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名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在这战乱的年代,作为林则徐好友的杨以增,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在自己的家乡山东聊城建筑了私家藏书楼。杨以增与林则徐交往甚密,曾被林则徐赞为“乃圣贤门中人”,并在陕西任巡抚时,荐举杨以增代替自己接任陕西巡抚之职。杨以增将藏书楼命名为“海源阁”,并亲题匾额。他之所以取名“海源阁”,是取《礼记》中的“先河后海”之意。杨以增认为:“学者应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也。”追溯海源阁藏书,还要从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1768-1838)开始。杨兆煜举人出身,论帖、品诗、读画,精鉴赏,又好绘画、收藏。他曾任山东即…  相似文献   

2.
聊城杨氏海源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红 《图书馆杂志》1999,18(7):42-43
鲁西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为清末著名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其鼎盛时期,曾使“孤本珍籍,精抄名校,悉集于聊城”,其残存藏书,亦早已成为历史文化瑰宝。 海源阁的四代主人 海源阁藏书楼,始于杨以增,止于杨承训,前后经历了四代主人,其中又以杨以增及其子杨绍和贡献最大。 杨以增,字益之,号至堂,山东聊城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九月至咸丰五年(1855年)在世。道光二年进士,分发贵州补荔波县知县。其居官颇有政绩,由知府、道员逐级摆升至陕西布政使。时林则徐任陕西巡抚,与杨相契甚深。道光二十八年,任江南河道总…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1785-1850),福建闽侯人,字元抚,又字少穆,嘉庆年间进士.曾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陕西等地为官,掌管军政、盐政、水利、漕务、河工等,从道台官至巡抚一职.清道光十七年(1837),林则徐出任湖广总督,主张禁止走私鸦片.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选婿     
这是清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吃过饭,一个人在院子里踱着步子。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听到夫人埋怨自己对女儿的婚事从不过问,林则徐知道,自己是该过问一下二女儿林普晴的婚事了。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选婿     
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刚吃过饭,夫人便埋怨他对女儿的婚事不上心.二女儿林普晴长得如花似玉,曾有不少官宦之家来提亲,林则徐都没答应.夫人的埋怨不禁使他想起自己被岳父选婿的经历,觉得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选婿     
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刚吃过饭,夫人便埋怨他对女儿的婚事不上心。二女儿林普晴长得如花似玉,曾有不少官宦之家来提亲,林则徐都没答应。夫人的埋怨不禁使他想起自己被岳父选婿的经历,觉得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读报纸上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文章,遇到这样几种说法: ——“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将二百余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6月9日陕西工人报《鸦片战争始末》)。——“1840年6月3日至2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英、美鸦片贩子被迫交出的20283箱(每箱120  相似文献   

8.
范平志 《兰台世界》2006,(17):57-58
林则徐于1832年补授江苏巡抚,其中两度出任总督。他在江苏任职的五年中,处理了清代极为棘手的钱漕、灾赈、水利、盐政、货币等实际事务。他面对地方上水灾、旱灾频繁、经济残破、官场腐败、民生凋敝的现实,进行了“兴利除弊”“、损上益下”的改革,试图“利国便民”,发展农商业,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以报“知荷圣慈体恤”,维护封建统治。一、林则徐以报国忧民之心,用精明干练的手腕,知难而上,妥善处理了漕务和赈务,维护了封建经济秩序林则徐到江苏上任不久,江南一带旱情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他接手处理焦头烂额的钱漕事务。他深知江苏…  相似文献   

9.
张小花 《兰台世界》2012,(22):37-38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福建侯官人,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历任清朝江苏巡抚、陕甘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和两广总督。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力主禁烟、抵抗外辱,是中华民族抗击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能臣,深受后世敬仰。除了虎门销烟、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等被人熟知的英雄事迹之外,林则徐作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10.
乾隆打着“稽古右文”的旗帜,下令纂修《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典籍,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基本结束。陕西先后两次呈进书籍102种,其中被《四库全书》著录8种,存目70种。陕西巡抚采进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展示了陕西的地方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1.
杨以增(1787-1856年),清山东东昌府(今聊城)人,字益之,号至堂,晚号东樵,死后谥端勤.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曾历任贵州、湖北县、府、道知事,再授河南开河道,转两淮盐运使,后擢任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权陕甘总督,总理粮台,转江南河道总督.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曾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省担任过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办理过民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政务.作为近代中国的伟大爱国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最为突出的贡献即为禁烟.道光十七年,当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禁烟问题争执不休时,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敏锐地认识到鸦片泛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主张严厉禁烟,并就权力所及,采取种种禁烟措施,"誓为中华除此大患",写就禁炯公文数百篇,其文洋溢着浓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出林则徐对待禁烟正义凛然的态度和誓死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决心.其中,谕体类公文数量最为繁多(见<林则徐全集·文录>).  相似文献   

13.
黄鸿森 《传媒》2002,(8):37-37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英帝国主义巨量鸦片的事迹是家喻户晓的。 “林则徐,烧鸦片”,说说可以,写在书面上就要用“销”,不能用“烧”,因为林氏是用化学方法销毁的,不是点火烧毁的。笔者阅读书刊,不时还可见到用“烧”的。例如: (1)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  相似文献   

14.
沈葆祯(1820~1879),字振宗,号幼丹,原籍浙江,1820年出生于福州,1847年中进士,历任江南监察御史、九江知府、赣南兵备道、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后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居官颇有政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清朝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诞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左营司巷内的一间小屋子里.其父林宾日,字旸谷;母陈氏.对于林则徐的籍贯,史学界并无异议.但是,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徐市有人向常熟市文化局写信称:当地民间传说林则徐并非闽籍,他本是徐市一位在明朝做过工部尚书的人(徐栻)的后人,因家境败落而在幼年被闽籍林姓人领养至闽的;他之所以叫“林则徐”,就是反映了这层意思,等等.常熟市文化局对这封人民来信作了批示,要求市图书馆进行核查.常熟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对信访人“爱我常熟、建设名城”的出发点由衷地赞赏,但认为对历史的考察必须重证据.为此,我们在馆内外对林则徐的原籍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复查.  相似文献   

16.
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广州所组织的译报活动,向为史学界所注视。解放前就有人对此进行探讨,近年来研究尤多。无论在史料发掘或者理论阐述方面,都有很大进展,硕果累累。可是,与此同时,研究工作中也出现若干模糊的说法,有待讨论澄清。中国报刊史论著中,最早论及林则徐译报活动的,也许是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了。可惜的是,该书史料有重大差错,该书说:“时客林幕者为魏源(默深),倡议译报最力。”我们知道,林则徐组织译报时,魏源从未到过广  相似文献   

17.
无欲则刚     
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时,给自己的府衙亲笔书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用上联告诫自己要有“海纳百川”一样的胸怀,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以下联砥砺自己坚决杜绝私欲,就像高山那样刚正不阿。往日读此联,多有感于“有容乃大”,今重温此联,倒思索起  相似文献   

18.
"丁戊奇荒"与教会救灾--以山西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英霞 《历史档案》2005,(3):93-98,122
1876年到1879年,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其灾情之严重、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是世上少见的,史称“丁戊奇荒”。华北五省之中,山西尤为严重。巡抚曾国荃在1877年的一份奏折是这样描述灾情的:“晋省去年秋收本歉,冬雪又稀,入春以来,  相似文献   

19.
“饮差大臣”与“抖搂精神”晓徐“饮差大臣”,“抖搂精神”。这不是笑话,而是出自某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一书。该书误既多且离奇。如:第4、5页倒3行、正1行,讲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时,给林则徐加“差大臣”衔。显然,“饮差”乃钦差之误也。第13...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藏书事迹后人知之不多,从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资料看,林则徐也是清末福建一位较有影响的藏书家。后人林尊彝说他的“藏书虽未见宏富,然所藏皆有用之书也”有《云左山房书目》可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