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引文内容进行主题级学科交叉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针对学科交叉宏观研究不能刻画学科交叉主题,以及学科交叉微观研究仍处于主题挖掘研究阶段的现状,从内容层面解决主题学科交叉度计算问题,并构建学科交叉分类的量化标准。[方法/过程]首先,采集学术论文并解析引文内容;利用术语集获取术语和术语主题。然后,统计引文内容中的主题术语重复率。接着,计算学科间的主题学科交叉度。最后,基于主题学科交叉度分布熵,进行分类并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六个学科难以与医学在实践应用知识层面进行学科交叉;医学的理论基础与六个学科有明显的学科知识交叉。②学科交叉存在三种类型分别为:界内交叉、工具型交叉和界外交叉。综上,通过引文内容中的术语可以有效地计算主题学科交叉度,定量地研究学科交叉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引文耦合和概念格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探测方法。[方法/过程]利用Sci2工具获取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交叉耦合文献,利用ConExp1.0工具构建两学科交叉知识概念格;通过概念格关联规则挖掘和层次聚类,将两学科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细分为8个研究主题,揭示各研究主题的关联特征和对应的核心作者。[结果/结论]与传统的聚类树相比,该方法结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描述概念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可视化效果,而且意义更易于理解,具有更好的解释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引用情感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针对自动识别论文引用情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识别方法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克服基于简单引用频次计量无法区分不同引用情感的问题。[方法/过程]首先,利用正则表达式抽取出论文全文中的引文内容信息;然后,利用TF-IDF算法筛选出引用情感特征词,结合情感词典,利用情感分析技术对引文内容进行引用情感识别;最后,利用可视化工具展示出引用情感整体分布情况。[结果/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抗衰老领域论文数据集中引用情感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该领域正面引用占总引用次数的21%,中立引用占总引用次数的78%,负面引用仅占总引用次数的1%。与传统引文网络相比较,基于引用情感的可视化图谱可以有效识别出不同引用情感在整体数据集合上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科学网络中的重叠结构代表学科或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从重叠结构的角度研究学科或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方法/过程] 通过构建ESI高被引论文的共被引网络,利用改进BGLL算法实现重叠结构探测,并结合Guimera和Amaral定义的Hub节点指标进一步分析具有跨学科属性的重叠关系链接。[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重叠结构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科交叉的主题,并可以用于分析和探测潜在的跨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为了解我国标准文献的学术影响力, 以为标准文献的利用提供参考, 从标准文献的角度出发, 分析其被引证特征。[方法/过程] 选择中国引文数据库中1994-2013年标准类引文数据, 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 从标准引文总量、篇均标准引文量等方面分析标准文献的总体被引用情况和学科分布情况。[结果/结论] 标准引文量和篇均标准引文量占引文总量比例很小;各学科标准引文量差异较大, 工科和医科对标准文献的引用较多;标准引文数量和被引频次较高的专题集中于自然科学;大部分社会学科标准引用量为零;标准引文的半衰期整体上较长, 老化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学科间知识交流日益频繁,从个体引文网络和整体引文网络入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知识流动进行量化分析,对“新文科”背景下该领域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016-2020年23个学科450本期刊的论文引用关系为数据源,基于个体引文网络,从23个学科自身出发,根据学科互引关系确定模糊规则,利用Matlab进行模糊推理,确定学科知识固化程度;基于整体引文网络,运用“累积”的思想,计算学科知识累积流动率和累积影响力,根据知识流动情况划分学科类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语言学、体育学、法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较高,统计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最低;从整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将该领域23个学科根据知识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累积影响力最大。研究发现“累积”思想对学科的评价效力优于直接引文分析,能够挖掘“隐藏”的学科知识流动潜在信息,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晓娟  马梁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4):105-113
[目的/意义]通过探索出版年份对学术著作引文分布的影响情况及学科间的差异性,为合理利用引文进行学术著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BKCI收录的出版于2005-2015年间的学术著作为研究数据集,分析学术著作的出版量、被引频次的大小与分布以及学术著作的被引模式随出版年份和学科领域的变化情况。[结果/结论]各学科学术著作的出版量和被引频次随着出版年份推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相对大小差异显著。社会科学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学科的学术著作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学科,但其被引频次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被引频次的分布上看,各学科均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各学科学术著作的被引模式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学科交叉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意义] 学科交叉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学科交叉理论及实践的综述,分析讨论学科交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方法/过程] 通过对学科交叉理论及实践相关文献的系统调研、归纳和分析,结合对学科交叉类型和交叉动力学研究的综合分析,重点对当前已有的测度学科交叉程度的引文分析指标和学科交叉度计量的实践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当前的学科交叉研究分为宏观态势和微观内容两个层面,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学科交叉类型研究、学科交叉动力学研究以及学科交叉性测度指标研究.学科交叉的测度属性分为学科多样性和学科聚合性,其测度指标分为3类:学科多样性测度指标、学科聚合性测度指标和综合性测度指标.学科交叉度计量的实践研究可以分为3类:基于交叉度的统计指标的计量、基于社会网络指标的计量以及利用多种指标的综合性计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的扩散与吸收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与创新。提出一种量化指标测度与知识语义信息挖掘相结合的学科知识扩散过程探测方法,以期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扩散研究范式与方法,为学科知识管理及决策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方法/过程]在经典量化指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结合学科知识语义信息,对知识在学科中的传播扩散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学科知识扩散数量及主题特征;建立学科知识扩散Logistic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以社会网络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知识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其扩散过程符合幂率分布特征;不同学科吸纳和接受的领域知识主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社会网络知识在学科中的传播扩散进程正处于成熟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是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前提,从海量的文献中快速、精准地发现领域相关交叉文献有助于研究人员快速地把握领域学科交叉动态,识别领域学科交叉研究热点与前沿。提出基于Rao-Stirling指数的领域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方法,并以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为例,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过程]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文献,构建期刊缩写-全称-学科类别对照表,利用Python编程构建文献参考文献学科分布矩阵,利用R编程计算每篇文献的Rao-Stirling指数进行文献的学科交叉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将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文献按照学科交叉程度分为三个水平,以发现领域学科交叉文献。[结果/结论] 基于Rao-Stirling指数的领域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方法可以实现领域文献水平的学科交叉测度,并发现学科交叉文献,且该研究方法也同样可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探索学科间知识交流活动,明确学科结构,对其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观察其知识的流入与输出情况,包括知识从哪个学科哪些方面流入以及输出到哪些学科哪些方面。[方法/过程]选择图书情报领域12种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来源,以CNKI的学科分类为标准进行学科划分,使用可视化软件工具Gephi,从参考和引证两个角度探讨图书情报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情况。[结果/结论]图书情报学科与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综合、经济管理等学科联系紧密,学科结构趋于稳定;图书情报学科的参考总量远远小于被引总量;自引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和外部学科交流频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利用期刊零被引率对国内图书情报学期刊的零被引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究论文零被引的一些原因。[方法/过程] 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期刊零被引的计算方法,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国内14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零被引率。[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①14种期刊的零被引率整体较低,反映出这些期刊上的论文大部分被研究人员所引用;②根据13种期刊零被引率分布状况,可以将其分为"锯齿型"、"W型"、"下滑型"3种类型。③论文零被引的主要原因是选题太偏和有些研究主题不属于图书情报学领域。虽然研究了国内部分图书情报学期刊零被引情况,但研究方法和一些研究结论对于其他学科期刊的零被引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对期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红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71-77
[目的/意义] 时值As, We, May, Think问世70周年之际,期望通过该文被引情况的计量分析,揭示该文对我国相关学科研究的学术影响。[方法/过程] 应用基于内容的引文分析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As, We, May, Think的引用文献,在简单分析引用文献的年代分布和学科分布后,从引用文献的主题分布、主题分布演化特征来揭示该文的主要学术影响域,从主要来源学科引用文献的具体内容分析来证实该文对相关学科的学术影响范围与深度。[结果/结论] As, We, May, Think对中国的学术影响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尤其对图书情报领域、计算机领域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文章的被引频次一直是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每篇论文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以便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2006、2017两年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各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规律,采用同学科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形态最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先设条件,提出一种被引频次标准化指数——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 (简称PCSI,中文"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最后以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评选结果为例,将它们与论文所属学科全部论文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PCSI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反映了被引频次的线性差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文章的被引频次一直是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每篇论文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以便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2006、2017两年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各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规律,采用同学科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形态最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先设条件,提出一种被引频次标准化指数——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 (简称PCSI,中文"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最后以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评选结果为例,将它们与论文所属学科全部论文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PCSI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反映了被引频次的线性差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代科学创新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必然趋势,探究跨学科领域中学科的发展模式与演化路径,对于揭示跨学科领域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眼动追踪(Eye Tracking,ET)领域为例,对文献引文关系进行提取与学科标注,构建文献和学科层面的引文关系网络;计算各学科的他引比率、他被引比率和普赖斯指数,从宏观层面分析ET领域中主要学科的跨学科发展模式;考察不同阶段内部及不同阶段之间的学科引证关系,探究不同阶段各学科在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结构与角色演变;基于引文的中介中心度识别连接不同学科关系的重要文献,考察重要文献、高被引文献以及参考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ET领域发展的具体演化路径。[结果/结论] ET领域发展经历潜伏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呈现独立型、交叉型和学习型三种学科发展模式;各学科之间的引证关系随阶段变化逐渐紧密且分布逐渐均匀,神经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在跨学科发展和知识输出方面处于核心地位;ET领域纵向发展表现为独立型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横向发展表现为3种类型学科的深度融合,并呈现出"独立-线性-网状"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