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有的记者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把采访报道放在心上,写点报道也是为金钱所驱使。一时间,有的新闻要用金钱交换,有的副刊、星期刊则被裤裆、私房秘闻所占领,令人难以目睹。就在这时,《北京日报》的副刊、星期刊却与此相悖,仍然一身正气,博得读者的称赞。当有人问及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回答是:“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的,《北京日报》的同仁确实有着强烈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报从今年元旦起,改为每周出版四期,除每星期二、四、六照常出版外,星期日增加一期《中国青年报·星期刊》。《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是四开8个版,内容以文化生活为主,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体育、卫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青年开阔眼界,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一月四日出版的第一期《中国青年报·星期刊》上,发表了《做个好朋友——致读者》,指出:“创办这样一张星期刊的目的,就是要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同青年做个朋友。”致读者还说,朋友贵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创办《星期刊》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报纸更好看。较强的可读性,是《星期刊》区别于其他6天报纸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我们办《星期刊》,必须重点研究可读性问题。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创办的《周末版》、《星期刊》共有500多家。这些版面以其较强的可读性,一扫一些正报正刊的枯躁、呆板,吸引着广大读者。但是,也不可否认,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报纸周末版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如何使周末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新课题。结合《邢台晨报》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想谈点认识和感受。周末版方兴未艾我国报业中何时出现了周末版?据说在10年前《中国青年报》试办“星期刊”,《天津日报》出版“星期专页”之后,便引起了新闻界同行极大关注,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些报纸相继“引进”效仿,逐渐开办周末版或出版星期刊。什么是报纸周末版?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论述。我们认为,所谓周末版(星期刊),是指报纸上区别  相似文献   

5.
2005年,张光辉被兵团日报社党委任命为专刊部副主任,主要负责《兵团日报.星期刊》的业务工作。《星期刊》一版"周末关注"栏目,由于缺少本地稿件,就大量转发新华社专稿,与本地读者关注的热点有距离。于是,他和编辑通过三条途径增加"周末关注"的阅读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报纸创办星期刊(周末版)已经成为一股潮流。今年6月,我们《启东报》也推出了第一期星期刊。创刊至今,虽然仅仅几个月时间,但读者普通反映良好。当然,这里面也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我们的办刊实践来看,特别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星期刊的性质。我们认为,县(市)报星期刊不是游离于母报之外的子报,它和正刊内容应构成统一的整体,受党报特征的制约,应该具有鲜明的坚定的党报特色。党报的星期刊  相似文献   

7.
我是2008年5月初来到《保定日报·星期刊》的,正好经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轮回与历练,一年来,着重在策划活动、开办栏头、“笼络新作者”、创新版面风格、突出“星期刊”语言、标题制作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也逐渐改变了严肃刻板的面孔,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给本刊投稿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给其他报刊或科室投稿的人都被“挖”到《星期刊》,阅读量和关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星期刊、周末版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报业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而孕育诞生的,它生命力旺盛,以版面清新活泼、文章可读性强、内容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加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而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但星期刊、周末版顾名思义是一周出版一期,出版周期长,无论哪一天的新闻都要等到周末见到,因此其时效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出版时间上没有优势可言,但目前很多读者的新闻来自各  相似文献   

9.
读书类期刊具有宣传评介图书、指导阅读、启发思维的作用,是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一批读书类期刊发展成熟起来,形成了期刊市场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一、目前读书类期刊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已有了好几种读书类期刊,如《读书》、《书林》、《书谱》、《书窗》等。进入90年代,书刊出版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又诞生了一批新的读书类期刊,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0.
《读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本刊物,其发行量一直位居国内期刊首位,可谓是大陆期刊的“领头羊”。2000年的月发行量达500多万份,居世界期刊第六位。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这份文化精品类杂志,读者定位准确,因此“选择了‘读者’,就选择了优秀文化”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读者》创刊时名为《读者文摘》,最  相似文献   

11.
1982年,《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曾引起过人们的一阵惊奇,最终竞赢得了500万读者。十几年后的今天,浏览街头报摊,人们发现各报“星期刊”、“周末版”、“特刊”、“扩大版”斑斓多彩,纷呈迭现,形成世人瞩目的“星期刊·周末版”现象。在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报林格局中,尤令人们瞩目的是多年一直板着面孔的各级党的喉舌——党委机关报,也一改昔日面孔纷纷披挂上阵办起了增刊,开发出了“星期刊”、“周末版”、“月末版”这样一个“特区”。 这些各级党报中的星期刊、周末版既有党报的共性,又独具自己的个性。那么,星期刊的个性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内容、体裁、形式等方面试谈它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现在,许多报刊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办起了《星期刊》或《增刊》,大多数也是办得比较好的。但有的《星期刊》和《增刊》却刊登了一些庸俗的、病态的情趣。有一市报去  相似文献   

13.
罗柏林 《出版科学》1999,(3):58-58,47
市场调查目的:(1)期刊读者的购买习惯。(2)《知音》的忠实读者是哪些人?其特征是什么?(3)读者关于《知音》的价格等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晓翠 《青年记者》2007,(20):43-43
在CNRS对新闻类期刊的读者调查中《,中国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77%,《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69.7%,《三联生活周刊》和《南风窗》的女性读者分别占到56.3%和51.4%。  相似文献   

15.
期刊在传播知识和情报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科研人员的普遍重视,是各图书馆和情报所收藏的重点之一。典型调查表明,在图书馆各类藏书中读者借阅期刊占第一位。吉林省图书馆1982年《对图书馆8538名读者的调查与分析》的《利用文献资料情况》栏内(55页)最多的是期刊3884册,第二是图书3483册,其它各类文献都在此以下;《科研读者调查表》(57页)更明显,利用期刊1292册,利用图  相似文献   

16.
经常注意倾听读者的意见,认真研究读者,并据此改进编辑工作,这对于办好一个期刊是十分必要的。《文史知识》是一种介绍中国历史知识、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知识性、普及性刊物。它以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的读者为对象。今年5月,我们对刊物的读者作了一次调查,从3,000份读者意见表中选出了1,000份进行综合分析,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增加了办好刊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从1992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起,北京日报的读者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面孔——《星期刊》。从这一天开始,每逢周日它一点点地走进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当中,并开始与他们交朋友。 如今,《星期刊》已快三岁了。近千天的风风雨雨,漫漫征程,人们认识了它,熟悉了它,和它成为朋友。更多的人可能更想知道,在幕后“看不见的战线”上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这么个怪里怪气的标题,又是个怪里怪气的题头设计,出现在今年6月1日《经济参考》星期刊上,还是头版全占,读者能接受吗?事有凑巧。此文刊出后不久,正逢《经济参考》创刊五周年,在编辑部收到的4000多封读者来信中,不少读者称颂这篇《水水水》:  相似文献   

19.
这么个怪里怪气的标题,又是个怪里怪气的题头设计,出现在今年6月1日《经济参考》星期刊上,还是头版全占,读者能接受吗? 事有凑巧。此文刊出后不久,正逢《经济参考》创刊五周年,在编辑部收到的四千多封读者来信中,不少读者称颂这篇《水水水》:  相似文献   

20.
“软化”不得邓立品纵览当今报纸,“软化”的东西似乎是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在一些报纸上的《星期刊》《周末版》《生活广场》《社会专刊》和一些晚报、晨报上,几乎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篇幅。近日,笔者就这一话题和几位同行闲聊,有人说:“如今读者最爱读的就是软化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