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我国媒体融合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但其也隐含诸多问题,如何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值得每一位传媒从业人员深思.文章结合现阶段媒体融合的发展实践和具体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发现,政策引领行业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内容创新表达、场景拓延媒体应用范畴、产业瞄准新兴方向发力是现阶段媒体融合的四大表现.在"十四五"期间,传媒业应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不断完善自身,在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同时,进一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赋能.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智媒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人、算法推荐、语义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信息处理等对于传媒行业的全面渗透,已经成为近些年的一个现象级事件。本文依据相关案列,重点分析智能技术下媒体融合的新范式对于传媒业正负向的叠加式赋能,并简单探讨媒体融合下半场的新闻从业者如何在人机协同方面发挥"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21,(2):6-6
站在2021年的新起点,让我们一起对2021年的传媒业做一个展望,以20个对传媒业的预判,带领大家一起思考和预测传媒业的2021。1.建党百年主题掀起报道策划热潮;2.与千行百业谋划"十四五"蓝图和伟业;3.媒体融合进入新阶段;4.媒体融合紧密结合国家治理体系;5.媒体图存加速体制机制改革;6.传统媒体存量持续"紧平衡";7.县级融媒进入多维融合阶段;8.MCN模式成热门选择;9.机构媒体内容价值持续进化;10.工业化视频产业之路越走越宽;11.创意型传媒占据更大市场份额;12.技术赋能之意识空前强化;13.音频市场规模总体稳健增长;14.媒体场景革命步伐加大;15.视频号市场面临争议;16.小程序功能定位愈加“国民化”;17.微综艺释放更大创意活力;18.地铁传媒转型“新空间媒体”;19.营业额持续剧减将是大概率事件;20.传媒人才将向体制回归。  相似文献   

4.
李军 《传媒》2018,(6):68-70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的"新常态".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新旧媒体间除了融合别无选择.传媒业在产业内融和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整个传媒业发展呈现新生态.笔者在媒体融合的视角下,重点剖析了传媒业新业态形成的五大动因:数据将替代货币成为市场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传媒技术创新是形成传媒业新业态的关键;舆论新生态催生传媒业新业态;传媒企业之间协同竞争的推动;政策扶持助力传媒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5.
2013来了,传媒业的巨头们开始抢“船票了”,融合大戏走上荧屏。这一年,可以说是传媒业的融合之年。  相似文献   

6.
夏晓晨 《传媒》2021,(17):65-67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央媒在两会报道中发挥的灯塔作用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在此号召下,传统媒体理应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浪潮,不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赋能报道,树立互联网思维,着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主流媒体应通过创新报道范式,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牢牢把握舆论阵地,唱响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杨柳 《出版广角》2021,(14):75-77
传媒所呈现的公开性、公益性、批判性、多元性等有别于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公共属性.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内容、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传媒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契合点,也是彰显传媒公共性的有效途径.传媒业可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回应力";通过多渠道实时互动,增强公共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通过监督问政,实现公共服务供给"阳光透明";通过打造开放的公共场域,实现公共服务供给"高效规范".未来,传媒业要坚守公共利益、承担监督职责、搭建公共平台,持续为公共服务创新赋能,实践和彰显其公共性.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但是,长三角地区传媒业发展还存在势大力薄、同质竞争、"割据"和"碎片化"现象,新媒体发展也相对滞后,这需要在宏观政策和管理体制上创新,搭建有利区域传媒业融合互通的平台,也需要传媒业自身积极探索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凤萍 《新闻大学》2020,(3):107-116,121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业的运用和渗透重构了传媒产业的边界和生态,驱动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这一背景下,该文从价值平台网络探讨了传媒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传媒组织通过纵向集成形成智能定制平台、智能生产平台和智能分发平台;通过横向集成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四个平台共同以用户的场景需求为导向,依托数据的智能交互和场景连接形成价值平台网络,从而实现连接型的价值创造流程再造和传媒业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融合出版,是强调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整合流程、传播载体终端、学习进化形态等多位一体的数字化新型出版.从出版与人才的辩证关系来看,出版业只有在人才培养上提速增效,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出版领域得到充分落实.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来看,出版人才培养既要在"道"的思想层面坚持价值理性引领,守正创新,又要在"术"的实践层面遵循工具理性规律,以技术赋能.从执行主体来看,高校的编辑出版教育和业界的从业人员培训,都应把握"道"与"术"的辩证统一,全面提升编辑出版人才质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11.
刘子瑜 《传媒》2021,(16):23-25
2021年6月3日,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60项"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入选项目,湖南日报社"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成为全国两家入选的省级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轩 《传媒》2022,(3):78-79
在5G技术的全面赋能下,媒体融合已经进入"深融时代",技术驱动下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成为主流方向.为适应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需求,微综艺应运而生,并在技术加持下快速崛起,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口.但微综艺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客观审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赵琳 《新闻战线》2024,(3):81-83
地市级媒体融合是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深度融合,地市级媒体要立足本地,拓阵地、强内容,技术驱动、开门办媒,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通过技术赋能深度融入在地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以机制体制创新锻造全媒体人才队伍,赋能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平喜 《现代视听》2012,(10):19-22
媒介融合在国内正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这种媒介融合的态势对我们国内传统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进一步"融合"创新,以教育教学的大融合、大发展来策应和促进传媒业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单一纯粹的新闻业已不复存在。新闻教育转向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十四五"国家社会经济规划建议,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自身现实,教育出版如何发展成了紧要命题.内容、技术、平台是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铁三角",创意、融合、生态是"铁三角"的价值倍增器.这六个点指引六个向度,指出六条路:内容上释放知识服务能量,创意上提高能量棒效能,技术上发挥5G赋能作用,融合上探索协同之路,平台上提升发展高度,生态上收获系统效应.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不仅可以驱动出版产业发展,也能赋能出版产业,使其拥有提高产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在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的当下,我国出版企业应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出版价值创新.出版企业利用智能技术精准分析用户或读者需求,激发数据要素活力,进而创造更多价值是出版价值创新的关键路径.基于价值获取的智能出版商业模式创新则是智能出版时代出版企业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融合创新、智能传播、思维革命、价值重构已成为传媒业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形成传播新形态、媒介新生态和传媒新业态。开放多元的媒介生态催生新内容和新服务,跨界融合和开放合作成为媒体融合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我国2020年颁布的传媒业十大新政要素进行梳理,对其规范管理、深度融合、保障体系和技术热点四个方面的内涵进行解读。提出传媒业在学习贯彻政策文件重要精神的同时,应针对传媒业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融合的路径与措施、业态的重塑和再造等方面,对标新政内容和要求,深入推进新政在传媒业宏观管理和微观实践中的作用价值,加快行业发展进程,确保传媒业在“十四五”时期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的内涵可以从生产技术、传播渠道、商业模式、内容表达、组织流程等方面进行理解.媒体融合的趋势主要体现为跨界融合、集团融合、深度融合等.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提高传媒业的服务质量,创造传媒业的规模效应,增强传媒业的竞争实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