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两种新闻本源论的斗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每个新闻工作昔的普通的常识。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常识问题,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被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搞得是非不分,十分混乱,流毒很深,危害极大,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所谓“禁区”。新闻的本源是什么,这不是一般的新闻业务问题,而是无产阶级新闻学和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新闻学术之争,而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在新闻本源问题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政治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公然提出了“事实为政治服务”、“事实为路线斗争需要服务”的荒谬论调,搞乱了新闻理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流毒既广且深。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新闻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二是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怎样?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陆定一同志早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作了明确回答。他说:  相似文献   

3.
新闻本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是由陆定一先生于1943年9月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学界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拟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或有错谬,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杨立川 《新闻知识》2004,(10):24-26
新闻本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是由陆定一先生于1943年9月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中提出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学界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的认识。本拟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或有错谬,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新闻学家不是“新闻家”》一文(以下简称《不是》)最初发表在1998年第1期的《新闻前哨》上,后来又被收入《浅论新闻发现》和《大江潮涌》两本文集之中。它的一再发表,使它的影响更为扩大。 《不是》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新闻学家不过是一些只懂得新闻学理论却不会做实际的新闻工作的人,“而记者、编辑应该是‘新闻家”’,“新闻学家的行为目的是建立‘新闻家’的行为规范;而‘新闻家’的行为,却不可避免地要把这些规范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家与‘新闻家’就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是立和破的辩证关系。这对矛盾不断…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6,(3)
何微关于“事实是新闻本原”的思想文/刘惠文(哲学博士)何微先生在新闻学理论研究中注重于对其范畴学说的探索。何微先生最注意“事实”这一新闻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反复强调“要抓住‘事实’这个新闻的核心展开对新闻学原理的研究”。他多次在课堂上这么讲。1994年...  相似文献   

7.
田文 《记者摇篮》2008,(12):10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事实,无论它多么的具有政治性、怎样的标榜社会道德、如何的以受众为中心,这种“新闻”也就不算作“新闻”了。如果新闻连最起码的真实性都难以保证,又何谈“政治”,何以“铁肩担道义”,  相似文献   

8.
郝慧丽同志:大作拜读。新闻学研究生关心现实的新闻理论研讨,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很高兴和你交换一些看法,供你参考。大约是八十年代中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林帆教授提出“新闻是‘事学’”这样一个论题。今年他又在《新闻大学》夏季刊上发表了《新闻即史》的文章,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尊意如何?我是很赞成的。关于新闻的定义,从目前来看似乎还很难统一。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少不了“事实”,都离不开“事实”,都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那么,什么是事实?有个叫彭漪涟的哲学家,给事实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事实是人们对“呈现于感…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毛泽东也说过:“事物总是作为过程向前发展的。”以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来认识新闻本源,可以这样说:任何新闻本源,都是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所表现的运动状态。本文试以过程论的观点对此加以论证。一、新闻本源动态性网络体系存在的客观性在新闻学上,新闻的定义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最新陈述。也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某一时间断面或某一特定时段的客观反映。然而,任何事物的动态变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变化因素,经过多项系列的联动变化,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新闻就是新闻工作者从这个网络体系中经过筛选加工而提取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动态时线(时间阶段),或某  相似文献   

10.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西方哲学史上,“客观(体)性(objechvity)问题”是与“主观(体)(subjectivity)问题”紧密相连的经典性问题。这一问题“移居”到新闻学领域后,就转变成了长期困惑人们的“新闻的客观性问题”:表面上,客观性原则在西方新闻界保持着“新闻专业理念”的地位,但把这个理念落实到新闻的写作与呈现时,却成了一种迷思──有人队为新闻报道“不客观”,有人认为新闻报道“不可能客观”,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新闻报道“不必客观”①。1959年,在美国《新闻学季刊》春季号上,一位名叫肯·麦克罗里(KenMacrone)的美国学者发表了一篇探…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价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前几年出版的一本《新闻学小辞典》里,新闻价值是被当作“资产阶级新闻学术语”而列入另册的。的确,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是资产阶级新闻学首先提出来的,但是,由于它比较简明地概括了新闻报道必须进行选择,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一普遍规律,因此无产阶级新闻学也应当重视对新闻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徐宝璜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被誉为我国“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1918年10月,他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为政治学四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新闻学大意》,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30年在北大的一次课堂上“猝患晕厥”逝世,年仅37岁。他写的《新闻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蔡元培称之为我国新闻界“破天荒”之作。 徐宝璜的新闻伦理思想是他新闻思想的一部分,在《新闻学》一书和后期的新闻学论文中都有较多的论述。在我国新闻史上,他是最早较为全面论述新闻道德的新闻理论家。  相似文献   

13.
析新闻定义     
新闻定义是新闻学由以建立的基础。许多年来。国际国内对新闻定义的讨论曾广泛地涉及人类新闻活动的目的、新闻的本源、新闻区别于情报、宣传、历史、文学的本质属性。新闻在阶级社会中传播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合乎历史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对新闻学理论研究具有科学  相似文献   

14.
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发起创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开创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先河。蔡元培的新闻实践远不止集中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其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体系非常丰富,然而,正如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定熙所说的那样,“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新闻学发展的贡献,尚未作为一个问题被整合进入其思想史中”。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大学科、大事业。我们不要只在抽象概念和新名词上打圈圈,要面对新闻工作的现实,大胆提出和总结新闻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心的题目是新闻改革,而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要突破新闻学概论的提法,研究中国新闻实际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这是安岗对新闻研究生讲课时提出的一个看法。今年10月间,安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开设了系列专题讲座。安岗结合自己五十年新闻实践提出:“新闻学”的一个内容是要研究编辑。他认为,新闻改革也是人事改革。由谁担任总编辑,是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总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报纸的方向;报纸办得好坏,有无特色,有多大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  相似文献   

16.
一新闻学专业主干课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新闻教育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只是在今天的条件下和21世纪来到以后,它更具有紧迫性。就国内目前的情况而言,新闻学专业设有主干课程9门:“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  相似文献   

17.
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军事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新闻界》2007,(1):60-61
童兵教授对军事新闻学做过这样的论述“如果说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那么,军事新闻学则是一门专门研究军事新闻传播现象、军事新闻传播事业及其特殊规律的新闻学分支学科,即为新闻学的一个子学科,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人提出《模糊新闻学》。这在新闻学科上,倒是一种新创。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一下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应用。为此,写了这篇长文。命题为《新闻模糊语言初探》。共分十四个章节。一、新闻语言与模糊语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报道的工具是语言。马克思、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p525)高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是新闻界面对当时社会的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在美国,公共新闻学曾被称为“美国新闻理论的第三次革命”或“第四种新闻理论”,但由于其与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相矛盾,在经历了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最初几年的辉煌后,目前受到许多学界和业界方面的质疑。因此,对于公共新闻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再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我提出“新闻学的学位论文”的问题,是打算引起新闻界的关注,希望大家动手写作新闻学论文,以便更快地建立我国自己的新闻学。老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带领中年、青年新闻工作者,带领新闻研究生做好这件大事,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否定“新闻无学”、“新闻是附属于社会学”、“新闻只有实践”等说法。我们有能力宣告中国新闻学的问世。我们并不奢求它有世界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