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林 《记者摇篮》2005,(11):61-61
当今的社会生活是快节奏的,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在一部短短的专题片中,为了更多地围绕创作主体传达信息或者为了更好地突出创作主题、歌颂某种精神,就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更多和更有代表性的画面,因此大量的画面衔接在提高节奏,增大信息的同时也必然会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影响收视效果,因为电视专题片不仅要求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还要具备愉娱、审美功能。在一种审观的意境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众多素材的连接过程中巧到好处的运用静画面来控制专题片的节奏,突出专题片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
解析电视专题片解说意境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专题片解说,是在专题片文字稿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有声语言二度创作,它与画面、音响等视听元素一起构成了电视专题片的独特气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专题片解说不仅可以深化主题,扩大画面容量,而且可以弥补自身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更明晰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一部有感染力的电视专题片,除了内容深刻,画面真实,音乐和谐之外,解说词是否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声音因素。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片子的质量。解说词创作是以文字为基础,以电视专题主题为脉络,以电视其它元素为依附,通过创作人员思维组织,文字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  相似文献   

4.
电视专题片不是纯粹的文学艺术,也并非史学文献,如何通过声画语言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的思考融会贯通于符合电视传播特征和观众接受规律的荧屏上,这是电视专题片制作的永恒话题。本文以KBS的专题片《面条之路》为例,从该片创作方式上的特点进行探究,并由此观照我国专题片创作的现状,探讨成功专题片创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视编导的创作要赢得市场,就必须不断创新,发挥创新思维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作用。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创新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前所未有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拓展、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的电视作品。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制作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一个电视编导(本文特指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编导)很容易进入一种依赖,即依靠后期电视制作软件提供的便利,利用视觉冲击和画面的制作特技,来弥补自己在电视片前期采制中因个人基本素养过于单一造成的缺感。本文就这一日渐突出的问题进行一次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创作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时候,谁都会遇到画面与解说词的处置问题。为了让画面与解说词巧妙融合,更好地展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常使创作者煞费苦心。的确,这是能否拍出一部优秀电视专题片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8.
纪实性电视文艺专题是目前电视文艺节目中越来越走强的一类文艺节目样式.如何策划和编导好这类节目,从策划和编导的视角对其创作过程进行思考.纪实性电视文艺专题片的策划大体可分为四步一.前期的框架策划;二.电视文艺专题片拍摄前的案头策划三.编导在拍摄的过程中的策划;四.编导在节目后期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国电视易地采访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就是跨省市、跨地区的采访。各地方台编导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充分发挥才干,仅用几天时间,在时间紧、任务急的客观条件下完成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构思和前期拍摄工作。因此,易地采访类节目表现出以下创作特点。一、主题深刻,符合对外宣传总方针对外宣传不同于对内宣传,它的受众是外国人,海外华人和华侨,这些人是易地采访的潜在收视群体。因此,这类专题片要反映出我国新的发展和变化,反映我国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让海内外的朋友认识中国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专题片,是综合运用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生事物以及某一行业、地区等进行充分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关键因素是采制过程中的角度与主题的把握,而这一工作历来是电视记者最为费神最为棘手的问题.一部成功的电视专题片,必须有一个新颖的角度和对专题片趋势性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12.
詹平 《记者摇篮》2005,(5):36-36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给电视制作技术注入了生机,也使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手段锦上添花。制作一部专题片要经过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等工作才能完成,怎样体现专题片中的主题思想,随着情节的进展,通过哪些素材去营造气氛;在叙述事件过程中,又用哪些素材来突出和表现主题等在制作过程都要加以考虑。按照编导的设想与要求,根据片子的内容,着手采集相关素材,  相似文献   

13.
电视专题片指的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人们生活与社会的集中,深入描写。一部优秀、有冲击力的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与完成是前期与后期相关人员审美物化的载体,很难想象一部没有审美投入的电视专题片会是多么枯燥和无聊。正如艺术一样,电视专题片也是取自生活又升华于生活的一种形式,不能仅仅枯燥的写实,更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体验,加大对审美的投入。电视专题片的审美投入包括撰写,拍摄,画面,画面剪辑,音响,解说配音,节奏和平衡结构等,是编剧,摄影,制作,演播人员的集体智慧结晶。这些审美的投入应当相互配合,而不是独立的,只有和谐有序的审美投入,才能使影片获得成功。下文就电视专题片制作审美投入的几个侧重点做一些说明,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黑障现象”指的是电视纪录片或专题片制作时,常以“黑场”的表现手法实现段落的过渡转换。在文学创作里,过渡就是上下文之间的连接和转换,而对于电视创作而言,这种转换更多地是通过画面的转换来表现,产生的效果应是给予人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妙处。因而,怎么用好过渡,用什么画面来转换故事段落,确实是考验一名编导对整个作品构思的把握与艺术表  相似文献   

15.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作品的综合艺术品,一部专题片,如果解说得体、采编精细、画面漂亮,再配上优美的音乐,那它的感染力、表现力和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思维,还能增强片子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是在专题片创作中音乐并不是随意的,它讲究一定的技巧。所以在编辑制作专题片的时候,用什么音乐,怎样用音乐,是决定一部专题片质量高低的因素之一。下面我以本台制作的专题为例,来谈谈专题片音乐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李魏 《记者摇篮》2005,(4):33-3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几十年代初时纪录片的叫法儿是“电视专题片”.我们所接触到的作品已经形成基本的创作模式.用简单的公式可以表述为:画面 解说 音乐.当时的纪录片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一直是电视工作者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构图,是电视记者在摄影创作中处理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电视专题及新闻节目的选题固然重要,但好的主题也需要好的表现形式。如果是能够引起观众兴趣和注意的好主题,在表现时记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的创作态度,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努力选择最理想的角度,用比较完善的构图来表现引人注目的事件,这是一个优秀的电视记者应该做到的事。一、对电视画面构图的态度为了美而美和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美,以及只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合理地运用音乐和声效,无疑能够及时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功用。对于欣赏电视专题片的观众来说。电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音响效果的听觉冲击力地位同等重要,两者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为真实,可以给人带来更为直接的精神影响。在进行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能够对拍摄现场有精确的把控,以完成最终效果目标。本文对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编导现场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期为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编导现场控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徐卫灼 《东南传播》2015,(4):118-120
县级台由于受很多条件的限制,要创作出彩的电视专题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电视专题片的好材料大都来自基层,有大量鲜活的题材可以挖掘,这是县级台明显的优势。那么,县级电视台如何扬长避短、制作出彩的电视专题片呢?本文现就县级台如何突破局限,创作上档次、出彩的电视专题片谈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