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希望人民日报社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党和政府必须时刻重视和考虑的内容,通过新闻报道把这些反映出来,形成舆论,也就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包括批评报道,但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批评报道,它在我国已成为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 近几年来,地市报在加强舆论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明显起色。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各类晚报、都市报,尤其是与直观形象、冲击力强的电视相比,差距同样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罗先安 《新闻知识》2003,(12):26-2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难以有效开展,存在诸多困难。当前媒体要有效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媒体的重要职责 什么是舆论监督?李瑞环说:“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ABC     
舆论是社会公众的言论。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本质的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措施,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反腐败的重要思想武器。舆论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种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通过舆论监督能更好地改进工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舆论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起着特殊的监督作用。舆论不是任何个人的思想情绪,它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基本相同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近的看法,它是公众的意见、主张、观点的反映。舆论表达人心的向背,虽然它对任何人都不发生强制作用,但是它是一种不能忽视的精神的、道义的力量,有的时候,公众的谴责甚至胜于法律和组织纪律的处理。舆论监督的定义,李瑞环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沟通的一座连心桥;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新闻和舆论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新闻要关注舆论,传播舆论;另一方面,舆论要借助新闻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介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关于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了不懈探索,其思  相似文献   

8.
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时代赋予党报工作者的职责。就党报的新闻舆论监督而言,其实质,就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载体对社会进行监督;同时也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工作予以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借助于这一形式,大到可揭露党内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小到可批评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报纸的舆论监督,几乎可作用于宏观社会控制和微观社会管理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必须注意它的党性,建设性和合法性,舆论监督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所谓它的党性,就是必须找一个立足点.“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而不是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也不是站在党和政府对立面,进行所谓的“监督”.凡是政府应当做、已答应做并已做到的事情,应及时予以报道,这也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来东晓 《今传媒》2012,(11):25-26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必须要拓展舆论监督的领域,实现监督手段的多样化,在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上狠下功夫,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舆论,才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引导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社会大众通过新闻媒体同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相斗争的一种手段。它实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党报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通过舆论监督政府及全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传媒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莫以“无冕之王”自居──谈舆论监督中的媒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属于广义的社会舆论监督的一部分。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 然而,毋庸讳言,现在,有少数新闻工作者却借用手中的权力,打着新闻舆论监督的旗号,为自己、为小团体谋私利,或者借用新闻舆论监督达到其它方面的目的,给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造成不良影响,以至于人民群众对某些以“无冕之王”自居的记者很是反感和不满,对某些媒体上刊登的“批评报道”也不屑一顾。综合起来看,目前不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有以下几种现象: 以舆论监…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引导是舆论流向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后者,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虽然流向不同,但这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介所承担的职责。何谓新闻舆论的监督,李瑞环同志下了一个科学的、全面的定义:“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这里阐明了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新闻舆论的监督的实质:是人民政权主持下自觉地检查、揭露、批评违背人民利益的一切不良倾向,是人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了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内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方面,也是正面宣传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只有那些具有传播价值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否定性事物才可能成为媒体监督的对象。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原苗苗 《新闻爱好者》2008,(10):100-101
新闻舆论必须依法监督 所谓新闻舆论监督,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来反映不同人的不同意见,由此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并借助舆论的力量,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用的“话语权”,对各个社会团体、个人的工作和言论实行一种特殊的监督。以发挥媒体的抑恶扬善、扶正压邪、兴利除弊的社会功能。如同党和政府要依法行政一样,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不仅是医治社会痼疾的一剂良药,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自己当家作主权利的有效途径,也是其主人翁地位的直接体现。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是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不同,舆论监督不是通过具体的、带有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舆论的影响力来实现的。就是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发表意见或批评,提出建议,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然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当前由于舆论监督逾越法律界限,引发诸多新闻侵权诉讼,影响了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和监督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安全的舆论监督机制,新闻舆论要巧妙地利用法律规则,避免在舆论报道中违法损害他人利益。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新闻窗》2007,(5):118-119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监督客体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舆论都具有否定性评价特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工具,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丑象进行公正恰当的批评,把倾向性的意见汇集成公共舆论的力量,对政府机构等公共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力的监督和制约.舆论监督具有时效性快、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