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在中国的常驻机构,在民国时期为学社在中国开展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为燕京大学国学领域的教育、研究等提供资助,在出版《燕京学报》和编纂引得丛刊、培养研究生等国学人才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论文从时间顺序、历任干事及开展活动等方面厘清办事处的发展脉络,完整呈现办事处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相似文献   

3.
1月9日,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我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受赠大型国学文典《四部文明》丛书仪式在北京举行。《四部文明》主编文怀沙和投资发行方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出版方陕西人民出版社及受赠方的代表出席了受赠仪式。《四部文明》丛书是我国古籍整理、编纂、出版的一个新起点,既考虑到所收文献的完整性,又照顾到学术体系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现任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在海外研学所著三书《书城风弦录--沈津学术笔记》、《书韵悠悠一脉香--沈津书目文献论集》、《中国珍稀古籍善本书录》为切入点,结合其师从顾廷龙、潘景郑、瞿凤起等国学前辈治书学艺的独特经历,阐发了惜时、惜福、惜缘乃是人生成材的大智略,阐述了沈著三书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国时期的学术名刊,《燕京学报》面对和凝聚的是以历史、考古、语言等传统中国学术为方向的,以北平学术圈为中心的,辐射全国乃至国外汉学界的学术共同体.其以引领与“规训”、发现和评价、沟通和交流等多种方式来构建这个学术共同体.这对当下的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2日上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中华文明大视野》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举行。应邀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团中央、北京大学和关工委、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部门、团体及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30多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近20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前来采访。出席会议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周慧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是民国期间重要的索引编纂机构,最兴盛时也只有10余人,却在20余年时间内编纂出版了64种81册《汉学引得丛刊》。通过对引得编纂处成员予以分析研究,揭示引得编纂处编纂古籍索引取得成功的关键。[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挖掘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中引得编纂处成员构成,通过钩沉史料,揭示各自生平、学术背景、学术思想及其在引得编纂处所承担的任务与角色。[结果/结论] 拥有精干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在古籍索引编纂方面取得斐然成就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国学大师柳诒徵主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精心治馆,整理旧籍,最早编辑出版了大图书馆馆藏总目,创办了《国学图书馆年刊》,名声大振,号称“江南之冠”.《国学图书馆年刊》是国内创刊时间较早、连续出版时间较长的图书馆馆刊.论文就如何正确评价《国学图书馆年刊》在近代图书馆刊物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剖析了《国学图书馆年刊》的特色,阐明了其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专业委员会与云南省新华书店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跨世纪出版战略研讨会,199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昆明召开。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青年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在会上作了《世纪之交出版工作前瞻性思考》的主题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陈昕作了《日本出版流通体系考察》的报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建设的需求逐渐增加,国学热悄然成为最近几年文化界谈论最多的话题。《论语》《中庸》《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国学作品从中央电视台走进了课堂,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国学作品的追捧,也为国学相关的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风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