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雯 《视听》2018,(11):158-159
本文以媒介形象为主要研究切入点,以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人民日报》中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报道,总结在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1996年至2008年的控烟主题报道进行定量与定性地分析,探究《人民日报》控烟报道的变化趋势,继而发现媒介在控烟议题设置中的报道特点与建构策略,揭示报道现状背后的影响因素,探讨媒体在健康传播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健康信息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 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1992-2013年的22年对精神病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主流媒体如何构建与呈现精神病议题,以及这一呈现方式在22年间的变化.研究发现媒体对精神疾病的报道存在"事件性"报道的倾向,精神病患者在媒体中的形象被扭曲和妖魔化.  相似文献   

5.
朱筱倩 《东南传播》2017,(12):72-75
女性是中国塑造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三大主流媒体之一对中国女性一直有所关注,为了厘清《纽约时报》对中国女性形象传播的实质,文章借助场域理论,对该报涉华女性报道进行文本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报对中国女性形象传播存在负面倾向,该倾向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社会两个议题上;女性多以积极的公共角色出现,职业分布以服务行业人员和创作者为主;相较于以往外媒对中国女性的报道,该报报道的中国女性从家庭走向了社会。文本分析表明该报所建构的中国女性形象有向多元化转变的趋势,但仍是以负面报道为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官方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自2003年来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内容和文本分析,考察它在有关东北经济报道中所建构的东北地区经济形象.主要发现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报道总体数量逐渐减少;报道侧重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议题;经济发展是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重中之重;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中立积极的立场.通过分析官方媒体及其他大众媒介的相关报道,探讨新闻媒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军人与军队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军人的媒介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1]。本文以《人民日报》2009~2018年有关“中国军人”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如何建构“中国军人”的媒介形象以及建构了怎样的媒介形象,并针对“中国军人”媒介形象的建构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应建立多元叙事主体,丰富报道主题结构,并在国际传播中积极进行议题建构,从而推动“中国军人”媒介形象的呈现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三家媒体2009-2018年关于女性农民工群体的报道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女性农民工群体媒介形象的变迁,比较三家媒体对女性农民工媒介建构的差异,剖析媒介在女性农民工形象传播中的得失,为媒体客观公正地反映女性农民工群体形象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2013年后关于女性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开始快速下降,叙事类型发生转变,女性农民工形象相较之前有所改善。总体上,女性农民工在媒体上呈现的形象表现为正负面报道极端化。  相似文献   

9.
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对2000年至2003年我国四份报纸[《人民日报》(全国版)、《南方周末》、《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的自杀新闻报道行内容分析,来探讨我国媒体如何建构自杀议题。研究发现,我国媒体对自杀议题的建构尚处于“事件性”报道阶段,亟待迈向“资讯性”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1998年到2011年13年来的《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禽流感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美主流媒体在对禽流感议题的关注趋势呈现相同的特征,但在关注程度上有所不同。同时,本文也以议题注意周期、框架理论为基础,揭示出由于办报理念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美主流媒体对禽流感议题关注重点和选取视角、报道议题等方面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南海仲裁案"出发,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和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从形式特征、报道内容、报道倾向三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如何报道南海仲裁案,揭示重点报道内容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建构的中、美、菲三国不同的国家形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岳子荷周丽 《视听》2016,(6):137-138
国家形象是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媒介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方式,在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中起到了"传声"与"扩音"、"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媒体的公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本文以《人民日报》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报道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来研究这一事件的报道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我国“艾滋病议题的媒体建构”为研究课题,通过对《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四家报纸在1988年、1995年、2002年中艾滋病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观察以这四家媒体为代表的国内媒体是如何建构与呈现艾滋病相关议题的,以及这一建构方式在15年中的演变,并对不同媒体对艾滋病议题的建构方式和特点加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21):24-29
本文以《人民日报》1978年至今的所有报道为研究样本,以关键词检索与文本内容分析为主要途径,对三十余年来"性观念"相关报道的媒体态度和文本话语变迁进行考察,以期了解媒介是以何种方式将社会敏感及争议性议题呈现在大众面前。总体而言,即使是态度保守的主流媒体,三十年余间对诸如同性恋群体、性知识、不正当性行为等内容的报道都发生了方式和态度上的变化。但是,在更为人性和宽容的同时,刻意的淡化和搁置,也是主流话语体系应对社会争议性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陈丹 《新闻大学》2002,(3):29-32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个案,通过分析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期间(11月30日-12月2日)有关艾滋病议题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取向,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报纸如何呈现与建构艾滋病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16.
岳琳 《今传媒》2020,(4):10-13
文章基于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以传统主流报纸为研究对象,借助内容分析方法,探究2013年至今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全覆盖建设转向后媒介形象的呈现现状、媒体建构"农家书屋"形象的议程设置和框架策略。研究发现,一方面农家书屋的媒体形象以积极正面为主,传统主流报纸通过农家书屋的正面形象建构和书屋建设议题的正面呈现,构建书屋建设欣欣向荣的图景,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农民的主流价值观;但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在农家书屋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角色更趋近于代言人,仍存在信源单一、报道程式化、议题失衡致使农民主体地位消失的情况,体现了一定的媒介偏见。  相似文献   

17.
吕蕾 《视听》2018,(11):160-161
艾滋病作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的党政喉舌,其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基本反映了社会主流媒体对艾滋病议题的价值取向。本文以新闻建构理论为基础,选取《人民日报》在2010-2017年"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及其前后各一天(11月30日-12月2日)发布的艾滋病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期揭示出新闻内容背后其对艾滋病议题的建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陆报纸媒介奥运报道建构下的台湾议题,已成为大陆媒介大型赛事报道中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起到了让大陆民众走进台湾,了解台湾体育及其社会发展的传播功效。本研究梳理了《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1984—2012年奥运会期间有关台湾议题方面的报道,指出大陆媒介建构下的台湾形象呈现出:友善、多元、体育与政治议题时常交叉、通过奥运报道促进两岸和平、共享中华荣耀的传播图景。建议大陆媒介在今后的国际大型赛事报道中进一步挖掘和扩宽台湾体育报道的内容和质量,加大图片报道和体育人物、事件的报道深度,使更加全面、鲜活的台湾形象呈现在大陆受众面前,为搭建海峡两岸民众的相互认知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以《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报纸媒体,对其从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一个月间所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类型、消息来源、报道主题和基调等方面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观察以这四家报纸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如何呈现西南旱灾议题,以此来研究不同媒体对西南旱灾这一议题的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20.
本人关注的问题是8·12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内媒体新闻文本中呈现的新闻框架。将选取国内两家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天津日报》在8月13日至8月20日的196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新闻框架理论为依托,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两家媒体对爆炸事件的报道数量、报道版面、信息来源、报道议题4个方面进行建构分析,从而得出这两家媒体在报道此事件的新闻建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