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社会学视角下,图书馆是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图书馆的交往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步觉醒并日益增强。打造“交往图书馆”需要做到读者参与建设、建立休闲模式空间、文化百花齐放、容故亦能纳新、自由平等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是我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研究的三个主要时期。民国时期是研究初创期,20世纪80-90年代是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2000年之后是研究新时期。民国时期的研究以翻译和介绍国外儿童图书馆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研究视角由国外转向国内,2000年后研究领域拓宽,儿童阅读推广成热点。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工作》2010,(3):72-72,F0003
2010年8月9~11日,“2010年中美图书馆员专业交流项目·安徽省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在省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美国博物馆及图书馆服务机构(署)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美国伊力诺大学厄本那——香槟校区图书馆、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共承办。“中美图书馆员专业交流项目”是中美两国政府于2007年6月11日签署的42007年至2009年中美文化交流执行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美两国图书馆界的首个政府级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4.
2016-2020年是“十三五”全面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变革与转型阶段,文章对此期间图书馆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图书馆的本质内涵、服务转型、功能定位、空间再造、素养教育和技术实现等六个方面进行述评,发现图书馆理论及实践思辨性文章和观点不断涌现,为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奠定了基础,指引图书馆事业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然而,图书馆的研究视角仍有待开阔,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在立足初心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融合、共存的姿态,共同探讨学术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势必成为图书馆下一步服务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华图书馆协会在其存续的20多年时间内,曾先后举行了6次年会.从年会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协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1937年以前的初创、发展时期与1937年以后的衰落时期.协会通过年会这种形式,有力促进了民国时期图书馆界之间的交流.通过对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的考察,可以从中反映协会促进民国时期图书馆界的交流状况,以及为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我国大学与研究机构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热的回顾和学科化服务实践难的反思,以及对图书馆学科特质的辨析和图书馆工作者智能特点的讨论,本文提出将技术领域的资源发现拓展到服务理论和方法的全方位发现服务,探析发现服务的概念与内涵,指出:发现服务具有图书馆学科特质和适应图书馆工作者的智能特征,以“资源发现”、“知识发现”、“用户发现”等服务内容和方式提供学科化服务和知识服务,是大学与研究机构图书馆的服务趋势。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7.
以《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为考察对象,本研究从图书馆数量统计、载文统计分析、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关系、图书馆学人群体及其贡献、政治人物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等五个方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发现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晚,整体较为落后,发展不平衡,但是也出现事业发展的两个高潮,类型结构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各类型图书馆的代表,同时涌现出了刘国钧、何日章、张知道等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图书馆界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
李华伟是享誉世界的杰出华美图书馆专家和图书馆学家。他的图书馆学术思想主要包括图书馆管理观、图书馆技术应用思想、图书馆事业建设理论、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精神、信息资源共享与文化推广理念等,这些学术思想不仅对美国东亚图书馆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当今中美乃至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美图书馆界扩大交流合作走向21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中美图书馆界交流历史和近20年的重要发展,例举了10件影响广泛的交往大事。展望21世纪的合作交流,提出可以开展交流的项目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旅融合”战略指出,图书馆与旅游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图书馆应该成为怎样的景观、是否会在与旅游结合中逐渐消解自身本来的意义等问题值得思考。文章借鉴芝加哥学派中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以民国时期上海旅行指南中的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图书馆进行空间分析,力图还原它们所处场景。研究发现: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没有显眼的外观,隐藏在闹市一角,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说明图书馆嵌入城市的方式是多样的、复杂的、灵活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实践评述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储存图书馆的探索与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储存图书馆概念的基础上,以美国大学储存馆为例分析了国外储存图书馆在馆舍、馆藏、排架法、馆藏容量、管理等方面的主要特点。然后以具体的典型实例为依据总结了我国内地在这一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主要以北京大学昌平储存图书馆为例,具体总结它在馆藏范围、排架方式、运行服务、内部管理等的特点与运行服务。文章最后指出,作为国内首家储存图书馆,北京大学昌平储存馆的建成对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本身和国内未来储存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图书馆法的立法和修订历程,分析其对我国图书馆立法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RFID应用标准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图书馆RFID标准的相关问题,提出若干具体的标准化提案,倡导成立中国图书馆国际标准馆代码管理注册中心(CLMRC-ISIL)和中国图书馆业RFID标准化工作组(CLS-RFID-WG),适时发布中国第一版CLS-RFID-WG指导报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政策的发展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我国图书馆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图书馆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我国图书馆政策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南京重镇的形成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稌年 《图书馆》2015,(1):28-33,44
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南京重镇的形成,萌芽于1913年克乃文在金陵大学课堂上传授图书馆学课程。创建之时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为核心,借助高校、中华教育改进社、少年中国学会、《新教育》杂志等平台,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上创建出了深具历史意义的重镇。  相似文献   

17.
国家历次五年规划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总体而言图书馆内涵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具体、地位越来越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在"十二五"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继续贯彻科学的指导思想,争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质的飞跃,更好地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电视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电视服务作为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界和广大用户的关注,国家图书馆通过与歌华有线在数字电视交互应用服务上的合作实践,发挥了作为新兴数字阅读平台的数字电视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图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服务时间、服务技术、服务内容、服务推广和服务成效等方面对国内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国内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建设与管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两个角度,提出有助于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Living library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纳宇 《图书与情报》2011,(4):122-124,134
Living library(又称为"Human Library""、真人图书馆"和"活体图书馆")自2000年在丹麦产生以来,它以新颖的服务模式创新了图书馆工作,我国图书馆界近年来也对"Living library"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实践开展做了介绍研究,对Living library在我国的开展意义与发展对策也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