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承秀 《图书与情报》2006,105(4):39-43
文章试从整个图书馆职业的视角,分析了美国图书馆职业对图书馆学教育质量和发展方向实施控制的机制,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资质鉴定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论文指出,美国ALA的专业资质鉴定制度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及其他面向整个职业团体的交流平台遥相呼应成为图书馆学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这一体系促使图书馆学教育不断改进和提高,不断顺应社会环境和整个图书馆职业的需求。尽管ALA的专业资质鉴定制度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但总的来说,这种质量监控程序不会消失,以类似制度指导、监控图书馆学教育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教育呼唤战略思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以“职业特征理论”和“职业控制理论”为依据,阐释了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承受的主要破坏力及其职业后果,呼吁我国图书馆职业将图书馆学教育问题提升为整个职业的问题,从全局高度对图书馆学教育危机进行职业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根据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结论,对当今图书馆事业边缘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过程]综合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系列研究的成果,对与当今图书馆事业边缘化相关的4个议题——图书馆学理论和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尴尬的图书馆学学科地位、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图书馆学学生职业背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①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参与实践,加强研究理论和教育对图书馆实践的专业化改造,可以解决图书馆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②专业化职业价值的展示与传递,是提升学科专业地位的潜在路径;③恢复图书馆学专业在实践中的话语权,重拾职业的专业自信,是解决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问题的最根本途径;④取消本科教育与提升未来职业者的专业认同感,是解决职业背离现象的可行方案.总之,解决图书馆事业边缘化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重塑对职业专业化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图书馆馆长和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的图书馆员的调查表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在变革中发展,认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日渐萎缩"的看法是片面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守与拓展"是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理想选择;目前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基本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改革的当务之急;图书馆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播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学教育领域与图书馆实践领域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5.
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文章认为中国大陆近一两年不少图书情报学系改名为信息管理系,反映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和相关职业的认识太缺乏自信,与国际同行相比走得太远。图书馆是永恒的社会基本设施,图书馆职业是大有发展前途的高尚职业,图书馆学完全可以不卑不亢地立足于世界一级学科之林。由于我们宣传自己不够,社会上才存在某种偏见,而我们不应屈服于偏见。文章对图书馆学教育目标和教育课程发表了一家之言。最后还专门对博士生教育谈了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近10多年来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正规教育、图书馆实践中存在的图书馆学边缘化趋势,提出了图书馆学正逐步被边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肖希明  唐义 《图书馆》2011,(3):35-37
论文分析了图书馆职业需求变化所导致的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近年来图书馆学教育应对图书馆职业人才需求变化的改革举措的成效与不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图书馆学教育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对职业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笔耘 《图书与情报》2006,(4):49-52,80
本文从美国图书馆学教育为实践输送人才的状况、教育被实践认可的状况以及教育对图书馆学知识创新的贡献三个方面考察了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对图书馆职业的贡献。研究发现,美国图书馆学通过人才输送、知识创新为整个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索传军 《图书馆论坛》2021,(5):20-25,29
文章首先从《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沙龙学术共同体倡议》《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行动倡议》分析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界的集体焦虑现象;然后以“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基于库恩关于学科发展的理论展开分析,发现我国仍然处于经验图书馆学时期,相关研究以社会热点为主,主要研究问题来自学科外部而不是学科内部。文章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发展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学本质上是关于“知识对象”描述、序化与发现的科学;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应该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管理为轴心、以知识服务为重心,构建图书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知识化"与"职业化"是近年来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两个导向.前者围绕"知识"构建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并推动学科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后者则是以图书馆职业为导向构建图书馆学理论体系,认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应以图书馆职业为目标和导向.二者的本质出发点、对"机构图书馆学"的态度以及对图书馆职业的认知存在差异.因此,文章提出了若干关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导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伦理教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职业伦理和职业竞争力,开展图书馆伦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图书馆伦理教育以图书馆职业意识、职业价值和职业规范等为主要内容,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贯穿于伦理建设与从业资格认证,以保证图书馆伦理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论文提出了图书馆核心职业的概念,分析了图书馆核心职业的变迁,指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从事图书馆核心职业的合格馆员,而以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为对象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同第三代图书馆核心职业--社会交流的要求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图书馆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国外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出发,探讨了中国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并指出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图书馆学教育是一个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未来图书馆将会发展成为一种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可移动、智慧服务的新形态,其资源全面融合、无缝链接;图书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进行文献服务,将会扩展到服务于国家战略。图书馆的五大重要使命包括:辅助科技创新,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传承历史文化,推动科学普及,引领学科发展。未来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掌握新资源环境下图书馆学理论、技术与方法,注重图书馆资源建构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科馆员使命感和能力的培育,提高大数据环境下资源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把在图书馆实习当作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职业核心价值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基于国外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界定,指出国内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中的三种误区,设计出以精致服务、保存知识、取用平等、引领学习、开展教育、竭诚合作、尊重隐私、倡导宽容和合理使用为内容的我国图书馆职业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论文华图专的学术风格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国际图书馆学教育大潮期的文华图专(Boone Library School)是中国正规图书馆学高等教育之始.文华图专在研究图书馆业务技术、借鉴国外图书馆学理论、推动国内图书馆事业、推进图书馆职业等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学以致用、中西结合、交流沟通和协作创新的学术风格,并对现代图书馆事业在图书馆学研究路向、学术研究组织化、理论研究实用化、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的职业导向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和深远影响.本研究对于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17.
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职业精神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即以图书馆职业为从业的价值标准,在理解图书馆职业的社会使命的基础上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感,以崇尚科学的精神来理解图书馆职业的责任意识,用职业道德规范来实践图书馆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国以后,中国图书馆职业从来没有缺少过核心价值观,但是那些核心价值观的确定过程,是一个自上面下的确立过程和图书馆职业对行政指令的被动接受过程.而始于2007年的中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具有了鲜明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图书馆服务宣言>表述的不再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政治任务,而是我们职业整体的理想宣示,也是所有从业者在工作中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承载中国图书馆人核心价值观的<宣言>的问世,恰逢最好的历史时期.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19.
国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正在逐步开展“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改革,文章试图对比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普通公开招考和“申请-考核制”的招生现状,并对报名条件、报名材料、选拔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通过解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招生改革的生态,凝练共性和规律,为完善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