方上,搞批评报道下但会遇到来自各种关系的说情,而且在批评报道见报后,一些被批评者由此翻脸不认人,甚至断绝来往。驻地记者的  相似文献   

9.
批评报道是整个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主要手段。因此,写好批评报道,并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统一,是党报记者的一个基本职责。笔者认为采写批评报道如何做到“无懈可击”,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并就此谈点实践体会。 一、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被批评事件(人物)的典型性是批评报道有否说服力的关键。 写批评报道难,不仅仅难在被批评单位或个人对记者的调查采访往往采取不合作态度,如敷衍搪塞,冷眼相对,推托躲避乃至拒绝阻挠等等,更难在如何对所批评事件(人物)的性质作准确的宏观把握,如果批评对象  相似文献   

10.
许哲平 《新闻实践》2001,(12):49-50
新闻媒体要正确地行使舆论监督,方法、策略、尺度十分重要。 (一) 有关资料表明,自1987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后,全国新闻官司已有2000多起。从事批评报道的记者、编辑顾虑重重。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的压力和阻力,也有新闻界自身的问题,包括方法问题,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舆论监督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不奇怪。从当前来看,批评报道面对的主要有“五难”:采访对象配合难,部门领导支持难,报道的分寸把握难,说情之风抵挡难,批评报道刊出之后难题多。  相似文献   

11.
在繁杂艰辛的新闻工作中,可以说舆论监督工作最难,常常使记者、编辑精疲力尽。 一是采访难。舆论监督,被采访单位怕“曝光”,往往对记者不予接待,不安排采访,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前年,江苏连云港某乡派出所发生一起非法拘禁村民的事件,几家新闻单位记者前去调查采访,竟被  相似文献   

12.
眼下,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某些采访对象的无理阻挠,有时甚至发生采访设备被损坏、记者被殴打的恶性事件。这些采访对象往往出于对舆论监督的畏惧、仇视和抵制,不惜直截了当地对记者的采访活动粗暴干预,这便有了电视批评报道中常见的挡镜头、推话筒画面。由于这些人的严重干扰,给记者的正当采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么采访活动被迫中断,要么采访效果大打折扣、使得预期的采访目的难以实现,给舆论监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张林 《传媒观察》2004,(12):29-30
舆论监督难是当前新闻单位面临的共同难题。地市级晚报舆论监督难上加难。难在何处?一是见报不易。地市级晚报活动区域小,熟人多,碰到问题,记者采访未回到单位,那边说情电话已到。二是难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都感到有一定的困难,一是一些上级领导管得严;二是一些新闻单位的领导、记者害怕惹事;三是被采访者配合有限,甚至拒绝采访、暴力对抗;四是为被采访者说情的太多;五是批评稿件发表后被有关单位重视的有限;六是舆论监督的效果有限;七是有些记者存在以批评报道为名行腐败之实的行为:八是舆论监督的保障制度有限。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当前新闻媒介的重要报道形式之一.我们现在强调舆论监督,实际上是包括批评报道。我们现在感到舆论监督之难,很大一部分也是批评报道之难。  相似文献   

16.
杨敏 《记者摇篮》2012,(4):43-44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们常把新闻舆论监督比喻成"苦口良药",针砭时弊,惩恶扬善。但是作为地方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既要充当党政喉舌,又要面临着一些部门和个人存在怕"揭短"和"亮丑"的心理,阻碍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地方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难在哪里首先表现在采访取材难新闻媒体宣传先进经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采访单位是笑逐颜开。提供一切便利。如果记者进行舆论监  相似文献   

17.
于川梓 《中国记者》2023,(11):52-53
<正>说起舆论监督,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批评”,经历了各种事件,了解了各行各业的问题,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人,采制了各式各样的报道,我才逐渐明白,舆论监督是“批评”,但绝不仅仅是“批评”这么简单。给每一方说话的机会在我看来,舆论监督报道是在共情与抽离中寻找一个“中间点”。共情,是一个记者与事件当事人,  相似文献   

18.
暗访莫侵权     
暗访即隐性采访,《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对其下的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暗访可以采集到公开采访了解不到的新闻事实,是进行批评报道的重要手段。批评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对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实施舆论监督,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亮明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很难了解到事实真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难易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难不难?难又不难。说它难是因为舆论监督不是表扬、不是歌颂,是批评、是监督。有些同志看到针对自己的批评报道,能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然而却有少数人,看到对自己或单位的舆论监督及批评报道,闻过则怒、闻过则跳。比如,河南省泌阳县县委副书记李海洲在全县...  相似文献   

20.
张循刚 《传媒》2003,(1):38-38
从事报纸舆论监督报道的人都知道,舆论监督有“四难”,即选题难、采访难、见报难、处理难。如何破解这“四难”? 一、选准监督题材。确定监督对象,是编辑、记者常常碰到的头一个难题。这个难题,难就难在既要考虑国家的政策,又要考虑其有无典型性,更要考虑报道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