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全国记协书记处会议决定,向全国老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荣誉证章。颁发的条件及对象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在新闻单位工作二十年以上者,及建国后参加工作、在新闻单位工作三十年者和一些解放区报纸创办初期曾参加过新闻工作,知名度较高,对新闻工作有突出贡献的老同志。对象是从事新闻业务(编、采、播、译、资料、校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3.
1986年底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曾向从事新闻工作满三十年的老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深受新闻界的欢迎,也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时隔三年,又有一批在新闻单位的同志工作满三十年,中国记协决定向这些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凡在新闻单位工作至1989年12月31日满三十年者,均可到所在单位申报,由单位统一到中国记协国内部组织联络处领取老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09,(2):57-57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8年12月9日上午,由中国记协举办的“继往开来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事业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中国记协一楼新闻大厅举行。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有关领导,中央新闻单位、首都新闻单位、专业报、行业报等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新闻院校、新闻研究机构代表170多人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三十有五时却选择了新闻摄影这一行,究竟是对还是错,当时心中不再有十八九岁时那份勇敢和把握。 人生也许总有某种尴尬。我在部队的14年里,干过文书、机要员、秘书、干事,被视为一介书生;如今在一大帮文人集中的报社,没有新闻本科的学历,又被视为一介武夫。搞新闻摄影,在不少人眼里,只要身体好点,头脑灵点,按快门就行了,写几行图片说明也用不着研究语法。然而,书生没有书生  相似文献   

6.
史应照,做过饭,喂过猪,养过鸡,还给死人整过容。年过三十不学艺。可是(?)他到四十岁时却做起了“记者梦”。有人讥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妻子说他:“别吃了五谷想六谷,好好当你的工人吧!”他不信邪,咬咬牙,跌跌撞撞地竟爬出了名堂.三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为报刊、电台写新闻稿件,其中88篇被新闻单位采用。讥笑的人伸出了大拇指。妻子也乐意地包揽了家务活,让他出去采访,让他静  相似文献   

7.
李忠云在《新闻战线》上撰文说:最近,笔者在一些单位获悉一种新的承包内容——新闻承包。它的发明者,旨在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扩大单位的社会影响。但是,不知它的倡导者是否想过,采取这种办法对通讯员施加工作压力,后果怎样? 某单位规定新闻干事每人一年必须在中央级新闻单位发表稿件八篇,省级新闻单位发表四十  相似文献   

8.
回首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转折"二字会从新闻人心底油然而生。伴随着社会转折,是人生和事业的苦乐。风雨三十年,中国新闻人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一起走过,并且,一直坚韧地走在前头。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闻与历史之间流淌着的是绵绵时空,在新闻与实现之间体现着的是良知与担当。正值《河北工人报》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河北工人报》集三十年精华的新闻佳作集面世了,这是我省新闻战线上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喜可贺!"行文方寸间,风云滚滚来。铁肩担道义,妙笔著华章"。该书汇集了三十年来河北工人报部分荣获过河北新闻奖以及优秀的新闻作品,收录业内人士的精彩点评,可谓洋洋大观,相信每一个阅读者都会产生敬意和慨叹。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萧笛时下提起《啼笑因缘》,恐怕不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张恨水办报纸、当记者,知道的人恐怕就未必多了。其实写小说在张恨水说来只不过是“副业”,他的终身职业是新闻记者。从1918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48年退职,张恨水从事新闻工作长达三十年...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和1988年,我写的两篇短新闻分别获得了江苏省好新闻三等奖和全国科技报优秀作品三等奖。区区“三等奖”本不值一提,耐人寻味的是,这两则新闻,一则题为《牡丹村持之以恒建设规范化农田》,另一则题为《新淤村提水养鱼改造低产农田获得成功》,写的都是小小一个村的事。但都有幸登上了同一家报纸——《江苏农业科技报》的头版头条,而且都能被推出去参加评奖。是不是多数新闻单位都看重“村级新闻”?恐怕不见得。笔者学习写稿近三十年来,这样的事碰到过不止一次:有时采写一个乡或一个县属工厂的新闻之后,就教于县里时常用稿的高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省以上报纸、电台没把握,一个乡的稿子打不出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千百万群众的事业。新闻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个部分。一个单位新闻改革的深入程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状况,是同全体干部群众的改革意识和共同努力的程度成正比的。许多新闻单位新闻改革深入不下去,甚至发生回潮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使新闻改革成为全体人员的共同行动。这些单位新闻改革的状况大体上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少数人反。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阵式,看起来是势均力敌,实际上改革者往往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3.
11月7日至9日,武汉大学新闻系和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了新闻理论讨论会,全国部分高校新闻系、新闻研究和新闻宣传单位,以及新闻出版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教授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新闻与宣传、舆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理论界的一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全国上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承包责任制,诸如工厂的产值、产量和利润,农村的责任田,机关的办公费用等等都实行了承包,这是改革的产物,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近,笔者在一些单位获悉了一种新的承包内容——新闻承包。它的发明者,旨在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扩大单位的社会影响。但是,不知“新闻承包”的倡导者是否想过,采取这种办法对通讯员施加工作压力,后果怎样? 某单位规定新闻干事每人一年必须在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发表稿件8篇,省级新闻单位发表40篇,市级新闻单位发表60篇。如能完成任务,工资奖金照发不误,另外还有一笔可观的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全国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猛增的大背景下,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普遍严峻,新闻专业也由前几年的热门逐渐趋冷。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业单位———主要是媒体,比培养单位———高校似乎更早察觉到,那就是问题不是出在数量上的绝对供过于求,而是质量上的不能与时俱进。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说,每年报考新华社的人不少,但符合媒体需要的人不是很多。一方面是中国急需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传媒人才,我们培养的传媒人才总体质量上要逊色于欧美传  相似文献   

16.
1994年7月,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我在湛江人民广播电台做了12年主持人。2006年8月,我调入岭南师范学院新闻系做教育工作,如今有8个年头了,但并没有带给我“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因为,虽然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新闻宣传相关的工作,但进入新闻单位的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成为优秀的新闻人了。这种情况不仅是由于就业形势不理想,还因为学生的职业化程度低,很难成长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这个词在外国新闻学著作中没出现过,是我国新闻界某些人的“创造”,指向被报道者收取报酬的广告宣传性新闻,即“收费新闻”。1984年前后,我国个别新闻单位出现了把广告编写成新闻发表以取得广告客户钱的做法,当时叫做“广告新闻”。对此,我国新闻界绝大多数人是反对的。1987年11月颁布的《广告管理条  相似文献   

18.
每逢年初,各单位都端出了全年的工作盘子。笔者在一家金融单位的工作蓝图中意外地看到了一个上稿指标。该单位去年被新闻单位报道过11次,今年计划定到15篇,当然都是正面的报道。笔者发现,定有这种上稿指标的单位还很不少。 一些新闻单位对本报记者和通讯员也会下达一个大致的上稿指标。完不成的,年终考核自然拿不到好评语,评劳模、先进也得靠边站。而最繁重的,大概是一些地方的宣传部门,对新闻干事下达的上稿任务都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有奖有罚,都与个人的福利、奖金乃至组织提拔挂上了钩。 指标到人,就要想办法完成。可是新…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1月下旬,在湖北省宜昌市这个小地方举行了一次影响颇大的经济新闻理论研讨会。这次会是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新华社湖北分社和宜昌日报社联合发起召开的。1987年5月,全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和科技信息报社曾联合在北京召开过一次经济新闻学术讨论会,但与会者只限于北京地区,外地只有人送去论文,无人参加会议。宜昌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2个省市,有60个单位,71人提交了105篇论文,被与会的专家称为小舞台唱了大戏。论文的作者有专家、教授,但更多的是地市报的中青年编辑、记者。论文涉及了经济新闻理论的许多根本问题,有的论文还提出了经济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构想,  相似文献   

20.
包东喜 《报刊之友》2008,(10):34-36
一、新闻阅评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新闻阅评作出过正式的定义,笔者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2002年最早出现对新闻阅评定义的表述:“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共鸣、看法、意见、建议,是分散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组织的、有意识的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