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欢超 《新闻战线》2015,(7):156-157
结合数字时代的新媒体传播特点,分析目前我国公益组织在媒体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传播能力不足、网络服务渠道缺乏等,并结合公益组织的服务定位,从建设传播能力、优化传播流程等方面提出媒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7):45-49
公益2.0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公众利用网络媒介的公益参与度,也对民间公益组织的网络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民间公益组织运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与利益相关者开展有效的互动,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传播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其网络传播综合能力仍亟待提升。民间公益组织应强化其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升其网络传播的公信力和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信度,同时应与支持型公益组织持续合作,增强其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结合自身公益服务定位,优化网络传播的流程,以增强网络传播力,最终形成新型公益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其联系政府组织和贴近公众的传播优势,媒体不仅成为公益活动的报道者、推动者和催化剂,也成为公益组织实现公益目标的有效中介。媒体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开办公益培训班、开设公益专刊或报纸公益频道等公益传播,给公益活动带来全新的运作模式。本文结合常德晚报的一些做法,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公益传播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初令伟 《东南传播》2013,(4):106-107
一直以来,公益营销传播备受企业青睐。通过公益营销传播可以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品牌传播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给企业进行公益营销带来更大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机会。本文试着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公益营销传播环境的变化,以及应通过何种公益营销传播策略,来提升品牌价值,积累品牌资产,以期对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发展为公益事业传播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借助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能够深刻展现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受到新闻素材缺乏震撼力、传播人才缺乏等问题的限制,公益传播尚未形成明显的影响力。如何提升大众的公益意识,推动公益事业传播的升级,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公益从业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社会公益事业的传播现状,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提高大众知晓度,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史剑辉 《今传媒》2014,(12):36-38
利用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从"公益传播及参与、对公益机构的认知与评价、对公益传播中媒体的使用与评价、对公益传播的整体认知与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公益传播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新媒体语境中的公益传播,既涉及款物的捐助,也包括公益信息、公益话语的传播与表达。新媒体拓宽了公益传播的渠道,丰富了公益传播的内容,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公信力衰减、公益精神淡薄等问题。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协作人人参与的模式,有利于公益传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枫 《新闻爱好者》2012,(23):29-30
互联网时代构建了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微博、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移动网络、SNS社区等新媒体的兴起正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新媒体以其交互性、非强迫性、多元性、时空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宣传存在的一部分缺陷,在一系列公益事件中发挥出强大的宣传功效,其与公益的结合已成为趋势,而更多更好的结合方式则需要各公益主体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此同时,相关制度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手段的局限,使得新媒体公益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集结政府、公益组织、媒体等多方力量进行完善与解决。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7,(2):98-101
有关器官捐赠报道是带有鲜明公益传播特性的报道,日益受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青睐与重视。置身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语境,公益传播的内容和形态也正发生着改变。本文从作者的采访亲历出发,立足新媒体与公益传播的互动关联,以案例解析的方式探讨了有关器官捐赠报道的现状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体报道器官捐赠的突破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健康传播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健康传播中的大众传播,以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和媒体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为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媒体在大爱清尘公益组织扮演的三重角色,通过梳理大爱清尘公益组织的媒体策略,分析其现状,尝试寻找出几条公益组织获得媒体近用和媒体协同互动的策略,最终使民间公益组织的诉求充分借助表达的力量,形成一种基于媒体平台的公众表达,对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媒体也借助公益信息增强自身美誉度和公信力,实现公益组织和媒体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全球化时代,新媒体领域成为话语权争夺的前沿阵地,民间力量也日益进入对外传播格局。本文从新时期的形势出发,强调民间力量在西藏对外传播体系中的重要性,探讨西藏民间对外传播的实现途径和传播策略,以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贺义荣 《传媒》2017,(23):78-80
近年来,公益传播借助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传播方式的革新提升了用户参与公益传播的用户体验,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小朋友画廊"活动为例,分析其传播策略以及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此助推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丁亦佳 《今传媒》2013,(11):25-28
公共倡导是很多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组织重要的传播议题。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倡导遇到了新的问题。本文以《KONY 2012》为分析蓝本,通过分析《KONY 2012》倡导策略的得失,探究新媒体环境给非营利倡导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旨在深入探讨公共倡导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媒体公益传播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传播作为一个研究热点,逐步得以关注、尤其是媒体公益传播,国内研究者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异态时期的公益传播作了一些研究.本文对这一系列研究,连取有代表性问题进行植理与归纳,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14.
社群网站的兴起,为公益组织运用网络进行公益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国内研究较少有针对公益组织如何使用社群媒体的研究。本研究以四大公益传播策略,包括形象建立、资讯传播、公众沟通和议题呈现作为主要研究架构,以13家拥有加"V"新浪认证的全国公益基金会组织的微博主页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针对其微博页面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公益组织如何使用社群媒体与其公众更好地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对媒体来说公益理念及公益活动的宣传工作越来越重要。传统媒体在公益传播中有着长期的实践经验,本文分析了传统媒体在新时代公益传播中的自身优势及弊端,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与公益传播的特点,探讨了构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新模式以及这种创新模式的实现途径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国际传播力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传播力包括传播能力、传播效力和传播权力三个层面,媒介成为影响国际传播力的重要因素。新媒体时代赋予国际传播力新的特征:个体传播使得国际传播能力多元化,媒体传播中的文化因素和生活化因素增强了国际传播的效力,国家传播引发国际信息传播秩序失衡并导致信息霸权和文化霸权。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构建国际传播力的一种新途径。通过增强民众的媒介素养,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奠定群众基础;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为国际传播效力提升奠定专业基础;增强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为国际传播权力提升奠定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金甦 《出版广角》2016,(11):54-55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从而优化传播模式,提升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多元性、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存在的缺陷,互联网公益实践使"轻松筹"等微公益渐成趋势。传统媒体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载体,应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化,探索具有更佳传播效果、更好社会效益的公益传播路径,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做出媒体特殊的贡献,这也是传统媒体所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多种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微信平台,逐渐被开发出社交、通信之外的功能.其中,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公益传播,成为汇聚民众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新型微公益方式. 微信公益传播的类型 作为新型微公益载体,从传播主体、传播主题、传播形式等方面区分,基于微信平台的公益传播类型极为丰富. 从微信公益的传播主体来看,可分为传统公益机构或民间慈善组织开展的微信公益、各类媒体开展的微信公益、诸多企业开展的微信公益、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的微信公益、个人开展的微信公益等.从微信公益的传播主题来看,可以分为公益活动、公益新闻、公益人物、公益文化、公益话题讨论等.从微信公益的传播形式来看,可分为微信朋友圈公益信息转发、微信公益群传播以及微信公益公众账号推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经历了民间公益缺失到逐步恢复的过程,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到来进一步推动官办公益向民间公益,机构公益向人人公益转型,互联网颠覆计划慈善的旧思维,从慈善理念、参与形式、传播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以腾讯公益为例,探讨社交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