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月17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刘瑜  吴国娟 《新闻世界》2011,(8):314-315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以一抹极具特色的中国红掀开人物展示篇章。这是中国首次以国家公关的名义,将镜头对准自己,源自个人,却映照全体。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探讨与思索,中国正通过主动改变的话语体系改变西方对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刻板印象,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中国符号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全球媒介信息中,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未来中国发展要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中的李云迪和朗朗为例,简要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形象建构及国际传播影响力与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全燕 《东南传播》2011,(10):52-53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国家作为国际传播主体在今后的宣传中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2007年第一个国家形象宣传片及2011年《人物篇》两次国家形象塑造活动的传播效果对该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17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制作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型电视显示屏上连续播放了近一个月,共计播放8400次。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从2011年1月17日起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老百姓在片中亮相,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纽约时代广场投放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作为一个文本,运用视觉表征ACTE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配置效率(Efficiency)四个层面解析短片具体构图元素和修辞手法,探究图像所隐喻的传播意图,由此剖析、探讨其说服效果与方法,以期为以后国家形象片的构建提供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王阿妮 《青年记者》2017,(20):24-25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形象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影像形式打造的国家形象片逐渐成为我国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张艺谋执导的申奥片、申博片到国务院新闻办牵头制作并亮相于纽约时报广场的《中国形象·人物篇》《中国形象·角度篇》,从北京申冬奥宣传短片到杭州G20峰会的系列形象宣传片,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全球瞩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传媒》2012,(7):9
正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精美绝伦的神奇巨型"画卷"舒展自如,惊艳了全世界的目光;2010年9月以来,每当旭日初升,天安门广场巨型大屏的启亮,成为长安街第一道流光溢彩的风景线;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登陆纽约时报广场后,使这个被誉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广场愈加繁忙……这一件件引人关注的故事背后,是LED的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戎彦 《东南传播》2011,(7):117-119
文章对中国国家形象广告进行了广告学视野的解读,从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发布时机入手,分析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化解危机的方式以及"人物篇"抓住机遇的有效策略,提出了未来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应该有清晰的定位,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进行全球化思考和本土化执行。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在当前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步通过形象宣传片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风采.2011年播出的《人物篇》,是我国首次尝试在发达国家的公共场合主动投放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新版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在十九大召开期间发布,并引起各大媒体广泛热议.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问题,运用视觉叙事系统分析框架下的聚焦系统、情感系统和氛围系统等理论对新旧两版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二者的异同,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策略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新创     
《青年记者》2010,(16):2-2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最近在北京开拍。该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人物篇》,将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将于国庆前通过BBC、CNN等媒体面向全球播出;另一部分是15分钟专题片《角度篇》,将用于外事活动展示,力图从多角度和广阔视野展示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政治人物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公共形象是民主社会重要的符号语言.本文从界定政治人物公共形象的内涵入手,对十八大后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媒介符号传播特征进行解读,并结合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比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治人物公共形象塑造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尤浩 《中国出版》2012,(18):53-55
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在美英等国媒体正式播出,从此开启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公关时代。在欧美主流媒体上也首次出现了由中国人自己掌握话语权的铿锵之声。如何通过积极改变传统话语体系来消除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改变近百年来西方对传统中国的"积贫积弱"的偏见,将是今后系列形象宣传片制作、传播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艳 《新闻世界》2011,(5):248-249
在全球化、信息化与高科技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积极实施了以国家形象片为代表的国家形象传播工程。在解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详细的探讨了2011年国家形象片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传播受众的针对性等特点,对于有效改善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以及快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捷 《编辑之友》2012,(9):82-85
以影像手段塑造国家形象的宣传片,近年成为中国对外形象宣传的一大亮点。梳理十多年国家形象片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我国作为传播主体,其国家形象塑造意识由先前的被动、应景转变为现今的主动出击、全盘规划;同时国家形象片的创作主体在主题、内容、表现手法上不断调整、创新。然而面对外国受众,国家形象片的说服效果无疑受到更多中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就国家形象片的文化超越策略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鑫  林茜 《中国编辑》2011,(2):46-49
从2001年的申奥片,到2002年的申博片,再到2011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不难发现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化传播理念与技巧较之以往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宏大叙事和灌输式的硬传播转为微观叙事和沟通式的软传播,创作思维和创作手法更趋平实质朴和客观细腻,人文关怀意识处处可见。文章结合评点这三部影视作品,总结出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影像化作品的五种编创策略,阐述了其对影视编辑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天.美国人或许会对他们曾经爱怨交加的中国和中国人.有了一点新的认识。1月17日起.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杨利伟、马云、姚明、邓亚萍、郎朗等一一微笑着亮相。很多海外媒体注意到了这个异乎寻常且意味深长的情境。中国红在纽约最热闹的地方——时报广场的不间断闪烁,这在中美关系史上,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影像表达的话语策略,应该摒弃话语思考中的抽象思维惯性、话语传递中的宣教思维惯性、话语选择中的影像思维惯性,从影像叙事的表现蒙太奇策略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蒙太奇策略,让影像人物从符号变得真实,让影像叙事从诉诸理性转变为诉诸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得客观,进而增强国家形象片的愉悦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