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添 《出版广角》2018,(5):41-43
甲骨文工具书的编纂出版,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甲骨文工具书继承了传统金石学字书的编纂特点.随着甲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汇集字形、阐释字义、卜辞索引等为主的各种类型的甲骨文工具书得以产生,为甲骨文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数字化阅读时代背景下,编纂内容更丰富、检索更便捷、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甲骨文电子工具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门艺 《兰台世界》2008,(8):26-27
本文对汉达文库甲骨文库、台湾成功大学甲骨文全文影像资料库、华东师大甲骨文资料库等五个现有的甲骨文电子资料库进行了综合介绍和评价,并由此提出理想的甲骨文资料库的建设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甲骨文数字化和甲骨文文献出版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甲骨文数字化和出版的最大障碍是甲骨文字库的设计和甲骨文编码。提出了现有的甲骨文字库设计和制作过程的不足之处,就甲骨文字形的采集、字库的制作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纪实,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关于甲骨文中贞人是不是卜辞契刻人的问题时至今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契刻贞人字体不同为例,指出:甲骨文中的"贞人",就是卜问问龟的史官.而不是契刻甲骨文字的契刻者.而契刻甲骨文字还需有另外一批人.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与活文字有传承关系的古文字,由于甲骨文没有进入国际标准字符集,所以在甲骨文相关作品出版与传播中遇到了甲骨文字难编辑、难检索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微软、方正、InDesign排版系统,利用甲骨文矢量字库实现甲骨文数字化出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品种、小部头字帖,全国每年不知要出版多少种,然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的《甲骨文字帖》却别具一格.由于《甲骨文字帖》致力于甲骨文化方面的研究内容,又着力于甲骨文书法的普及与推广,因此,其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和贡献,使其具有了非凡的出版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汉达文库甲骨文库、台湾成功大学甲骨文全文影像资料库、华东师大甲骨文资料库等五个现有的甲骨文电子资料库进行了综合介绍和评价,并由此提出理想的甲骨文资料库的建设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珊 《兰台世界》2012,(6):30-31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殷商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的档案,本文作者在详细研读甲骨文相关资料后,将甲骨文中所包含的古代科技档案资料归为如下四类考证之.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三大考古发现之一.甲骨文是谁发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尚存在着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甲骨文字的特点 殷墟所出的十五万片甲骨文,有单字五千多个,其中为各家公认的字只一千几百个.  相似文献   

11.
凌玉杰  冯铃 《大观周刊》2012,(52):99-99,101
甲骨文是甲骨学研究的基础。而甲骨文的原始材料是甲骨文赖以存在的依据。如何选择原始材料进行探究,成为研究者们所需要关注甲骨文的起步。1978年《甲骨文合集》的出版,开启了甲骨文字研究的新境界;在这之后,《甲骨文合集补鳊》在《甲骨文合集》的基础上增收、补齐、更换,完善了《合集》并把研究范围扩大;与此同时。《甲骨文合集释文》的出现让人们对殷商时期的认识从抽象转为具体。进入90年代以后,《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考古及2003年出版的著作,把研究者们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具体表现为把研究目光由“王卜辞”延伸到“子卜辞”。  相似文献   

12.
<正>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仅将有文字记录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也将世界范围一脉相承、延续使用的文字历史,推进了近5个世纪。甲骨文发现以来,一代代学人爬罗剔抉,寻坠绪于茫茫,考释文字,印证历史,推动甲骨文学逐渐发展为一门世界性专门学科。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甲骨文学科的发展,在2016年举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作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10月22日,"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专题的文化展,也是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  相似文献   

13.
《档案》1999,(3)
由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市文史馆,天津市档案局、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百年暨纪念文化名人王襄座谈会于日前在天津举行。1898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甲骨文,并为天津金石学家王襄等人所认识。王襄先生是天津市文史馆第一任馆长,是我国甲骨文发现者之一和甲骨文研究专家。他倾毕生精力致力于甲骨文研究,箸书立说;取得了丰硕成果。天津的甲骨文研究,继承了王襄先生的研究成果,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档案学界从档案概念、为类。保管等方面开展了甲骨文书和甲骨档案的研究。天津召开纪念甲…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21日,甲骨文(中国)公司在北京宣布.甲骨文北京园区正式启用。甲骨文北京园区位于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甲骨文公司在中国业务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新园区将作为支持中国业务运营的多个甲骨文部门的办公场所.包括甲骨文研发中心、甲骨文解决方案中心、甲骨文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中心以及服务团队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由于甲骨文是对殷商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活动的真实记录,且集中存藏在国都所在之地的安阳殷墟,又被称为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16.
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秦汉简牍和明清档案,被誉为二十世纪档案史料的四大发现,为东方文明史增添了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四大发现呈现给世人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原始材料,清晰地再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足迹,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程更加光彩夺目.殷墟甲骨文一举凿破了历史的鸿蒙,使疑云笼罩的商史被……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占卜信息的载体,其本身又具有书法的审美性,即甲骨文独有视觉表现形式。本文从刻凿的过程、刻凿的线条、版面编排、色彩等方面分析了甲骨文契刻艺术,及其给人们视觉上带来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8.
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穿越数千年,作为世界文明的瑰宝,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5日,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甲骨文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甲骨文学会会长谢兆岗先生专程赴南京,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甲骨文书法作品40幅及甲骨文字库等档案资料。目前,江苏省档案馆已收集到徐自学、王本兴、周见人、张展、单健民、韩志强、魏峰等人捐赠的档案资料四十余件,甲骨文书法作品十余件,其中就有‘甲骨  相似文献   

20.
张泽渡 《大观周刊》2011,(17):4-4,13
令世界和中国文化学术界醉心多年的殷商甲骨文字,随同它那个如火如茶的时代烟消云散了。历来的甲骨文研究。似乎都倾向于仅仅将它视为单纯的语言文字资料。我们主张将甲骨文看作社会文化产物,在人文历史背景下去考察甲骨文字的文化社会学意义。将甲骨文字产生、发展以及湮灭的过程放到社会发展史的视角中来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甲骨文字所蕴涵的独特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