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日,笔者到一个县采访,恰巧遇到一位在县报工作的朋友。在谈到向上级媒体投稿这个话题时,我的朋友直言不讳地说:“同样一篇稿子,我们自己投给某大报如泥牛入海;该报记者将此稿换上自己的名字却立马照登,有时想来真是气死人。”其实,笔者也常遇到这样的烦恼:1999年11月,笔者采写的一篇消息在自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刊发后,省内一家媒体次月也拿去刊登了,不仅剥夺了笔者的署名权,而且将导语中的时间“11月1日”随意改为“11月底”。被采访对象看到这张报纸便给笔者打来电话说:“这个记者的胆子真大,时间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本人是不领情的。”让笔…  相似文献   

2.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3.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4.
“暗访”这种以往偶尔为之的采访方式,如今已成为一些媒体常用的武器。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曾预言:如果说以前曾有记者因自己的新闻作品侵权承担了法律责任,那么今后肯定会有记者因为自己的采访方式不当而诱发事端,甚至会闹上法庭。笔者的预言不幸言中:2000年11月24日,福建泉州市丰泽区法院判决海峡都市报在同泉州湖美大酒店的一场官司中败诉。理由就是记者在批评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存在的问题时,引用了一段记者电话采访中录下的不知真实姓名和身份的“小姐”的话,而且未经核实,从而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据此法院判决报社向酒店赔礼…  相似文献   

5.
窦锋昌 《青年记者》2016,(16):13-14
说到当下媒体人工匠精神的缺失,我最先想到的是两件事. 其一,大概两年前,财新传媒的掌舵人胡舒立去一家媒体做了一个演讲,演讲后照例安排了问答环节,在场的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媒体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以及媒体的未来?”我当时恰好在场,对胡舒立的回答至今记忆犹新.胡舒立说:“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一个普通记者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记者,你只要踏踏实实写好自己的每一篇稿子就好了,媒体的经营以及未来走向是主管部门和社长、总编管的事.”  相似文献   

6.
春节放假邀了几个朋友小聚。言谈中,我拿出一篇稿子请他们“斧正”。其实,我是在炫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谁知,这几个三杯酒下肚的“工人老大哥”,却真事儿般地开始评头论足。老赵最踊跃,他喝了一杯酒拍打着稿件:“啊,主观愿望是好的,可怎么看着有点像文字游戏?缺真实感和现场感啊。”啥?看着这个属于“粗人”类的家伙,我心想他怎么还能说出如此的话,可脸上还得挂着笑容:“说得好,请继续指教。”老赵还真来神了,他又喝了一杯酒:“邵我就语重心长了。你们这些‘土八路’,得跟人家正规记者学,去采访啊。”好,  相似文献   

7.
这点不能说     
记者做久了就什么样的事都能遇到,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到,但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就是采访对象讲过的事不能报道,最难挨的时候就是当稿件完成的时候, 采访对象一个电话:“这个事情不能说!”最近,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接连遇到“不能说、却偏偏听到了”的故事,从记者的角度而言,只要采访对象所讲述的内容符合报道的要求,没有原则性错误,文章就是可以发表的,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媒体开始养成给采  相似文献   

8.
王庭僚 《新闻知识》2001,(10):41-42
蔡志军采写的消息《鹏城天才少年摘取肖邦钢琴大赛桂冠》荣获“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等奖。这篇报道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拜读了原稿和作者写的“采访体会”以及全部后续报道,似乎从字里行间找到了答案,发现这个“特等奖”留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记者如何对待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李云迪参加肖邦钢琴赛进入决赛的消息是一位读者提供给记者的。记者以自己的职业敏感,抓住这一有价值的线索,一边采访李云迪所在的学校,一边网上查看比赛情况。在10月20日清晨7时通过越洋电话获知李云迪获得金奖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近来,记者集体退场以示抗议的事件不断发生,先是陶虹在长春记者见面会上,因“违诺”单独接受了某家媒体的采访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抗议;后是周迅在南京因采访“三不准”而遭遇记者集体退场。我以为,记者的行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首先是维护了记者采访报道的独立性。媒体记者具有独立采访权,如何采访、采访什么、何时采访都要由新闻报道的需要来决定。但由于娱乐圈内明星的特殊身份,我们的媒体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某些不合理的限制,如什么能采访、什么不能报道、怎么采访、报道多少等等,否则,不是“封杀”采访,就是以报道“失实”为由对簿公…  相似文献   

10.
吴珂  胡革辉 《新闻前哨》2005,(10):37-38
近年来,娱乐圈、体育圈都流行一种“泛娱乐”的现象。在这种大环境下,公众人物和记者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既希望记者给自己做宣传,又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过度曝光。因此,这个特殊人群往往会因为职业或者个性以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对记者采访产生抗拒心理。打开他们的心理缺口,获得第一手的采访资料,是记者工作的第一步。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在采访公众人物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心理战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笔者却不这样认为。从事体育记者工作15年来,笔者已先后成功独家采访了近百位体育明星,其中不乏一些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并与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2.
一篇批评报道的优劣、成败,固然有许多因素起作用,但就采访而言,提问举足轻重。“问什么”、“怎么问”构成了“问”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般记者来说,采访中“问什么”大都可以心知肚明,而“怎么问”可能就比较难以把握了。笔者觉得,以下几点有助于解决批评报道中的提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记者采访是一门与人交流沟通的艺术,怎么在采访中得到有效的信息、获得事件的真相,需要媒体记者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艺术、思维逻辑艺术,最终完成有效采访。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形象     
写这篇短文,是由这么一件事触发的:某局组织新闻单位进行集体采访.接待十分热情,认真介绍情况,但没想到,有的记者在会上竞仰脸打起了“呼噜”,有的则自管聊天,使介绍情况的同志十分尴尬。会后,这个单位的领导大惑不解地说:真没想到,记者会给我留下这么个形象。此种情况虽属个别,但有些记者在采访中不注意自身形象的情况,确是存在。比如,有的记者同采访对象约定了开座谈会的时间,但过了一二个小时也不见人影;有的记者下去采访时,要这要那,把采访活  相似文献   

15.
在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记者不注重提问、不善于提问、不会提问的情况。随之带给媒体的遗憾是:电视画面亮点缺,广播节目精彩少。不要说奉献给受众满意的作品,有时连最初的采访也难进展下去。2004年夏秋之际,山西省一女青年寻短见跳了汾河,被一武警战士救起,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已经精疲力竭的武警战士:“这位好心的武警,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武警战士憋了一阵子后开口了:“我当时什么也没想。”——面对此情此景问话的记者首先脸红了:这么好的题材,这么有新闻价值的现场采访,当事人怎么就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组对刚刚辞职的央视原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采访报道。报道由通讯《狷狂黄健翔》、访谈《“一个人抵抗体制当然遭人讨厌”》以及记者手记《过度防卫与过度阐释》组成。出乎意料的是,黄健翔对这组报道极其不满,认为记者“为了自己的稿子的轰动效应,就把一篇未完成的采访发了”,并且痛骂记者“变态无耻”。当事记者则在自己博客及媒体报道中加以驳斥。正如《南京晨报》所言,事件“开始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在这个故事里,有  相似文献   

17.
笔者视听有限,不知“隐性采访”一词是不是自己的杜撰。如果是,我给它规定的明确的含义是:记者不亮明记者身份而主动进行的目的明确的采访。隐性采访有很多成功的例证。据笔者所知,国内新闻界最近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经济日报记者特邀一个读者,共同秘密察访鞍山市政府办公厅“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他们采写的《秘访“马上就办”——本报特邀读者与记者联袂采访记》在1989年12月29日经济日报一版头条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笔者视听有限,不知“隐性采访”一词是不是自己的杜撰。如果是,我给它规定的明确的含义是:记者不亮明记者身份而主动进行的目的明确的采访。隐性采访有很多成功的例证。据笔者所知,国内新闻界最近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经济日报记者特邀一个读者,共同秘密察访鞍山市政府办公厅“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他们采写的《秘访“马上就办”——本报特邀读者与记者联袂采访记》在1989年12月29日经济日报一版头条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应急性新闻采访?笔者的领会是指时间紧、任务急、条件差、采访难的采访活动。记者对这类采访把握不好,就会失去战机,造成遗憾;把握好了,不仅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锻炼、提高自己,使一些“不可能”的采访变为“可能”。 今年3月18日,笔者就遇到了这样的采访。这天上午,我接到两个采访任务,一个是中午1点40分在厦门宾馆乘车到机场采访回厦的全国人大代  相似文献   

20.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发问:“哎,你当时想什么?”“哎,你有何感想?”几乎成了发问“模式”。采访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记者的发问绝不应是“千人一腔”。如果见了谁都是“想”呀、“感想”呀那句老话,不但自己抓不住“活鱼”,而且被采访者会反感的。中国女排获四连冠时,有记者问郎平:拿下四连冠你是怎么想的?郎平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