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无疑,办刊应有读者意识。为读者想得周到,是检验刊物读者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志。 手头订阅的刊物不下几十种,但我以为《词刊》杂志为读者想得是比较周到的。一是生僻字为读者注音释义。比如《中国古代女词家系列——百里傒妻》一文,有4个生僻字都分别注音并加了解释。这  相似文献   

2.
这一节我们要谈一谈刊物的主编. 一、万鸟主编及其他在我们谈论之前,我先讲一则轶事。有一本杂志,名叫《万象》,创办人聘请了一位主编,希望能把杂志办得生动、活泼,包罗万象,让广大读者都喜欢。这位主编喜欢养鸟,鸟类是他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东西.他认为大家对美丽的鸟儿一定也感兴趣,或者也应该像他一样感兴趣,所以,鸟类随着该主编人主编辑部而进入刊物——封面是珍禽异鸟,文章是鸟的奇闻趣事,不上半年,《万象》杂志便鸟言鸟语,啁啾一片了。结果呢?杂志由《万象》变成《万鸟》,读者渐渐离去.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普期刊对读者的吸引力减小,刊物订数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如何使刊物常办常新,保持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自然就成为办刊人共同关注的话题。新意从何而来?这是一个棘手的但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在《农业知识》办刊工作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农业知识》是山东省农业厅于1950年创办的一个综合性农业科普月刊。几十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农民,为科技兴农服务,为振兴农村  相似文献   

4.
由《光明日报》主办的《老人天地》杂志,多年来深为广大读者尤其是老年读者的喜爱,图书馆报刊阅览室一直保留订阅这  相似文献   

5.
继人民日报社编辑出版的文艺杂志《大地》在1981年12月29日该报第7版上谢别读者半月之后,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政治思想刊物《新时期》又在《人民日报》1982年1月12日第7版上刊出谢别读者的公告。由于自己是这两种刊物的热心读者,所以对它们的停刊有些惋惜。但想到,它们应需而生,适时而止,又为之高兴。在全国的刊物中,我不敢妄断这两种刊物是属于办得最好的之列,但我想至少可以这样说,它们是办得不差的。以人民日报社和北  相似文献   

6.
杂志的风格     
杂志的风格是杂志的生命。一份杂志创办以后,应该展现与众不同的风采,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花色和芳香吸引读者,在杂志的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与人雷同,别人取代了你的位置,你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韬奋总结办《生活》周刊的经验时曾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这种尾巴主义的刊物便无所谓个性或特色;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千人千心,百人百面,杂志也一样,应该不苟同,不盲从,自…  相似文献   

7.
首先我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向《上海档案》创刊17年、出版100期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代表新闻出版局,感谢上海市档案局的领导以及《上海档案》编辑部和全体同志为上海出了这么好的一本刊物。中国现在有刊物8000多种,其中上海有600多种。我国的刊号以及办刊不是无限制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去申请一个刊号,觉得这是一个资源,有了刊号可以办刊、可以赚钱。其实办过刊的人都知道,办刊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刊物停停办办、办办停停的情况也非常多,完全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一回事。特别是《上海档案》这样一本专业性非常强的刊物,17 年能够办下来,出满100期,目前在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上规划继续发展,我觉得非常不容易。上海有《故事会》等一些发行量很大的刊物,有的能够发行3、4百万册,盈利几千万,但是也有很多的刊物只有1、2千份的发行量,经费来源有困难,员工留不住,刊物也办不下去,资源实际上很难利用起来。《上海档案》能够办到今天,我想和市档案局领导及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然与我们编辑部同志的努力也分不开。他们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字审阅,始终把好宣传舆论关,使这么一本刊物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拥有这么多的读者,我非常敬佩。  相似文献   

8.
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评《科技与出版》杂志人民卫生出版社副社长、编审郭有声一个刊物办得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读者。“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这句话是在一次座谈会上,读者对《科技与出版》杂志的评价。笔者与该杂志结缘已10余年,细细品味读者的这句话,深感...  相似文献   

9.
1933年创刊的《文学》杂志,是三十年代上海大型文学刊物中寿命最长、影响也最大的一个刊物。在筹备《文学》期间,茅盾作为发起人,考虑得比较多的是怎样通过杂志给青年写作者以具体的指导。杂志创办以后,这位曾以主编《小说月报》而驰骋文坛的编辑家也有了新的感触:“事实上,开始‘人办杂志’的时候,各种计划、建议都很美妙,等到真正办起来了,就变成‘杂志办人’,那时哪容得你再实行这种‘方巾气’的‘好为人师’的计划!”  相似文献   

10.
要旗帜鲜明要有可操作性徐惟诚办刊物要注意读者对象,总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感到这个刊物非办不可,好像可以当饭吃,没有它不行。这就叫需要。创办《文明建设》杂志,至少有两个需要:第一,是社会的需要。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现在有不少人感到困惑。瑞环同志提议创...  相似文献   

11.
郝安 《传媒》2017,(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这个深刻道理,于国家、个人是这样,于办刊也是一样.因为办刊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一场智慧的长途跋涉,需要的就是坚持. 从2007年到2017年,《新湘评论》更名改版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的2012年和2016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先后两次对这本地方党刊给予批示.他指出,办好一本刊物不易,重要的是要用心,唯有用心,刊物才会有声有色、有质量有品位,自然会有人缘、有读者.10年来,《新湘评论》坚持用心办读者满意的党刊,忧心为政、真情为文,笑谈真理、铁肩担任.连续10年期发行量稳定在30万份左右,2017年期发行量超过33万份、月发行量66万份.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崛起的期刊群落中,有这么一本刊物.它在每期扉页的左上方,总用粗重的黑体提示读者:成功之日你最难忘怀的定是——涉世之初后来听说,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偶识这家刊物的副主编,便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你们的刊物起点很高,要把它办好.”这家刊物就是江西团省委主办的《涉世之初》.经过两年多的艰难跋涉,《涉世之初》成功了.广大读者认同了这一革命老区的文化新生代,且把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别致新刊物与《女友》、《辽宁青年》等名牌期刊相提并论.与众多报刊订数萎缩的大趋势相反,它的发行量在1993年竟以300%的速度猛增,1994年更追求卓越大冲刺.“成功之日/你最难忘怀的定是——涉世之初”,明快而隽永,深沉而自信地树立了期刊的公关形象,它是杂志占领市场的自我宣传口号,也标示了编辑们开掘期刊文化资源,设计期刊个性的选题思路,在取得成功,走向更大成功之际,何尝又不可以理解为编辑们聊以欣慰的喃喃自语.  相似文献   

13.
黄萍荪在自己办的《越风》杂志第五期上(1935年11月16日)以“冬藏老人”之名发表《雪夜访鲁迅翁记》,后来被验证为“虚构之作”,黄萍荪自己也承认:“这篇文章有招徕读者之心。”他并没有到过鲁迅家里。近年已有曹震《鲁迅与黄萍荪》,倪墨炎《关于黄萍荪》,徐重庆《我所知道的黄萍荪》诸  相似文献   

14.
南化文 《今传媒》2003,(2):29-30
在许多文学期刊面临阵地丢失、读者流散的窘况,步履艰辛地跋涉在生存的困境中时,西安的《美文》杂志却通过辛勤的努力,扎实的工作,办得红红火火,生气勃勃,创出了一连串骄人的佳绩。截止2003年元月,订数已突破10万份。近年来,有7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国家统编教材;散文《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荣获2002年全国冰心散文(单项)大奖;去年6月陕南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美文》及时推出了反映抗洪救灾的作品专辑,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张志公先生曾向我介绍过他在“文革”前主编《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感受。他说:“办刊物要有个思想准备,开始是人办刊物,到后来会变成刊物‘办’人。”对张先生这句话,当时不太理解,编了几年《语文学习》,又编了几年《中文自修》现在才有所领悟。《语文学习》丛刊创刊时,语文刊物很少,刊物上能刊登一些语文知识性文章就已经很新鲜,很受欢迎;一两年后,教学逐步走上正规,读者已不满足一般知识性介绍,于是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练习资料等文章受到极大欢迎。现在,教材已经稳定,每篇课文如果还是那样分析来分析去,而且大多又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5,(6)
愿陕西纯文学期刊更上一层楼谷音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纯文学刊物是越来越难办了。读者下降,订数锐减,好稿寥寥,厂告气浓,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在这样一种低气压下,陕西省以《延河》为代表的纯文学刊物知难而进,博击中流,编辑们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换...  相似文献   

17.
任何报刊,编辑方针的定位恰当与否,都决定着读者群的大小,双重效益的高低。青少年报刊现在全国有数百种,编辑方针定位的准确如何,决定着自身的生命力,至关重要。 编辑方针的定位,一个是面向哪个读者层次的切入点的选择,一个是受众多层面需求的融合。 读者层次切入点的选择 《求是》(前身为《红旗》)杂志面向党的中高级干部,《人民日报》面向县及县以下党的基层组织,《光明日报》则主要面向知识界,大报如此,青少年专业报刊亦如此。《少男少女》杂志,面向的读者层面主要是城市中学生,兼顾农村,《中学生报》则面向占中学生80%的农村中学生,兼顾城市。不明确这一点,就不能稳定地吸引读者,保持报刊旺盛的生命力。《巨人》杂志,其实是面向少年儿童的,但由于名称表达的办刊方针不是一目了然,单纯宣传媒介中的评介,亦给人一种同时面向成人少儿工作者的印象,叫人误读为培养巨人的摇篮,这样,就失去了一批读者。本来,这个刊物面向少年儿童的作品文学品位是不低的。前几年有个刊物叫《明天》,还有一个刊物叫《未来》,也是由于编辑方针定位不明确,读者的阅读凝聚力自然就不及《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现在,这两个刊物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8.
爱书人心声     
尊敬的编辑部先生: 你们好!索阅的《出版广角》已经收到,万分感谢! 认真拜读贵刊后,感到贵刊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许多书籍出版的“内幕”和操作过程,令我这样的爱书人喜爱十分。目前,有关读书的杂志颇有几家,如北京《读书》、上海《书城》、南京《书与人》等,都是我长期订阅的刊物,而贵刊较之而言,可谓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初步印象),于是感到欣慰:文化事业并不十分发达的广西,于今也能办出这样很有文化品位的杂志了。  相似文献   

19.
特色对一个图书馆学专业刊物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图书馆学刊物影响的大小,读者喜爱的程度,以及其自身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就是说,你所办的刊物要与其它同类专业刊物有所区别,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图书馆学刊物有五十多种。其中有些刊物是办的较好的,象《图书情报工作》和《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等都有自己较鲜明的特色。也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学刊物质量一般化,缺乏自己的特色,其内容杂而全、大而全、拼盘式,缺乏重点,给人以千刊一面之感。为了使刊物都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必须注意抓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们解放军分社有那么两三个人办了一本《世界军事》,每期10万字,每期一元八角,到第六期已发行了7万份,他们想奔10万、20万份,军事杂志也有好几本,他们居然能发展。主要是他们办得比较活泼,有趣味。因此我想,我们的新闻杂志太不活泼了。本来新闻杂志应是最活泼的,但是都要去讲道理,而那些道理是如此的难讲,干巴巴的,人家懒得看。这就难以使人愿买。我看《新闻记者》杂志,应取之于全国记者的生活,又面向全国广大老百姓,在这中间少夹一些道理性的文章,这样才更受欢迎,否则既浪费了记者的生活资源,又使刊物办不下去。记者的生活资源太丰富了,干巴巴地在那报上写一点,丢掉的正好是生动的、人们想看的、又是新的。大多数人们从来是热爱生活,而不是热爱研究道理,不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