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杨武事件"为例从采访方式、新闻视角、法律道德、平衡报道四个方面分析了媒体介入热点新闻报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媒体应该的做法。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深深忧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也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希望对以后的该类报道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李某某强奸案"为例,选择四家门户网站的信息传播,深入解析网络如何在"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毫不避讳地传播,甚至刻意对其身份进行加工,以及专业媒体又如何在"网络民粹主义"的裹挟下无视《未成年人保护法》,违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原则所进行的报道。在网络民粹主义大行其道、视听被混淆的当下,本文进而重申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有关娱乐新闻恶炒事件接连不断,一些经过所谓"新闻策划"的假新闻也是层出不穷,凡此种种,不禁让人对部分媒体的责任错位现象感到担忧,在这个浮华、焦躁的泛娱乐化时代,媒体究竟应该关注什么?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再一次成为业内人士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传媒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媒体责任错位现象及其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4.
2016年1月,《安徽商报》报道了安徽宿州"贫困生请吃饭"事件,引起社会关注,相关单位的深入调查揭开了事实真相,将涉事记者和媒体机构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从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的失衡与错位进行剖析,重新审视新闻职业伦理道德,探索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5.
郭金金 《东南传播》2012,(8):173-175
"11·16"甘肃校车事件具有事故严重性、群体特殊性、事件延展性等方面的特征,事故发生后,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本文以"11.16"甘肃正宁县校车事件为例,简要分析了事件报道中不同媒体在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对事件报道中各媒体间的互动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发生了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人们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也就西方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某些西方媒体使用了拙劣的新闻造假手段,发布了大量歪曲事实、充满偏见的报道,严重违背了新闻的客观公正原则,违反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考察西方部分媒体在拉萨暴力事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中国新闻界"最出名"的记者,莫过于陈永洲。只不过这个"出名",并不是让媒体同行与有荣焉的骄傲,而是给中国记者行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霾"。2014年来了,"雾霾"仍没散去,"陈永洲事件"给媒体从业者带来的警示仍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不搞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这是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另外,该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脱胎于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报道者,在新闻传播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潜质。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应用,公民报道者的这一潜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参与新闻传播的层次在不断提高,从报道新闻事件到评议新闻事件,再到参与调查新闻事件。公众报道者参与新闻传播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对事实真相的追求表现得更为强烈。这一变化对整个传媒生态格局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比较视角,本文以人民网和新浪网关于"魏则西事件"的202篇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结合框架理论,从消息来源、报道基调、新闻来源、新闻类型、新闻框架等5个方面23个类目对比分析了两家媒体的报道构架。此外,本研究也关注了两家媒体在不同时间点对该事件的报道数量走势,对其新闻标题制作了词频分析图。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总结了其报道特征相异之处的主要原因,并为媒体如何报道此类舆情事件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受新闻价值、媒体社会责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儿童伤害案"和"灭门案"等恶性伤害事件的报道上,对报道与否的争论反映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矛盾与模棱两可。新闻专业主义体系、强调对新闻自由的尊重的自由至上主义新闻理论和突出媒体责任的"社会责任论"对媒体的性质、功能和责任进行了表述,但却没有也无法为所有新闻事件确定具体的报道标准。在缺乏实证研究以证明报道比不报道更影响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的情况之下,笔者强调媒体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的意义,并指出理论困境的解决无法一劳永逸,客观、智慧的报道是媒体规避社会责任风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是把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的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而"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在融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不乏标题党、抓人眼球的图片、"快餐"式的新闻报道。往往很多新闻热点报道热闹有余,深度不足。本文着重探讨了党报如何在新闻写作方面利用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2.
程前 《军事记者》2013,(1):22-23
当今时代,新闻媒体的触角可以说无处不在。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一出现,立即就会被各媒体所关注和报道。在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模式下,许多媒体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焦点聚焦在新闻事件本身,从而造成各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经常大同小异。那么,在这个媒体充分竞争的时代,如何实现新闻的独特挖掘,充分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消费需求?笔者在新闻实践中感到,在新闻事件的前伸与后延中挖掘新闻,是实现新闻独家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闻媒体中重大公共事件报道指挥工作的实际需要,将GIS与新闻应急报道业务结合,解决当前新闻应急报道业务中的痛点。对基于GIS的重大公共事件报道指挥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对业务流程、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9·3阅兵"新闻报道中应用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许多集成创新在媒体行业尚属首次,对重大公共事件报道指挥的工作管理模式、综合保障方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现代物联网式报道指挥中心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相较于传统新闻"严苛"的审核过程,网络新闻在"宽松"的环境下更易产生伦理失范的现象。就当下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现象为例进行分析,网络新闻在报道时,因过分追求舆论热度产生了一系列伦理失范的情况。包括对同类型事件的过度报道,对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缺失和未能履行媒体社会职能等。针对以上问题,在相应的报道中应谨记以下原则:把握"度"量,避免过度渲染;透过表层,垂直深度挖掘;尊重隐私,谨记媒体规范。  相似文献   

15.
成晓伟 《视听界》2012,(5):117-118
近年来,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访谈类和法制类节目,更是将某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作为拉动收视率的法宝,忽略了对未成年人(包括报道主体和信息接受者)所产生的影响。在我国,未成年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大约有3.8亿人,他们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意志能力尚不成熟。因此,在报道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事件时,媒体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宋倩倩 《新闻世界》2012,(1):177-178
媒体对深圳“联防队员施暴”事件的报道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口诛笔伐。众人责难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逼迫受害者回忆受辱经过。而媒体辩解,采访第一当事人是对新闻的尊重,是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是对新闻价值的挖掘。一方面是新闻价值以及媒介生存现状对轰动性新闻的需要,一方面是采访对象的感情,媒体应该如何选择?本文以“联防队员施暴”事件为例,试从事件的分析、挖掘新闻事件与维护采访对象情感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三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7.
张志杰 《东南传播》2015,(3):123-124
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和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自拍事件",都一度引发舆论风波,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两起事件均折射出网络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新闻报道、信息转载方面存在的规范问题。本文通过对"产妇死亡事件"梳理,分析"标题党"对新闻传播的危害,提醒涉及医患关系的报道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8.
姜雷 《新闻世界》2014,(2):40-41
公共卫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媒体有责任报道这些和人民生命安全最相关的新闻,但在实践层面上,由于传煤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欠缺,造成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炒作现象,既给自身抹了黑,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环境下,因为报道的半途而废,没有能够揭示事实真相和事件全貌,造成了事实上的新闻"烂尾",而让读者"悬疑"。随着舆论新热点的不断出现,这些"烂尾"新闻迅速被媒体和受众遗忘,除了浪费了大量"注意力"资源以外没有留下任何反思。本文以"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这一舆论事件为例,从角色定位、职业素养和媒体机制等方面分析了这一类新闻"烂尾"与"悬疑"反映出的问题,呼吁整个行业树立危机意识,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媒体从业者、媒体机构、媒体管理部门和新闻教育机构四方面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