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观鹤     
张佑臣 《新闻传播》2006,(7):F0002-F0002
张佑臣,《农垦日报》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在从事新闻摄影同时,忙里偷闲搞些摄影创作。创作中,他发现了丹顶鹤——朱冠雪衣神鸟——的美处:常梳雪翎不染泥,万里往复不分飞。于是,他春拍夏也拍,秋拍冬也拍。去年拍,今年拍,明年还要拍,拍得作者与鹤之间达到了如影随形的地步,拍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拍出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拜,拍出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追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期刊主编,在确认期刊定位后,面对市场,通常要考虑设计期刊的节奏问题。我以为,“四个半拍”原则在现阶段可以帮助主编谋划期刊。这四个半拍分别是快半拍、慢半拍、高半拍、低半拍。一、快半拍任何期刊当然都希望比其他媒体、比同类刊物要快,选题要新。一般来讲快是指期刊报道事件的速度。但期刊比报纸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速度肯定慢。那么期刊的快应当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这个快应当体现在期刊对事物的预见性,比如美国的《商业周刊》曾经最早提出“亚洲金融危机”问题。《商业周刊》有个口号是:我们并不只是倾听商界…  相似文献   

3.
旁敲侧击     
会议摄影或者说会场摄影,可以说是中国新闻摄影中一道避无可避的“坎”。尤其对于党报来说.政务新闻是重中之重。既然逃不开,就要想尽办法把“开会”拍好。摄影记者都知道,拍会议是块难啃的“骨头”,通常环境单一、光线差、人物变化也不多,以往拍会议无非就是“排排坐,拍人头”。  相似文献   

4.
快是新闻摄影的第一要素,拍摄风光、人物肖像或其他场景,允许思考,拍不好可以重拍。而新闻摄影,却是稍纵即逝,既不允许等待。也不可能重新组合,重新摆布,重新拍摄。  相似文献   

5.
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编辑出版了一本《当代摄影大师》,书的副题是“20位人性见证者”。其中第14位是尤金·史密斯。史密斯一辈子都在干新闻记者,1958年曾被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家之一。书中这样评价史密斯:“他不理会什么样的表现才够得上艺术水准,他只拍人,只拍受苦受难的人,只拍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只拍为别人而付出的人,只拍需要大家去关心的人。”能够印证这一点的最典型的作品,同时也是史密斯新闻摄影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就是他的关于日本“水俣症”的图片报道了。水俣,是日本九州熊本县的一个小渔村。渔村附近有一…  相似文献   

6.
(1)数码小品摄影小品是一种常见摄影题材,它要求摄影者用微观的眼光去看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多年用胶卷创作小品的过程中,我拍过汽车车体上的反光,拍过斑驳墙皮上的蜗牛,拍过荷叶上的晶莹水珠......但是我明白,这些照片得来多么不易。在外奔波一天,...  相似文献   

7.
探寻陈晓卿的纪实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其实在拍我的心当笔者问及陈晓卿,《远在北京的家》和《龙脊》之所以能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连续“赡宫折桂”,他作为主创编导,在纪实创作上有什么诀窍时,陈晓卿说出了一句令人意想不到的话:“与其说我想拍别人,倒不如说我想拍自己,想拍我的心。”不待我发问,他又忙补充道:“电视纪录片当然是客观记录,可是,客观现象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滋润,用自己的情感去认同,心灵没有受到触动,情感不曾掀起波澜的题材,拍出来就很难有生气。”陈晓卿的纪实“诀窍”,应该说,涉及了当前电视纪实的一个重要理论话题──纪实主体在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8.
董岩 《今传媒》2006,(7X):6-10
“要站着拍而不是跪着拍” (1992年2月,首都电视界举行了一次《望长城》的研讨会。刘效礼的老领导、原新闻部主任夏之平说,我是看着刘效礼长大的,长城挡不住他,我相信他还会有大作品问世。)  相似文献   

9.
胶卷有黑白彩色,彩色胶卷又分反转和负片。为了得到彩色照片,绝大多数摄影者包括初级发烧友是拍彩色负片的。拍彩色负片全国到处都能冲卷扩片,宽容度又大,废品率低。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大战愈演愈烈、新闻作品日益快餐化的今天.党报的工作指导性报道还能在各方面共鸣读者吗?答日,能。其奥秘在于。新闻报道的思想性要领先广大党政干部读者的认识半步。一步行不行?不行。其道理与市场经营中竞争理念意识快半拍或一拍相同。快~拍者。由于太超前.极有可能因大众的不认识、不认可而成为烈士:同步者如同滴水汇人大海。以其平庸立即被淹没;只有快半拍者.因为领先的适度。赢得各界叫好,独享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声像档案》2003,5(6):50-50
呈小姐在影楼拍一套艺术照,和影楼老板合同约定照20张。影楼老板为保险起见,就多拍了10张。昨日,因这10张底片的所有权,双方发生了争执。  相似文献   

12.
低头之魅     
如今小清新们拍写真或拍婚纱必备POSE之一是低头。最好羞答答地低下头,做“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状,要低眉敛首的古香古色才正点。  相似文献   

13.
我刚刚涉足摄影领域之初,一位摄影界的权威人士在看一幅拍虚了的照片时说:“摄影,第一重要的是拍实!”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华辰春拍新闻发布会上,见到几件有意思的小画,均为一些当下美术界知名人士的早期作品,尺幅不大,画面也不复杂,估价也不甚高。这种作品通常为各类收藏者所喜爱,属于易为拍场制造活跃气氛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漂流     
“漂流。是本次作文的主题,在构思它的时候,我正在湘江的夜风里拍对岸五城会的焰火,拍这个城市繁华的灯景像一片闪烁的海洋。漂流,从那时开始,或许是很久以前我就开始了实践,实践这个主题,虽然现在才被确定。”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8,(3):61-67
智能手机的出现与进化,改变了自拍图像的拍摄、观看、处理方式,使得自拍由"平庸图像"转化为"视觉奇观"成为可能。在"呈现"自拍景观之时,自我的身体图像具有审美、叙事、交际等功能。而在对景观的"凝视"与"消费"之中,自拍图像的功能逐渐被异化,进而自拍实践沦为景观资本赖以压榨的数字劳动。面对自拍景观的权力宰制,个体可以将自拍图像作为图像政治的工具,以期通过自拍实践实现自我赋权,进而促进主体的自我反思与认同,呈现主体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7.
我怎样拍《致命的假药》四川价格报谢明刚1996年3月15日上午,我到省工商局、省消协设在成都人民商场门前的投诉点采访。大约在午前11时,我突然发现一位捧着遗像的妇女向投诉站赶来,便立即抢点拍摄。周围的同行们也蜂拥而来,前推后挤。我拍了10多张中景后,...  相似文献   

18.
个人"DV"如何在电视新闻中发挥监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新闻记者》2003,(4):56-57
关于个人“DV”及DV作品“DV”是英文单词Digital(数码)和Video(视频)的英文字母缩写,意思就是数码视频。“DV”一词来源于1995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生产出的第一代DV(数码视频)摄像机(以下简称“数码摄像机”),由于其体积灵活、使用便利、性能优良、价格适中,这种数码摄像机很快便在专业影像圈中流行开来。“DV”一词就逐渐成了数码摄像机的代名词。随着DV在普通百姓生活中出现,一些人也掌握了影视拍摄手段,以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影视制作,一下子变得简单而容易。拥有了DV的百姓想拍什么就拍什么,高兴怎么拍就…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自拍(selfie)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消费者用以展現自我的潮流。本研究以Ajzen(1985)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并且加入自我概念予以延伸,进而探讨消费者的自拍行为。本研究收集了202份消费者的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拍态度、主观规范会对自拍意向产生正向影响,而自拍意向会对自拍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主观我、社会我以及理想我皆会对自拍态度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本研究进一步讨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研究与营销意涵。  相似文献   

20.
"等拍"分为"有预期等拍"和"无预期等拍"两种类型。"有预期等拍"包括事先通过审美观察和审美判断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事先通过询问拍摄对象或知情者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事先通过熟悉环境和了解被摄对象的行走路线所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三种形式,它们是挑选目标、"坚守阵地"的一种行动,是捕捉最佳时机的一种功夫,是创作优秀纪录片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