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宇文  高峰 《编辑学报》2020,32(2):198-200, 203
在分析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基础上,对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实现进行探讨,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从作者投稿开始,通过编辑审稿和加工过程、出版发行和构建科技期刊与专题学术会议等多渠道和模式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从而实现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传播的职能和作用,并能够通过构建刊会互动机制和基于作者、读者群专业爱好和研究方向的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推送,能够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陕西图书馆界对学术交流的要求出发,结合学术信息平台的作用试图构建一个虚拟的网络学术信息平台。同时就学术信息平台的设计与管理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2.0的高校知识联盟新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Web2.0和信息共享理论,构建出一个更为广阔的高校知识联盟平台,以促进我国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科学构建学者知识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学者知识库是根据学术资源产生的规律,提出以学者为主线来进行机构库的建设,同时以学者及其学术成果分别为学术交流的对象与内容,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是机构库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较高的价值与可操作性。并分别从学者及读者的角度,论述以人为本建设学者知识库的方法,提出学者知识库模型应包括资源存储、学术交流、学者空间、读者空间、综合应用平台等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梳理国际预印本平台发展现状与态势,以有助于预印本平台未来建设,构建高质量学术交流体系。[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上125个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年份、所属地域、载文量与所涉学科、主要运营方属性和功能开发程度等6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探究与分析。[结果/结论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运行,预印本平台整体呈现出影响力逐渐显现、学术交流增值服务不断创新、利益相关者协作模式更加多元等态势。基于上述态势,对预印本平台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为预印本平台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博客的图书馆学学术交流系统思考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博客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出从建立馆员学术博客站点、构建图书馆学术博客站点、创建博客知识库三个方面,构建基于博客的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体系;同时,结合博客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应用博客促进图书馆学学术交流的建议和设想,以期对博客在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中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及应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9月1日,“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主题为“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与国外著名出版机构的代表就中国学术国际化、趋势、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构建中国学术输出平台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8.
9月1日,“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主题为“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与国外著名出版机构的代表就中国学术国际化、趋势、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构建中国学术输出平台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旨在支持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开放获取,实现北京大学研究数据的有效管理。[方法/过程]调研研究数据管理服务,以优秀研究数据管理平台Dataverse为基础,深入分析系统结构和功能,结合北京大学本地化用户需求做定制化开发。[结果/结论]构建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并提供研究数据存放、发布、共享和管理服务,有力地支持学校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对预印本平台和开放期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的发展历程,在技术革新和学术交流范式变革的背景下,预印本平台和开放期刊作为开放科学交流方式,正在相互融合,通过合作共赢,形成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科学交流生态。[方法/过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场景下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包括学科领域内的预印本与开放出版协同发展生态研究、出版社推动的预印本服务生态研究和预印本融入论文数据库生态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对二者协同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参与主体具有多样性、合作具有互补性、发展具有稳定性等特征;对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生态机制提出推进策略:出台相关即时开放政策,推动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融入学术社区与论文“数据库”系统,构建开放学术交流体系;建设国家开放获取基础设施,实现科学共同体学科化运营;遵循国际标准,完善预印本与开放期刊发布发表衔接流程。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调研2015年9月份在微信公众平台有内容发布的10家教育类CSSCI学术期刊,通过对比发布内容的单篇日均阅读量,发现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平台高质量原创比率较低、周期内发文数量与传播效果不呈线性关系、微信平台对于推送传统编辑形式学术论文传播效果甚微、平台用户的阅读密集行为多发生在下午和晚上时间。学术期刊在具体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坚持推广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布学术热点评论,分享学术经验;同时应丰富编辑形式,增强与受众互动,注重数据分析,拓展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学术研究环境需要图书馆为科研机构提供一个新型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针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文章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架构的学术研究平台,整合科研人员、研究工具与图书馆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于一体,为科研人员个人、群体和学科领域提供不同层次的应用,延伸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内容,以期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移动时代展览服务的需求特点出发,总结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的现状与挑战;提出在移动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展览信息发布应当实现立体化的投送,展览服务的核心表现应是整合高校馆藏资源,并实现适应移动终端特点的在线展览;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展览服务形式创新方面的应用,阐述“微”展台的发展和展览服务平台开放与互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夏登武 《编辑学报》2017,29(6):520-523
从内容生产、重构“传—受”关系、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3个维度分析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问题.提出:1)改变学术期刊生存逻辑——将学术内容采集“点”延成“链”,信息加工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2)重新定位学术期刊的“传—受”关系,利用互动平台让学术期刊回到学术共同体的中心,并把“小众”学术推向“大众”视野;3)根据不同媒介平台功能,拓展学术期刊传播渠道等实现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的路径,以使学术期刊获得立体化展示科研信息的传播效应,并在全媒体领域形成一个多层次学术信息传播圈.  相似文献   

15.
张丹丹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7(2):82-83,F0003
随着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从自身建设、扩展平台及互动服务三方面同步得到加强,以保证提供卓有成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学术报告是高校重要的学术活动,也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视频学术资源,但只有数量有限的师生能够在现场听到,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分享到,宜摄录学术报告,建立学术报告视频数据库,为师生提供在线学术报告视频服务。根据学术报告的特点,制定学术报告数据库的建设原则,采取适宜的建设方法与技术、发布平台,通过建立报告拍摄制度、制定流程与规范、打造摄制队伍、定期评估等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不断提高资源发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学术运营是数字出版平台实现科技期刊的知识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基础。基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英文数字出版平台Mednexus的运营实践,笔者提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的内涵,并阐明数字出版平台可通过网站/数字出版平台服务、文献推送服务、对接知识发现系统、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对接其他数据库或文献交互平台、对接学术社交媒体等不同的方式开展学术运营活动。进而,笔者分析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的现状,并从平台运营、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别阐述学术运营过程中的难点,为科技期刊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值得系统性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术是博物馆的立馆基础,学术交流是自然科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已搭建了以学术会议、学术出版与新媒体为主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体系,但在学术会议数量与参与度、学术出版物的影响力、新媒体平台互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需进一步重视学术研究与交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学术激励机制、丰富交流手段等,以提升自然科学博物馆学术交流的质效,促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朗 《编辑学报》2013,25(3):304-305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探讨青年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的必要性,参会的问题及对策。认为青年编辑要从"要我参会"转变为"我要参会",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促进自己快速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