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2.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4.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5.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6.
小分队采访不同于平常的采访报道,要求有深度、驾驭全局、服务于采访主题;其关键在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同一题材不同角度切入的新闻视角。据了解,有过这种小分队采访经历的记者不在少数。在相关的新闻教科书上,小分队采访报道是指:若干新闻工作者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有组织地做同一题目的调研或采访活动。也被称作采访团。这种较富中国特色的采访报道形式在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研、焦点事件、典型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被选派参加小分队采访,你要做哪些物质、心理以及业务上的准备?要想出色完成任务,写出有影响的报道,对记者个人素质提出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闻工作者,你有记者证吗?记者证有什么用处?有了记者证你就有采访资格了吗?记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5月底在沈阳采访野蛮拆迁事件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此类问题肯定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8.
驻外记者是我们的同行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向国内外的八位驻外记者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1、您是何时开始任驻外记者的?曾在哪些国家或地区工作过? 2、您用哪种语言进行采访?怎样获取信息与采访线索?在日常采访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应付的? 3、您在工作中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同总部联系?平均每月发稿多少?采用的情况如何? 4、您参加过哪些国际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您是怎样从争取时效、提高质量等方面同外国记者竞争的?您认为有哪些优势和欠缺? 5、您驻外时曾采访过哪些国家元首、政坛风云人物或当地新闻界知名人士? 6、您与驻在国的同行、其他外国记者以及国内其他新闻单位派驻的记者是否经常联系与合作?同当地别国驻外记者相比,您认为各自的短长何在(请举例说明一下您所认识的外国记者在敬业精神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从"红心鸭蛋"到"茶水发炎",一面是记者的社会责任、公众的知情需要,一面是随时会陷入的责难、非议,甚至道德困境、法律纠纷。隐性采访,这种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手段,让记者们爱恨交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隐性采访对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等行为的舆论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把握不好又会伤及自身,甚至影响到记者职业的公信力。在实践中,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可以进行隐性采访,对哪些人、哪些事又不便采用这种方式?在采访中,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做?为此,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哪些准备?隐性采访的底线和尺度在哪里?实践中应如何把握?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田径协会给你打电话说下午有个通气会,你准点到了,发现你的同行装满了一屋子;你希望能单独跟某位人士聊聊,他沉吟半晌,说提这样要求的还有几位记者,关系都不错,要不就一起谈了吧……当今的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体育记者,最大的感受恐怕就是采访的难度日趋加大:任何一个事件,都会同时有几家甚至十几家、几十家媒体同行到场采访.为了应付众多媒体记者,一些机构或单位这两年纷纷设立了"记者接待日"或"开放日",统一接待记者.记者采访,从以前的单打独斗,更多地演变为群体采访:场地是公开的,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公开的,接受采访的人的回答也是公开的,哪一个环节都不再有私密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报道的同质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同一事件,各家报道大同小异,读者看了索然无味.那么,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做出独家新闻吗?又如何能做出独家新闻?作为一名体育记者,笔者想结合同行和自身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面对酒宴     
干新闻,当记者,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走到哪儿吃到哪儿。饭要吃,酒要喝,这也没什么,只要不白吃白喝。可就怕面对酒宴,好酒好菜,满满一桌,记者一人,陪客一群,叫记者实在为难,吃也为难,不吃也为难。这是记者常遇见的场面。凡是这种场面,不用过问,一般是可以白吃不掏钱的。如果你想拂袖而去,来个“罢宴”,那么,请你考虑考虑后果,还想不想在此地继续采访。要知  相似文献   

12.
在采访中,记者特别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中的、有起因有悬念有结果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 怎样强化"事件意识"? 记者有没有"事件意识",对采访对象的体现、对新闻素材的挖掘都会呈现很大差异.如何强化新闻采访事件意识?  相似文献   

13.
我曾多次参与海内外重大灾难现场的采访报道,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认为在灾难现场报道中记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责任与道德首先,记者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在灾难事件的现场报道中,记者必须进行客观、准  相似文献   

14.
记者要采访各种人,而这些人多数是陌生的,采访的时间又是短暂的。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些陌生人敞开思想,道出肺腑之言?我认为,理解被采访者,是尽快打开被采访者心扉的钥匙。你真正理解了被采访者,他就和你有了共同语言,从而在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被采访者就会毫不隐讳地把心里话告诉你,使你达到采访的目的。 1986年春天,我到衡水汽车站采访车站服务人员和乘客打架的事件。这是一篇批评报道,而且时过境  相似文献   

15.
一位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常令采访对象尴尬不悦,甚至愤然拂袖而去,采访败兴而归。原来这位记者采访时经常跑题,提问不着边际,特别好提一些诸如“你多大年龄?”、“你的收入多少?”、“介绍一下家里(或个人情感方面)的情况”等问题,而且常穷追不舍,采访气氛骤然紧张,最后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6.
雷恺 《中国广播》2011,(11):71-73
记者在采访灾难事件时,本身也是灾难事件的受害者,新闻界必须重视记者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节。新闻媒体应该有对记者进行心理保护的意识,对记者进行灾前处置和灾后的专门心理辅导,记者也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报道中,热点、难点、重大新闻事件往往有很高的收视率,一般新闻却难做得有声有色.记者在日常报道中怎样实现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要找准观众"兴奋点",立足"感"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18.
记者采访权的界定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主要的工作方式,一般人都认为,新闻媒介及记者对于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任何事情,都有权进行采访。但是,现实生活中,新闻记者采访遇阻的现象越来越多,记者因进行舆论监督性质的采访遭致暴打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另一方面,记者因新闻采访侵害了被采访人的权益而被告上法庭,新闻单位及记者“败诉”的“新闻官司”,也不断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现有法律和新闻政策出发,对记者采访权的概念界定和具体限制作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驰原  张征 《出版参考》2007,(25):12-13
去年是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举办20周年,本刊记者对焦国瑛进行了专访,接受采访时,她反复强调的"激情"和"创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照焦国瑛的介绍,BIBF已经跻身世界书展前四位,那么,BIBF与书展的"奥林匹克"--法兰克福书展究竟还有多远?与法兰克福书展相比,BIBF的特色何在?本届有哪些创新?未来有哪些规划?带着这些问题,在第十四届.BIBF召开期间,我们采访了BIBF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代总经理焦国瑛.  相似文献   

20.
3月25日,我计划采访一名自学成才的聋哑摄影家。因找不到本人和无法直接沟通.就找到这位“名家”的父亲,作为采访切入点。谁料老者得知来意后,“啪”地关上门,让我碰了一鼻子灰。请教老通讯员,得知采访对象拒绝通讯员的采访是常有的事,他们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怕通讯员没名气。因你不是记者.无采访证.人家就要问你是哪家报社的通讯员?是特约通讯员还是一般通讯员?是全国大报的通讯员还是地方小报的通讯员?若是地方小报的一般通讯员,下边就没戏了!现在稍有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