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读者来信》是读者的阵地,是他们抒发胸臆、纵论时事、扬善贬恶、设计问策的园地。因此,《读者来信》的策划方针有别于报纸的其它版面,它必须让广大读者成为版面的主角。 让读者唱主角,一是版面上“亮相”的应以读者面孔居多,让读者走进版面,走进专栏;二是让读者关心的内容成为版面的中心。《河南日报·读者来信》版栏目的几次调整,都是“坚持以读者为第一”的宗旨,具体体现在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生产、工作和思想道德修养。一句话,把《读者来信》版办成读者的挚友。如《百姓话题》、《呼声与建议》、《为您服务》、《各抒己见》等专栏的设置,均体现了这一原则。即使看似与读者关系不那么直接的《社会调查》栏目,也是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意义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典型性强、影响较大的信访案件的调研性报道。但反映的仍是读者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并不会冲淡读者唱主角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时下,许多媒体都在绞尽脑汁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而很容易被现代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资源,它所折射的新闻信息也取之不尽。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就因为这些专栏或专版紧紧依托了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许多媒体千方百计去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很容易被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富矿。 各新闻单位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所以能够赢得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专栏或专版依托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读者来信所蕴含的信息是非常广泛而宝贵的。…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的特点在于包含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它不是由传播媒介向读者,而是由读者向传播媒介,提供议论和意见。报纸、杂志上刊登读者来信的专栏以及电台、电视台的来函节目,至少使某些人在某些时候能获得向公众和传播媒介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这个栏目具有社会“安全阀门”的价值,而对传播媒介自身立场来说,有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读者来信专栏由编辑或社论撰稿人主管,而其具体任务通常则由新来编辑部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械报》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读者来信》专栏里,开辟了“为办好《中国机械报》献计献策”的小栏目。到目前为止,一共发了来自各方面读者的二十几篇文章,反映了广大读者的意见和要求.这些“计”和“策”虽非大论,但颇有见地。编排技巧、充实内容、文章长短,更新栏目,无不涉及,不失为良计妙策.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8日,《经济日报》在头版二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封题为《铁路会不会拖小康建设后腿》的读者来信,并配发编辑点评《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这是多年来在报纸上很少看到的喜人景象,令读者为之感动。读者是报纸忠实的受众,报纸理应充分反映读者的建议和呼声。很多报纸开辟了《读者来信》专版,使之成为连接读者的纽带和桥梁。但是,往往一些很有新闻价值的“读者来信”,却被圈在了固定的专版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影响了“读者来信”作用的发挥。“读者来信”是一座“新闻富矿”,尚需慧眼的编辑们去开采。《经济日报》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注重编辑读者来信类栏目,在“读者论坛”里引导读者关注社会政治问题,以言之有理为标准,重视刊载各方意见甚至是与自己相反的见解,积极地为尽可能多的民众提供表达意见的公共空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报人们开创了编辑读者来信栏目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9.
《河南日报》一版的《纵横谈》专栏,专门刊发就实论虚的小杂感和随笔。“短”,是这个专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已编发的文章,大多是三五百字,最短的仅180字。作者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独到的见解直接贡献给读者,可以免去搜肠刮肚、寻章摘句之劳;读者不必掐头去尾,层层剥皮,马上就领会了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免去翻山越岭、沙里淘金之苦。所以,许多读者来信对这些文章表示赞赏。怎样才能把这种文章写得短些、再短些,做到“文字虽少,精髓犹在”,取得“少着几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呢?笔者根据自己编辑《纵横谈》专栏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首先需要作者在写作时能抓住事  相似文献   

10.
从《南方周末》的变革看中国时政新闻周报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辽粤 《新闻界》2006,(1):93-94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存在现象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文化周报起家,向社会时政周报转型,坚持高尚的文化品味,集聚有思想、有影响力的读者受众,南方周末记录着中国的时代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时代进程。因此,《南方周末》才可以在最自己的网站上堂  相似文献   

11.
期待在马年     
转瞬间 ,《新闻记者》改版已经整整3年了。3年 ,36期 ,每一期都是我们向读者交上的一份考卷。事实上我们的心情也确实如在考场应试 ,交上试卷时心里没有底 ,不知“考官”们能为我们判多少分。令人欣慰的是 ,我们所听到的反映 ,总体上还不错 ,读者的勉励使我们信心倍增 ,读者的意见使我们更加不敢懈怠。我们期待着在马年 ,在未来的3年 ,得到读者更多的帮助和指教 ,让我们的杂志层楼更上。本期的内容也是蛮丰富的。中国妇联前不久对大众传媒对妇女的影响作了调查 ,就传媒与妇女的相互关系、妇女受众对传媒的要求等问题作了分析。适逢“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报纸中简单的专栏、专刊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报纸的专栏、专刊在内容的单纯划分之外,已经出现以受众的社会属性为基础的划分以及立足于某类受众爱好的划分。各个报社纷纷在这个基础上,力图使报纸专栏、专刊“多元化”,专栏、专刊的内容更加“品牌化”。并且以专栏、专刊的“品牌”为核心,来牢牢锁定目标读者群体,培养目标读者群体的忠诚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当前 ,新闻谈话类节目在电视传媒中方兴未艾 (如央视四台的《中国报道》、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等 ) ,吸引了受众关注的目光 ,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无独有偶的是 ,在纸介质媒体中 ,一种类似的报道形式———“专家访谈”正悄然兴起 ,这种报道形式多见于周报 (刊 )中。有的报纸甚至开办了固定的专栏 ,如《中国经营报》周二刊第五版的《论坛导刊》。“专家访谈”是对传统的“专访”和“答记者问”报道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是深度报道形式的一种变体。它一般聚集于一个阶段内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活领域中的热点事件和现象、焦…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读者调查得到读者的信息反馈,是新闻传播界长期采用的手法,目的是为了调查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从而改进工作。传播学引进中国以后,新闻传播成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读者”的概念扩展成了受众(读者、听众、观众),传播观念也逐渐由“媒介本位”转向“受众本位”,传媒更加重视受众参与新闻活动的权益。在受众调查方面,也开始运用更加科学的现代化方法。 受众调查的做法较多,基本渠道是两条。一条是受众主动反馈渠道,主要通过受众来信、来电、来访,了解和研究受众收受新闻后的反响。另一条渠道是媒体主动“出击”,收集受众意见,方法可以有:电话访谈、个别访问、召开座谈会、实地观察、设立评报员,以及开展全国性、地区性和专题性的抽样调查。在众多的受众调查方法中,读者来信法简单、方便,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的报刊、广播电视事业中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日报于1952年10月1日创刊之后,就很重视读者来信工作。设立群众工作部,主管通讯队伍的建设,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在版面上,则设立“读者来信”专栏。这个专栏从各个方面反映群众的呼声、意见、建议、要求;表扬好人好事好风尚;开展批评、为社会伸张正义,也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信息,介绍科学常识,为读者生活提供方便。“读者来信”专栏设在二版下部,通栏52行高,每天见报。每次可容纳3000多字,约五至  相似文献   

16.
1999年第3期,改刊后的《芙蓉》刊登了“受众反馈”,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被编者平静从容地摆放在那里: 一位读者说:清新美丽的芙蓉花变成了有如摇滚乐般的火爆场面,赶紧翻开一页页往下看,更是从头凉到了脚。只见一页页大都是黑白模糊不清的画面,而可供观赏有价值的主体却变得那么苍白无力……另一位读者的意见却是:如用一言来形容新《芙蓉》,可说是“锐气逼人”。《芙蓉》的改变让许多老读者措手不及。1998年第5期上《芙蓉》刊登过一次读者来信,那些信还在平静地谈及长篇连载问题、名人传记问题。但这些讨论现在看来简直是“掩人耳目”。毫无疑问的,1999年的新《芙蓉》干干脆脆地与原来的模式发生了嬗变。它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原来的读者群,将自己定位到  相似文献   

17.
一些报纸都设有《读者来信》专栏。这个专栏一般都很受读者欢迎。但是,感到有个不足之处,就是提的问题不少,“回音”却不多。例如一封批评信,读者的一个建议,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18.
中央和地方报纸,都辟有《读者来信》专栏。唯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专栏办得较好,已成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专栏,不但篇幅多,坚持每周的星期六有一整版、星期三有半版多,而且各版经常刊登《来信》外,还以丰富的内容,精心的编排吸引读者。各种小专栏  相似文献   

19.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以来,河南日报推出了一个新专栏《天下评说》。该专栏撷取境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天下”人看中国看河南的新视角。截至目前,已刊发文章近80篇,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反响。《天下评说》还引起国内主要新闻网站的关注,其中绝大多数文章被新华网、新浪网等转载。《天下评说》引起读者和同行的瞩目,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因为这个栏目是在深入研究读者需求、研究国际报道以及传媒市场之后精心策划的,体现了新闻创新精神,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为读者了解“天下”打开一扇窗口开办《天下评说》专栏,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