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2年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保卫 《新闻界》2003,(1):23-26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在谈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连续第四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到“舆论监督”问题,可见“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工作中地位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使舆论监督工作取得不断进展。2002年我国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又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从年初众媒体对起于2001年的足球黑哨事件当事人处理的追踪报道,到5、6月间一些媒体对山西河津市富源…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增强舆论监督的效果,使之发挥良好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地市报舆论监督报道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同时提前搞好报道策划,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报纸才会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作为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和评论编辑工作的从业人员,笔者想结合自己对相关领域新闻工作现状的判断,谈谈如何更好落实讲话精神. 关于舆论监督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但强调正面宣传,并不排斥舆论监督,对于二者关系,讲话作了深刻阐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与长江日报社联合举办的“舆论监督大家谈”征文,最近评选揭晓,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如下:一等奖讲究批评策略提高监督水平范以锦二等奖试论人大代表监督和舆论监督李志明温炳棠陈曦关于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尹力三等奖浅论公开审判与新闻报道问题曹瑞林李庆华试论晚报的批评报道胡方松舆论监督如何避免新闻官司李明欣 “舆论监督大家谈”长江日报杯征文评选揭晓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作为学术话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舆论监督”一词开始比较频繁地见诸报刊。而过去新闻实践话语中的“批评报道”、“负面报道”等。也逐渐为“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报道”所替代。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将“舆论监督”写进了大会报告。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作用高巍,郝卫平一、正确认识广播电视舆论监督作用1.广播电视的“热点问题报道是一种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武器”1992年12月创办的长城广播电台和1993年10月创办的黄河电视台,他们的节日之所以倍受群众的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它比一般性报道...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怎么搞?新闻界同仁一直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少可观的成就。近几年来,深圳商报在摸索舆论监督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在舆论监督中讲政治、带着政治头脑进行舆论监督的良性循环,舆论监督既令政府满意,又让百姓叫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深圳商报社早在1998年3月18日就制定了《关于加强舆论监督搞好批评报道的规定》,明确提出舆论监督“要有对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要通过舆论监督,把人们的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利用手中权利,发泄私愤,牟取私利。” 舆论…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宣部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8月9日至8月16日,中宣部、中国记协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期“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专题研讨班”,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等领导和专家、学作了主题发言,来自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各地媒体的82位同志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是:中央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当前,对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收”还是“放”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把着力点放在改进上,在改进中更好地加强舆论监督,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建设和政治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建顺 《新闻界》2005,(2):131-131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增强舆论监督的效果,使之发挥良好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地市报舆论监督报道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同时提前搞好报道策划,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报纸才会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何本昌 《新闻界》2001,(1):28-29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中,不时碰到一种现象,即某些单位的个别人,一旦被媒体曝光了,受到批评,便一触即跳,或抓住批评报道中个别字句与新闻单位纠缠不休,或开口就以“名誉侵权”、“打官司”相威胁。每每如此,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便大发感慨:“舆论监督何其难 !”“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太差了 !”   毋庸置疑,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以及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是等不来的。面对舆论监督普遍难这一情势,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依…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谋事之“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谋划”、“策划”。在党报的舆论监督报道中怎样进行策划呢?针对舆论监督报道的特点,作以下探讨。 一、做好报道选题策划 要求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且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是由舆论监督报道的性质所规定的。 所谓宏观着眼,即从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报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批报纸纷纷走向市场。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华西都市报把是否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到事关报纸走向市场成败的战略高度而常抓不懈,把搞好批评报道、提高批评报道艺术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田”。现在,加强舆论监督,已成为报纸迈向市...  相似文献   

13.
中央宣传部转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学习后感到党中央对舆论监督工作非常重视.明确地提出了八项原则、五个重点、五个注意事项,明确地提出了完善舆论监督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进一步加强党对舆论监督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明杨 《新闻前哨》2002,(12):23-23
一问:搞舆论监督就不是讲党性讲政治吗?党报姓“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舆论必须完整地置于党委领导和调控之下。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能说实行舆论监督,开展批评性报道,就是不讲党性、不讲政治。其一,党报的舆论监督是代表党委在开展监督,因此只能是姓“党”。党报是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委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引导舆论的工具。这是党报的特性。失去这一特性的报纸就不是党报。反之,只要是按照党委的意图行事,无论是表扬性报道还是批评性报道都是姓“党”的。其二,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是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的,不是在发表“自…  相似文献   

15.
郑玥 《声屏世界》2002,(8):11-12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江泽民同志还在1994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这一系列重要文献和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很重视新闻媒介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做的许多决议、决定为我国新闻媒介开展包括批评报道的舆论监督提出了原则,规定了具体方法。理论界也提出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的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党报舆论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能否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能否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衡量我们对“三个代表”思想学习得如何、实践得如何的重要方面。党的机关报应该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积极探索新时期党报舆论监督的有效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战斗性,为反腐倡廉、改进作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是广泛的社会监督的一部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的管…  相似文献   

17.
积极地开展舆论监督李文海新闻界朋友聚首,谈起批评报道、舆论监督,都有一番感慨在心头,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中,更多的是酸辣和苦涩,一位朋友谈的更形象:搞批评报道、舆论监督是“好听不好吃”。邯郸晚报去年元旦创刊时,办报方针里就定了一条要主动地引导生活,真有点...  相似文献   

18.
刘德天 《记者摇篮》2008,(10):24-25
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同时被称为新闻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而在特定条件下,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正面报道起不到的作用。盘锦境内的湿地保护、鸟类保护得益于舆论监督。自然保护区每逢遇到“啃不动的骨头”时,都要求助于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每次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突出的“老大难”就是舆论监督难。形成“老大难”的原因,似乎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扰、阻挠、责难和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困惑、纠纷(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实质上还是由于舆论监督本身的质量不高造成的。一方面舆论监督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大、难度大的报道工作,另一方面实施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对这个“一强两大”的报道工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过去一提到舆论监督报道,人们往往把它等同于“批评性报道”,或者是“负面报道”,“抓人痛处、揭人短处、群追猛打”也往往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习惯性做法。初做这类报道时虽慷慨激昂,但日子久了难免生出疑惑,难道这世界就如此灰暗吗?舆论监督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以为鉴,解决问题,一味使“蛮力”或感情用事,显然有悖初衷。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该进行建设性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引导力,更好地促进矛盾的解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