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85年6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桑健同志的《图书馆学概论》,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桑健同志的这部专著,是图书馆学教育大好形势下的产物,必将给图书馆学教育以积极地推动和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馆事业有了蓬勃发展。事业的进步要求图书馆干部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从而又带来了图书馆专业教育的繁荣。目前,全国数十个高等院校办起了图书情报专业,有的省市还开办了图书馆中专,图书馆学专业的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也很兴旺,在职职工的图  相似文献   

2.
老读者的心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老读者的心声周文骏图书馆学专业期刊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图书馆事业的窗口,图书馆学研究的园地,培养图书馆干部的学校,图书馆联系广大读者的桥梁,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国际交流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学专业期刊无疑对于发展图书馆事业,推动图书馆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学专业继续教育体系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靠目前专业教育体系的职前教育 ,必须进行拓宽专业口径的改革 ,并建立图书馆学继续教育体系 ,以解决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与图书馆人才需求的矛盾 ,并从中探索出一条从根本上满足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图书馆学研究的人才需求之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专业理论研究与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特别是基层图书馆工作的实践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为了切实提高图书馆学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文提出了开源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走进图书馆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文华图专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开辟者,它的创办推动了20世纪上半叶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发展。文华图专在图书馆专业教学、图书馆人才培养和图书馆学术研究上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试论阻碍现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观念的因素赵长林(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规模教育始于现代,由三部分组成,即留学教育、专业教育和业余教育。无可非议,现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为中国图书馆事业造就了一批人才,为此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由沈祖荣、戴志骞等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理念、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推广,促成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诞生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图书馆事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介绍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图书馆法律法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以及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对俄罗斯一些知名图书馆的情况进行了专门介绍,旨在给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9.
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其所以发展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忽视了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建国三十多年来,全国培养出来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只不过三千多(包括函授生),长期以来全国只有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设有图书馆学系,培养四年制本科生,人数寥寥无几,虽然近几年已有十多所高等院校增设了该专业,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图书馆学留学教育、专业教育与业余教育三方面论述了中国近现代高等图书馆学教育的缘起与发展过程.指出近现代中国高等图书馆学教育虽有较多不足,但却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在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重民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王重民对我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的重要贡献:(1)发起创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并不断推动专业发展,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2)制定图书馆学系教学计划,组建图书馆学、目录学教研室,筹建系资料室,不断充实图书馆学系的师资队伍;(3)构建立意明确、反映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并亲自讲授大量专业课程;(4)注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计划并亲自编写大量讲义和教材;(5)尽职教育,倾心教学,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了众多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工作者。王重民在整理古籍、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创办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纪念王重民先生的意义在于:一是继承他以弘扬光大祖国优秀典籍为己任、献身工作和治学的敬业精神,二是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他在发展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近代以来重要的发展时期。在新形势下,“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新使命。在新时代的潮流下,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坚守初心、清醒立场、明确方向。[方法/过程] 从价值观判断的角度,厘清辨析图书馆学专业考生、图书馆学专业教师、图书馆界从业者三种不同立场的需求、看法、希望,回顾中国图书馆学学科的建设初心、发展历程、根本任务,探讨新时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结果/结论] 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满足国家文化发展需求。图书馆学学科的发展既不能以欧美模式为参照,也不能以满足考生、教师、业界意愿为目标,而是以面向国家文化发展需求建设为重任,扎根中国大地,坚定四个自信,走中国道路,为国家培养图书馆事业的专业人才和未来建设者。教师是学科建设的践行者,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判断的引领者,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学生、教师、业界应当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共同爱护图书馆事业和专业教育,为繁荣中国图书馆事业提供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ʱ���й�ͼ���ѧ�ķ�չ����(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君 《图书情报工作》2000,44(10):19-2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革变与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藏书发展、图书馆藏书整理、图书馆服务、目录学等我国图书馆学的传统学科或研究领域得到全面深;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图书馆学涌现了图书馆哲学研究、图书馆信息、标准化建设与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图书馆改革等新的研究领域和一系列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4.
从图书馆哲学概念和研究意义出发,利用已有的图书馆哲学研究成果,就“图书馆哲学”这一术语的提法、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关系、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必要性、图书馆哲学把教育哲学纳入讨论范围的必要性、图书馆学术研究应不应该以哲学理念作为始点、人文关怀与图书馆哲学的统一性以及图书馆哲学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图书馆2.0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倡导发扬哲学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5.
理论图书馆学视野中的数字图书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数字图书馆的研发大大地改变了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的走向。从理论图书馆学角度看 ,数字图书馆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它有可能创造一种全新的图书馆形态 ,坚定了图书馆人寻求新发展的信心。数字图书馆为理论图书馆学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6.
论文华图专的学术风格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国际图书馆学教育大潮期的文华图专(Boone Library School)是中国正规图书馆学高等教育之始.文华图专在研究图书馆业务技术、借鉴国外图书馆学理论、推动国内图书馆事业、推进图书馆职业等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学以致用、中西结合、交流沟通和协作创新的学术风格,并对现代图书馆事业在图书馆学研究路向、学术研究组织化、理论研究实用化、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的职业导向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和深远影响.本研究对于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17.
对国外图书馆学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是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一条捷径。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借鉴国外成果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我们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研究中为什么必须继续坚持有选择地、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图书馆学成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34年刘国钧先生出版了阐述其图书馆学思想的《图书馆要旨》。《要旨》汲取了他所学到的西方图书馆学知识,着眼于中国图书馆事业实际,全面说明了图书馆学的原理和图书馆的性质、功能、特点及其组成要素,以及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堪称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之作。《要旨》所表述的图书馆学思想既有杜戚的实用主义,又有巴特勒的科学精神,并有机地将其结合,避免了他们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最早提出刘国钧先生是“要素说”代表,是源于对他的错误批判。刘先生是提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第一人。他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是图书馆事业的性质、规律及其各组成要素的性质和规律。全面评价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中国近代图书馆思想、图书馆管理方法、图书馆技术方法等几方面,全面阐述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嬗变的影响。提出我们应不断借鉴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理念并将之应用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实践中,以期实现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再度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