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统计数据出发对网络舆情与政府的密切相关性进行论证,围绕网络舆情的特性,提出知识本体、知识需求本体和知识节点的相关概念,并依据知识场原理构造网络舆情的需求空间模型和政府知识本体的空间模型。基于知识网格和知识地图的技术,建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节点层次模型和政府知识服务网络的物理拓扑图,解决网络舆情知识供需之间匹配与互联的结构性问题,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知识发酵和知识供应链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构建知识发酵模型。由于知识供应链的运行机理与生化理论中的生物发酵过程具有相似性,借用生物发酵理论提出基于知识发酵模型的知识供应链的构建,并探讨基于知识发酵模型的知识供应链的运行机制,从而实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不同知识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创新离不开知识网络,跨越组织边界进行知识创新已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探究知识创新在知识网络中的形成过程,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为丰富知识管理理论,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支持。[方法/过程] 通过对网络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知识创新一般过程,了解企业网络关系嵌入、网络结构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及获取行为,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结果/结论] 组织知识创新一般需要通过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创造及知识利用过程来实现。处于网络中心的企业应通过网络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进行外部知识搜寻,实现组织外部知识获取。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是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创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知识供应链模型以崭新的视域应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加速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转移和共享,提高知识的增值和创新。在应用知识供应链模型进行图书馆知识服务时,应强化知识服务技术、搭建联盟互动的平台,并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最大限度的实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共享、增值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组织知识共享模型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两大根本任务之一,组织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从组织知识共享的形式和途径入手,在分析已有知识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鉴于本体的特征及其对于组织知识共享的优势,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共享模型,并以实例介绍和分析实现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如RSS技术和基于本体与语义Web的共享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应用,探讨信息共享空间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模型。由于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具有相关性与互补性以及信息共享空间为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是可行的,但是面临来自于观念、技术、功能、内容、交互性等方面的障碍。利用模型方法设计面向代理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该模型把多代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电子化学习系统集成起来,能够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提供校园范围内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  相似文献   

7.
信息共享空间之所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因为它是一个知识转化和创新的空间,但是这种转化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知识螺旋模型,这种模型有其局限性:单维、闭合和线性.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知识的转化提供了复合的发生空间和科学的动力机制,这些因素促成了共享空间的知识螺旋转动的多维度、多层次和非线性.因此,这种空间的知识螺旋和知识创新的效率将会更高,社会适应性会更强.  相似文献   

8.
情报空间构建:情报学的新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交流的S-C-R模式为基础,结合情报学研究范式的转移和整合,提出由组织-传递-利用三个维度构成的情报空间概念模型;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螺旋理论,对情报空间中的知识形态及其动态转化进行探讨,划分出情报空间中的显性/隐性知识区域,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于情报空间的影响;提出显形知识-隐性知识、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物理空间-认知空间等研究层面的整合应成为情报学发展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知识拓扑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及运行效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向量空间的知识拓扑结构模型.该模型将组织中独立初创性知识和派生知识的全体构成一个n维向量空间,并与其伴随向量空间中的向径相对应.从初创性知识到派生知识的过程就转化为n维向量空间内对应向径间的线性组合,对知识的正逆向搜索、知识动态变化等操作通过相应向径间的内积运算来实现.该模型能够清晰地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搜索性能等方面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共享范围的扩大和共享程度的提高,知识安全逐渐上升为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知识传播作为知识链的关键环节,对安全的需求尤为突出。从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提供者互动的角度出发,以信任为中心讨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结合传统信息安全的访问控制技术、信任评价机制、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组织知识传播安全模型,并简要阐述相关技术实现策略,以期对组织知识管理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从绩效棱柱的视角,提出显性知识立体管理模型。模型中,基础服务面向知识组织棱展开,读者共建面向读者满意面展开,分别代表知识与人的认知水平的推进。加强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应从4方面入手:以读者为本,授权用户,促进信息资源使用;着眼知识的析出与利用,建立激励机制;直接面向读者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构建信息共享空间,促进人际互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学科馆员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是目前图书馆界最流行的一种服务,其核心是资源和服务。而人员的配备及其服务能力却是评价一个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优劣的决定因素。因此人才培养成为高校图书馆在其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科馆员因其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所以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内在潜力。本文立足图书馆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重新定位学科馆员角色,并加强学科馆员培养,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信息共享空间(IC)是开放获取运动背景下兴起于北美和欧洲等地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和新型服务空间,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物理层、虚拟层、支持层三层结构,为用户提供集参考咨询、信息素养培养、学习、协作和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2010~2011年国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集中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Web2.0环境下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是满足用户知识共享活动服务需求的重要平台和场所。文章在界定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运行需求,构建出包括知识共享平台、知识资源供给等模块的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15.
公有知识数据库的公共获取是信息资源传播、交流和获取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目前公有知识数据库公共获取方面存在的障碍,提出适宜我国公有知识数据库的公共获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其目标是通过协作的方式,多方面地为学习者的知识创造提供更快更准确的学习支持以及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文章在总结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使命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在开展学习共享空间方面的对比研究,来探讨公共图书馆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模式与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信息共享区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创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信息共享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信息共享区服务的特点,在全面性、科学性、指导性、定性分析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等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以评价信息共享区服务质量为总目标,以服务过程、服务内容、资源及用户感知度为制约层,并从各个角度确定子目标,构建信息共享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吴浪 《图书馆》2012,(1):103-106
自主学习模式是现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信息共享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适应大学生学习方式变化而创新的服务模式,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自主学习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和构建原则,提出打造大学生实践自主学习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将知识融合的概念创新性地引入政府决策中,通过对具有多重决策支持价值的海量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利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法/过程]基于不同类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决策支持价值,分析决策驱动的领域知识融合服务需求与功能定位,据此构建面向决策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领域知识融合服务模型,并以政府网站发布的“‘放管服’改革”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知识融合为例,对模型的应用场景进行案例描述。[结果/结论]模型能够为当前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