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保全 《新闻实践》2006,(10):24-26
有人把消息导语比做敲门砖,也有人把消息导语比作“凤头”,还有人把消息导语比做吸铁石或钓饵,它能够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或钩住,使读者愿意看下去。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新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的调查,一般读者每天用来看报的时间是30分钟左右。他们看报的目的是要了解当天和新近  相似文献   

2.
凡做新闻工作的同志,只要一提起新闻的写作,都会很自然地想到它有五个“W”。有人把这五个“W”比作人的五官一样,缺少了一样就会不成为新闻。长期以来,它一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所遵循的一条原则。因而,人们在撰写新闻稿件的时候,往往在导语中交代时间和地点,背景中交代人物、叙述事情,结尾中阐明为什么。久而久之,使  相似文献   

3.
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它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吸引读者往下看的作用。重视新闻导语写作,成为中外记者的共识。他山之五,可以攻玉。西方记者精心制作新闻导语,有不少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出于新闻竞争的需要,西方记者有较强的读者观念,在导请写作时注意读者兴趣,消息一开头就回答读者急于知道的问题。美国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认为,“选择导语,是新闻写作首先的和最重要的一步。”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请,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西方~些新闻学者强调,一名新记者在写作一条…  相似文献   

4.
我业余时间从事新闻报道好多年了,对写好导语积累了些经验。新闻写作,不能没有导语。而新闻导语,应该是妙语。不然,它就不会像吸铁石一样,吸引受众看下去或听下去。所以说,写好导语,是记者和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一、开篇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些新闻导语没有“磁场效应”,最主要的毛病在于文字枯燥:“板着面孔说教”,受众不易接受。如果开篇就描述现场,把受众巧妙地“带入”现场,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使受众不知不觉很轻松地看完或听完你报道的新闻,其传播效果就会明显增强。比如今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导语?许多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虽然很不确切,但导语确实是消息的开头。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导语是新闻结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眼睛。它最先被受众所感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因此,新闻记者们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导语也一直成为新闻理论主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研 《记者摇篮》2006,(7):63-63
说新闻与传统的播新闻相比较,显得更加亲切、自然、流畅、口语化、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尤其在播报民生新闻时,“说”更能密切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播”为“说”是时代的要求。作为播音的一种形式,说新闻符合播音的再创造性,是播新闻的一种突破、一种尝试。那么,如何才能把新闻说好呢?笔者仅就广播直播新闻如何变“播”为“说”谈谈一孔之见。一、采用谈话似的表达方式采用谈话式表达方式,首先要寻示对象感。说者不能机械的见字出声,片面追求“近话筒、小音量”的所谓亲切感,而是应心中有人,如同与知心朋友交流一般,避免产生居高临下空谈的…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人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尚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  相似文献   

8.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9.
“新闻眼”通常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件中,及时观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有人说它是新闻工作者判别新闻的“特异功能”。是否具有敏锐的感知力,是判断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能不能给受众提供有价值、有阅读性、受欢迎的新闻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篇新闻作品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得好坏。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写好一条导语并不比写好一篇文章更省力。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奈迈·莫林,曾十一次撕毁一篇特写的导语,直到他相信自己写好了方肯罢手。新闻导语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人按表现手法把它分为五种,即叙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结论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实际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语写作要有动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艺 《新闻实践》2009,(4):69-70
新闻写作不同于叙述式的写作,第一句话必须强调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一条导语的好坏往往决定一篇消息的成败,新闻导语精采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介绍的是新鲜事物,甚至可能是读者完全陌生的事物,或者是远离读者日常生活体验的事物。要使群众接受较为陌生的信息或观念时,可以先提出一些受众较熟悉、易于接受的话题,如同投出一张“名片”,从而在心理上沟通双方,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者的观点或信息,这便是“名片效应”。“名片效应”在现代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反映在新闻写作中,西方新闻作品中很注意在导语中巧妙地“投递名片”,以吸引  相似文献   

13.
边苏 《新闻界》2007,(2):130-130,126
“导语”就是新闻“反映新闻要点、确立新闻基调、引起受众注意”的开头。报纸导语不仅要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精辟,在写作中还要注意新闻文体对导语的特殊要求,新闻所处  相似文献   

14.
张蕊 《新闻知识》2005,(1):41-44
英国新闻学赫伯特?里德在评说新闻导语时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可见,新闻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吸引受众的“诱耳”,同时也是展示记才华的“橱窗”。随着社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导语已经冲破了过去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呈现出了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局面。现代的新闻导语正在向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社会新闻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都市类报纸的起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得益于对社会新闻的高度重视与着力开掘,而热遍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也大部分可归入社会新闻范畴。在社会新闻走向繁荣的同时,低俗化、娱乐化也愈演愈烈,遍地“一夜情”,到处“无厘头”,满眼“人造美女”,漫天“成功人士”,色情、暴力、凶杀等刺激性新闻泛滥成灾。有人将此归结为社会新闻的“初级阶段”,认为随着受众群整体素质和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单纯追求“卖点”、追求感观和意念刺激类的社会新闻,其受众市场会越来越小,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事实上,早就有专家学者呼吁…  相似文献   

16.
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导语。导语在全篇新闻中的地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家们已经早有论述。英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西方新闻学者都强调:一个新闻记者在写作一条新闻之前,设计20条导语并不算多。读者阅读新闻,通常只是在打开报纸浏览标题和新闻开头部分的一瞬间才决定取舍的。读者的注意力犹如飞舞在花圃里的蝴蝶。当在报纸栏目上飘忽而过的时候,只有那些醒目的标题、鲜明的导语才能把它抓住。所以,记者写导语不仅要开门见山、中心突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入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者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尝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是来自基层?  相似文献   

18.
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我们一同进入了如今的“读图时代”。作为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又一次现实例证,数码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再次抢夺了早已习惯于导语阅读的受众注意力,使我们越来越依赖于新闻的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立片言以居要"。如果导语写得好就会使读者看下去,否则,读者便会失去兴趣,"移情别恋",这就说明导语应具有引诱读者读完全文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把导语写好呢?除了新闻事件本身、文字功底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看记者有没有好的构思技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如何写好导语,从而提高导语的可读性。一、导语必须提供最重要事实,突出最新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导语是一篇新闻作品的脸面和抓手,是最能吸引受众的关键点。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篇新闻作品的质量。而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其在一定时期也引领了一种写作形态,达到了某种宣传效果。近一时期,网络媒体的盛行、纸质媒体的改革深入和与网络的联姻、广播电视的直播形态等,促使新闻越来越“现场化”、“画面化”、“细节化”,推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