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不能写出让读者心头一热的社会新闻人物,这是从事党报社会新闻采写的难点。社会新闻人物报道也就是常说的人物通讯,是社会新闻最常见的报道方式,每天都见诸报端,字数一般在1000字至1200字,在采写这样的千字文中,如何挖掘出人物的一二件让读者心头一热的事件,打动广大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又同时是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关注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非事件性新闻往往不能像爆炸性很强的事件性新闻那样,一下子抓住读者,打动读者,如果处理不得法,它很容易不被读者关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非事件性新闻导语的写作,通过改善导语增强非事件性新闻的鲜活色彩显…  相似文献   

3.
田勇 《青年记者》2007,(12):81-81
一幅好的新闻照片,不仅要有生动形象的画面,而且还要有简洁准确的说明。因为任何新闻照片都是某一新闻事件的瞬间精华,一幅照片不会也不可能把一件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表达出来。要让读者了解事件的全部情况,那就要借助图片说明加以补充,所以新闻照片不能忽视图片说明。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外部公共关系及其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斌 《图书馆论坛》1992,(1):13-15,23
现代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系统,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必须处理好各种社会公众关系。一、图书馆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读者的需要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失去了读者,图书馆工作也就没有意义,也就不能取得社会对图书馆价值的承认。图书馆服务质量如何要通过  相似文献   

5.
一是要讲真理,不讲歪理。 就是言论所论述的观点要站得住脚,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符合辩证法,不能搞形而上学,不能有片面性。 二是说理要新鲜、深刻。 新闻言论可以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讲话、论著以及党的文件条款来说明所要阐述的观点,但新闻言论的说理又不能靠机械地抄录经典著作和有关文件来完成,必须根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联系客观发生的事件或真实的思想实际,提出自己认识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新见解,以启发读者,警示读者。  相似文献   

6.
端木夏 《新闻界》2000,(5):59-60
读者看新闻,对新闻事件总有自己的评价。其评价的客观根据,除了有它种信息来源的读者,总是所读新闻提供的材料。这就有一个新闻导向问题。新闻导向正确与否,不在于报道的事是社会的光明面或是阴暗面,关键是怎么样报道。其中的重要一环又在材料的取舍与表述。正确取舍和表述材料,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件。不能正确取舍和表述材料,读者据以对事件作出的判断就会是错的。导向不可能正确。下面评析报道同一事件的两篇新闻稿,就因取舍和表述材料不当而出现了导向错误。本文系探讨新闻写作业务,故对涉及的报纸隐去真名,分别用“甲”、…  相似文献   

7.
现场短新闻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较强的现场感。他能够把读者带入新闻事件中,拉近新闻事件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生动真切的感受.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活力和吸引力,让读者觉得可信、可亲、可读。因此,要写好现场短新闻,除了抓取新闻价值较高的事件和注意稿件篇幅之外,关键是要写好现场。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因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事件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其带给读者的,并不是单单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猎奇或单纯的获知心理。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个新闻事件内里的深层次涵义.让读者可以通过一个新闻获知其反映的现象和表达的意思.从而也就体现出新闻的价值。而一则社会新闻的价值在哪里,读者、甚至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有多少,都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按照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观点,新闻事件产生的地点与读者越近,读者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县市报距基层近,对一些社会问题发现及时看得清。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新闻,挖掘社会新闻中蕴含的政  相似文献   

10.
岑杰昌 《今传媒》2009,(9):79-79
社会新闻,因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事件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其带给读者的,并不是单单满足了部分读者的猎奇或单纯的获知心理.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个新闻事件内里的深层次涵义,让读者可以通过一个新闻获知其反映的现象和表达的意思,也就从而体现新闻的价值.而一则社会新闻的价值在哪里,读者、甚至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有多少,都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模式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芳 《声屏世界》2004,(2):29-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可能造成社会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中毒和放射性损伤,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的事件。如何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张考验媒体社会责任感的考卷,答好这份考卷,媒体不仅要对编辑内容负责,也要对民众、社会负责,既要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又须注意稳定大局,不能  相似文献   

12.
提起通讯,大多数读者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可读性。其实,可读性只是通讯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性。通讯的思想性是作者通过新闻人物或事件表达出的对人生、社会的一种思想倾向性。有人把这种思想性叫作主题,只有思想的正确、深刻,才更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那么,怎样才能增强通讯的思想性呢?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新闻是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其报道形式大致可分为正面、负面两大类。怎样把社会新闻展现给读者并让读者接受,是新闻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要掌握的。采访技巧的运用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  相似文献   

14.
事件就必须是报道的重点.某些新闻事件的意义如果没有被记者发掘和报道出来,这个新闻事件可能就没有被报道的价值.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记者,你不能光简单地告诉读者一件事就完了,还应该告诉读者:这件事意味着什么.而后者,常常比你报道的那件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如今,人们读报的目的已经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复合化”和“实用化”。作为报纸的体育新闻不仅要服务于读者,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比赛信息,同时还要对某场比赛的结果及某个新闻事件的过程作出尽量快的反应,甚或是提出正确的观点和见解,以便让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体育,达到指导读者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离开读者,图书馆就不成其为图书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的发挥,是通过读者利用馆藏的文献资料去实现的。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就不能忽视读者。图书馆必须组织到一定数量且具有一定质量的读者队伍。读者的质量,主要表现在读者的思想品质,文化素养,检索、吸收、消化、转化利用文献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的道德等方面。要提高读者的质量,就要对读者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长期的、内容丰富的教育。近年来,图书馆开始注意到对读者进行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做得较好的是高校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很多馆的空白。在谈到对读者利用图书馆教育时,主要是讲授文献检索知识。文献检索知识,是读者教育中  相似文献   

17.
让公共图书馆成为弱势群体的精神乐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荣莉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2):39-41,56
弱势群体是社会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能回避的社会难题。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自身优势,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因其报道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道的深刻性而备受读者关注,产生的社会效果也较为明显。本人多年从事报纸新闻的采写,对如何采写深度报道有些点滴体会。搞好深度报道,要有踏实深入的采访作风,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也要"心"入,要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进行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副刊运用图片的必要性俗话说:"新闻揽客,副刊留客。"的确,新闻凭借其对社会事件的及时报道为报纸招揽了众多的读者。然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要想把读者留住,使其成为报纸的核心受众,除了要在新闻版面上下工夫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报纸的副刊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延缓式导语就是回避时间要素,突出新鲜有趣东西的导语,写法迂回曲折,重在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由于新闻报道的传播与新闻事件的发生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不同类別的新闻传播工具,在报道同一事件上,彼此不尽在同一时间。比如,日报与晚报。在许多重大新闻,日报大都采用直接式导语迅速作了报道之后,晚报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发掘出新的材料,是很困难的,但又不能与日报报道重复,因而只能通过延缓式导语,以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不然,导语索然无味,是很难吸引读者花时间去看报道同一事件的新闻的。延缓式导语有什么特点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引用报道同一事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